辮太陰病脈症並治全篇1-1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辮太陰病脈症並治全篇1-1

辮太陰病脈症並治全篇1-1(1 / 1)

六氣所引發的邪氣,侵襲人體時雖然相同,但人們受到邪氣侵襲後所患疾病卻各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的形體有厚薄之分,正氣有盛衰之彆,臟腑有寒熱之異,所感受的邪氣,常常會根據人體臟腑的特性而發生變化,所以患病各不相同。因此,有的邪氣會隨著人體正氣虛弱而表現為虛證,有的會隨著人體正氣充實而表現為實證,有的會隨著人體臟腑偏寒而寒化,有的會隨著人體臟腑偏熱而熱化。就好比水火,水勢強盛就會使火熄滅,火勢強盛就會使水消耗,事物強盛時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是自然的道理。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又何必對陽邪傳至陰經,發生寒化熱的變化感到驚奇呢?從後漢到現在,一千多年以來,人們都認為三陰經的寒邪不會發生傳變,而且把傷寒傳經的陰邪,說成是直中,難道不知道直中是中寒的病症,並非傳經的邪氣嗎?這都是因為沒有熟讀仲景的著作,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錯誤。比如《傷寒論》中提到,下利伴有腹脹滿、身體疼痛的,應當先溫裡,然後再解表,溫裡適宜用四逆湯,解表適宜用桂枝湯,這是三陽經的陽邪傳入太陰經,邪氣隨著太陰經的特性而寒化的寒證。又如少陰病出現下利,用白通湯治療,這是太陰經的寒邪傳至少陰經的寒證。再如下利完穀不化,裡有寒而外有熱,出汗且四肢厥冷的,用通脈四逆湯治療,這是少陰經的寒邪傳至厥陰經的寒證。這些都有明確的依據,怎麼能說傷寒陰經之間不會傳變,不存在陽邪隨著陰經特性而變化的道理呢?太陰屬濕土,是純陰之臟,所以病邪一旦傳入太陰,邪氣從陰寒而化的情況較多,從陽熱而化的情況較少。從陰寒而化的,比如《傷寒論》中提到的腹滿、嘔吐食物、自行下利、口不渴、手足溫暖、時常腹部自行疼痛,適宜服用理中湯、四逆湯之類藥物的病症就是如此;從陽熱而化的,比如《傷寒論》中提到的發汗後病不解除,腹滿疼痛的,應當急下,適宜用大承氣湯;腹滿且大實痛的,適宜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的病症就是如此。因為脾與胃同處於腹中,所以腹滿、腹痛的症狀兩者都可能出現。然而腹滿是太陰經的主病,心下滿是陽明經的主病,陽明經也有腹滿的情況,是因為陽明經的腹滿與熱邪同化,所以必然伴有潮熱、自汗、不大便的症狀,而不像太陰經與濕邪同化,會出現發黃、突然煩躁、下利穢腐之物的症狀。如果能夠在腹部出現時痛、大實痛、腹滿痛的情況時,詳細審察虛實,斟酌使用溫法或下法,那麼就完全掌握了其中的要義。所以用這些內容來概括,自然就能明白太陰經病症的關鍵治法。

太陰經發生病變,會出現腹部脹滿、嘔吐、食物難以下咽、下利越來越嚴重、時常腹部自行疼痛的症狀,如果誤用攻下之法,必然會導致胸下部位痞結堅硬。

【按語】吳人駒說:“自利益甚”這四個字,應當放在“必胸下結鞕”這句話的後麵,這種說法非常正確。如果放在“吐食不下”這句話的後麵,那麼意思就是已經嘔吐且食物難以下咽,而下利越來越嚴重了。仲景又說“若下之”,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注釋】太陰,指脾經,其經脈分布在胃中,聯絡於咽喉。寒邪傳至太陰經,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時常腹部自行疼痛的症狀。寒邪沿著經脈侵犯胃腑,所以會嘔吐、食物難以下咽,這是太陰經裡氣虛弱,邪氣從寒而化的病症,應當用理中湯、四逆湯之類的方劑溫裡散寒。如果出現腹滿、咽乾、不大便、大實痛的症狀,才是太陰經裡氣充實,邪氣從熱而化的病症,應當用桂枝加大黃湯攻下。如果把太陰虛寒的腹滿疼痛,誤認為是太陰實熱的腹滿疼痛而使用攻下之法,那麼寒邪與虛弱的正氣相互搏結,必然會變為臟結、痞硬,而且下利會更加嚴重。這是太陰病全篇的提綱,後麵凡是提到太陰病的,都指的是這些症狀。

【集注】程應旄說:陽邪也會導致腹滿,通過嘔吐後腹滿會減輕,食物也能夠下咽,而現在的腹滿且嘔吐、食物難以下咽,說明這種腹滿是寒邪導致的脹滿,嘔吐是寒邪阻隔所致。陽邪也會導致下利、腹痛,下利後腹痛會隨著下利而減輕,而現在下利且時常腹部自行疼痛,說明這種下利是寒利,疼痛是寒痛。“胸下”指陰邪結聚在胸下的陰分,與陽邪結胸在胸部且按壓疼痛不同。“結鞕”,沒有陽氣來運化,就會形成堅實的陰寒之邪,與痞證的柔軟不同。陽邪是從上陷入而阻滯停留,陰邪則是從下上逆而不能歸位,寒熱有很大的區彆。

吳人駒說:下利有定時,而且腹部自行疼痛,不像有積滯那樣持續疼痛,如果把各種疼痛都當作實症,從而使用攻下之法,那麼腹滿會更加嚴重,必然會使胸下都變得痞結堅硬,而下利也會更加嚴重。

傷寒四五天,出現腹中疼痛,如果感覺有氣轉動並向下趨向少腹,這是將要自行下利的征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注釋】傷寒四五天,正是邪氣傳入太陰經的時候。腹中疼痛,如果沒有氣轉動並向下趨向少腹的情況,屬於陽明經的病症。現在腹中疼痛,氣轉動並向下趨向少腹,這是太陰經將要出現自行下利的表現。這是仲景告誡人們,不能把各種疼痛都當作實症,而隨意使用攻下之法。

【集注】方有執說:腹中疼痛且氣轉動向下,是因為裡氣虛弱不能固攝,而寒邪向下逼迫。

張璐說:腹痛也有屬於熱邪的情況,這種疼痛必然是從下向上攻衝。如果疼痛是從上向下趨向,那麼必定屬於寒痛無疑。

魏荔彤說:這裡重點在於預防下利,而不是辨彆寒熱。玩味“若”字、“欲”字,就可以看出辨彆寒邪,自有其他方法。

自行下利而口不渴的,屬於太陰經病症,這是因為脾臟有寒,應當用溫法治療,適宜服用四逆湯之類的方劑。

【注釋】凡是自行下利且口渴的,說明裡有熱,屬於陽證。如果自行下利但口不渴,那麼就是裡有寒,屬於陰證。現在自行下利且口不渴,可知是太陰經本臟有寒,所以應當用溫法治療。“四逆輩”,指的是四逆湯、理中湯、附子湯等方劑。

【集注】程知說:這裡說的是太陰經自行下利是因為寒邪,適宜用溫法。少陰經屬腎水,熱邪侵入會耗傷腎水,所以會自行下利且口渴。太陰經屬脾土,寒邪侵入會從其濕,所以口不渴而出現下利,因此太陰經自行下利應當用溫法。

程應旄說:三陰經都屬於臟寒,少陰經和厥陰經有口渴的症狀,唯獨太陰經沒有口渴症狀,這是因為太陰經的寒邪在中焦,與龍雷之火沒有關係。少陰經中有龍火,下焦寒盛時龍火就會升騰,所以會自行下利且口渴;厥陰經中有雷火,所以會有消渴症狀。太陽一出來,雷雨就會停止,所以發熱時下利就會停止,出現厥冷時又會下利。

魏荔彤說:“自利”這兩個字,指的是沒有經過誤下、誤汗、誤吐而形成的下利,所以知道是本臟原本就有寒。

理中丸方

人參、白術、甘草炙)、乾薑各三兩。

將以上四味藥,研磨篩細,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雞蛋黃。用幾合開水,化開一丸,研碎後溫服,白天服用三到四次,夜間服用兩次。如果腹中沒有感覺溫熱,可增加到三到四丸,然而效果不及湯劑。湯劑的製作方法是,將這四味藥按照上述用量切碎,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加減法:如果出現臍上跳動的症狀,這是腎氣動,去掉白術,加桂枝四兩。

嘔吐較多的,去掉白術,加生薑三兩。

下利較多的,仍然使用白術。

心悸的,加茯苓二兩。

口渴想要喝水的,加白術,使白術總量達到四兩半。

腹中疼痛的,加人參,使人參總量達到四兩半。

寒邪較重的,加乾薑,使乾薑總量達到四兩半。

腹滿的,去掉白術,加附子一枚。服用湯劑後,過一頓飯的時間,喝一升左右的熱粥,微微使身體溫暖,不要掀開衣服和被子。

【集解】程應旄說:陽氣的發動,始於溫熱,溫熱之氣得到後,水穀精微就能運化,水穀之氣上升,中氣就能充足,所以名為“理中”,實際上是因為它具有調和燮理的功效,給予中焦陽氣。一般來說,陽虛就會導致中氣失守,膻中失去宣發的作用,六腑失去散布水穀精微的功能,就如同斧中的柴薪失去火焰,所以下會出現下利清穀,上會失去味覺,五臟受到侵犯,各種病症就由此產生。人參、白術、炙甘草,能夠守護中焦,乾薑味辛,能溫中焦,必須借助它來點燃釜底之薪,升騰陽氣,因此水穀進入體內,陽氣得以增長,向上輸布到肺,向下能統攝膀胱,五臟六腑都能得到氣的滋養,這就是理中丸的主旨。如果水寒相互交勝,就應當脾腎雙溫,加上附子,那麼命門陽氣得以增強,脾土之母也能得到溫養。白術補脾,遇到人參會導致氣機壅滯,所以臍下動氣、嘔吐多、腹滿的情況,都去掉白術。加桂枝是為了克製腎邪,加生薑是為了止嘔,加附子是為了消除陰寒。下利較多的,是濕邪旺盛,仍然使用白術來燥濕。口渴想要飲水,是津液不足,加白術能使水飲化為津液。心下悸,是有水停聚,加茯苓能引導水液下行。腹中疼痛,加倍用人參,是因為虛痛。寒邪較重的,加乾薑,是因為寒邪太盛。

患傷寒病,本來就有寒邪格拒的情況,醫生又誤用吐法和下法,致使寒邪格拒更嚴重,反而加重了嘔吐和下利。如果食物吃進去就嘔吐,宜用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治療。

【按語】在經典論述中,既沒有“寒下”這種病症,也沒有“寒下”這樣的文字表述。研讀本條下文“寒格更逆吐下”,可以知道“寒下”的“下”字,應當是“格”字,這樣文義才連貫。注釋家都解釋為胃寒下利,不僅文義不通,而且與方中黃芩、黃連的用藥不相符合。

【注釋】經典中說:“格”就會導致吐逆,“格”是吐逆這種病症的名稱。早上吃的食物到傍晚嘔吐出來,這是脾寒導致的格拒;食物吃進去馬上就吐,這是胃熱導致的格拒。“本自寒格”,是說患者本來就有早上吃的食物傍晚嘔吐出來這種寒邪格拒的病症。現在又患傷寒病,醫生看到有似乎可以用吐法、下法的症狀,就執著於常規治法,又施行吐法和下法,這就使寒邪格拒的情況因為吐下而更加嚴重,此時應當用理中湯溫養太陰脾經,加上丁香降其寒邪上逆就可以了。如果食物吃進去馬上就吐,那就不是寒邪格拒,而是熱邪格拒,應當用乾薑、人參安和胃氣,用黃連、黃芩清降胃火。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方

乾薑黃連黃芩人參各三兩)

將上述四味藥,加入六升水,煮至剩下二升,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每次服一升。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靈能學院學斬妖邪 穿越八零:嬌妻居然是個女強人 萬倍返還!我靠荒野求生養活龍國 流氓小村醫 廢婿之隱龍覺醒 綁定作死係統,我在娛樂圈封神 三國非演義:狼嘯白門樓 荊棘麥田 首富大小姐是農村來的 賭夫為我殺害原配,我帶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