辮痙濕暍病脈症並治全篇1-1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辮痙濕暍病脈症並治全篇1-1

辮痙濕暍病脈症並治全篇1-1(1 / 1)

《內經》說:各種痙病出現頸項強直的症狀,大多與濕邪有關。又說:各種突然出現的身體強直症狀,大多與風邪有關。有論述說:太陽經病症,發汗太過,因而導致痙病。實際上,六氣風、寒、暑、濕、燥、火)都足以引發痙病,並非僅僅與濕邪有關。六經都可能出現痙病的症狀,也並非僅僅局限於太陽經。大致來說,身體後側屬於太陽經所主,凡是出現頭項強急、項背拘緊不舒、脊柱強硬反張、腰部疼痛如同折斷、大腿不能彎曲、小腿肚僵硬如結等症狀,都屬於太陽經的痙病。身體前側屬於陽明經所主,出現頭麵搖動、牙關緊閉、上下齒相磨、缺盆部位牽引作痛、腳部拘攣急迫等症狀,都屬於陽明經的痙病。身體側麵屬於少陽經所主,出現口眼歪斜、手足相互牽引、兩脅拘急不舒、半身不能活動等症狀,都屬於少陽經的痙病。至於腹部拘急,因吐瀉之後而出現四肢攣急的,未嘗不是太陰經的痙病。惡寒蜷縮而臥,以臀部代替腳跟,以脊柱代替頭部,低頭而不能後仰的,未嘗不是少陰經的痙病。睾丸上縮,宗筋向下牽引,少腹裡急,陰部拘攣,膝脛部拘急的,未嘗不是厥陰經的痙病。大體而言,痙病是以症狀命名,而痙病是因為筋脈拘急,所以凡是六經筋脈出現病症,都可以用痙病來稱呼。那些因感受風寒而致痙病的,必定會發熱惡寒且無汗,脈象浮緊,症狀表現為身體強直、牙關緊閉,這就是《內經》所說的“各種病症出現強直症狀,大多與風邪有關”。其發病態勢強勁急迫,所以叫做剛痙。那些因感受風濕而致痙病的,發熱汗出,不惡寒,脈象浮緩,症狀表現為頸項強急、拘緊不舒,但身體並非強直,這就是《內經》所說的“各種痙病出現頸項強直的症狀,大多與濕邪有關”。其發病態勢濡弱,所以叫做柔痙。至於因為誤用發汗之法導致陽氣亡失,津液枯竭無法滋養筋脈而引發痙病的,就是本論所說的“太陽經病症,發汗太多而導致痙病”,這又不是因為濕邪或風邪,而是因為燥邪。痙病剛開始的時候,本來並非原發性疾病,大多夾雜在其他疾病之中,比如婦人失血過多,跌打損傷導致破傷,都能引發痙病。現在看到患這種病的人,都一概認為是風邪所致,這實在不是準確的論斷。學習者應當在病症中仔細審察是風寒濕燥哪種邪氣,以及內外虛實的病因,分彆進行治療,這樣才不致失誤,千萬不要一概認為是風邪。

傷寒所導致的太陽經病症中,痙病、濕病、暍病這三種,應當另外進行論述,因為它們與傷寒的症狀相似,所以在此一並提及。

【按語】“傷寒所致”這四個字,實在沒有什麼意義,屬於衍文多餘的文字)。

【注釋】傷寒,隻是太陽經中的一種病症,並非說太陽經隻會患傷寒這一種病。因為六氣作為外感邪氣,人體受到侵襲時,沒有不從太陽經體表侵入的。痙病,是由風邪引發。濕病,是由濕邪引發。暍病,是由暑邪引發。風寒暑濕這些病症,固然都歸屬於太陽經的範疇,然而痙病、濕病、暍病這三種,雖然與傷寒的症狀相似,但它們發病傳變的情況不同,所以說應當另外進行論述。

【集注】方有執說:痙病、濕病、暍病這三種,都是風寒引發的變症。既然已經成為變症,就應當另外立論。然而它們是從風寒變化而來,原本屬於太陽經範疇,又容易與風寒之病產生疑似混淆,所以必須一並進行辨明論述。

病人身體發熱但足部寒冷,頸項強急,惡寒,有時頭部發熱、麵部發紅,眼睛脈絡發紅,隻是頭麵部搖動,突然牙關緊閉,背部反張,這就是痙病。

【注釋】病人身體發熱、惡寒,這是太陽經的症狀。頸項強急,麵部發紅、眼睛發紅,這是陽明經的症狀。頭部發熱是陽氣鬱積在上部,足部寒冷是陰氣凝聚在下部。太陽經的經脈,沿著背部上行至頭部;陽明經的筋脈,向上挾於口部。風寒之邪侵犯這兩條經脈,就會出現頭搖、口噤、反張、拘強等症狀,所以叫做痙病。

【集注】方有執說:這是就痙病所具備的症狀而言,身體發熱、頭部發熱,麵部發紅、眼睛脈絡發紅,是陽邪在陽經發作。足部寒冷,是陰邪在陰經逆行。隻是頭麵部搖動,是風邪在陽經運行且向上擾動。“卒”,就是忽然的意思。“噤”,是因寒而口閉,意思是忽然唇口緊閉,噤急而飲食無法通過。背部反張,是因為太陽經的經脈挾於背部,寒邪侵襲則筋脈拘急攣縮,熱邪侵襲則筋脈弛緩縱伸。然而剛痙、柔痙這兩種痙病,各自表現出症狀的一個方麵,隻有風寒之邪同時侵襲而導致發病的,才會具備所有這些症狀。

鄭重光說:這是總論痙病涉及的經俞都發生病變,氣血同時受傷,從而出現強急反張的症狀。因為風濕之邪同時存在,所以這是痙病的全麵症狀。

患有太陽經病症,出現發熱,脈象沉而且細的,叫做痙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注釋】太陽經病症發熱時,脈象應當是浮大的。如果脈象是沉細的,說明還兼有少陰經的病症。現在發熱且脈象沉細,卻稱做痙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已經表現出痙病的症狀,又出現沉細的脈象,就不能再用太陽經或少陰經傷寒的脈象來命名,而應當稱為太陽經風濕痙病的脈象。由於風邪鬱積在陽分,所以出現發熱症狀。濕邪凝聚在陰分,所以脈象沉細。這是承接上一條關於痙病出現沉細脈象的含義,並不是說隻要太陽經病症發熱、脈象沉細,就稱做痙病。

【集注】方有執說:發熱,表明太陽經的病症還未消除。脈沉,代表寒邪。脈細,代表濕邪。

程知說:脈象沉細,按照治療原則應該救治裡證,但痙病又是燥熱的病症,所以《金匱要略》認為這種情況難治。意思是不能輕易等同於太陽經發熱而脈象反而沉的情況。

張璐說:發熱時,脈象應當是浮數的,現在反而沉細,可知風邪被濕氣附著,所以身體雖然發熱,但脈象不能呈現浮數,這是陽證出現陰脈,所以《金匱要略》指出這種情況難治。

程應旄說:痙病的症狀有與其他病症相同的,也有獨特的,本來就是依據其獨特之處來命名。然而在太陽經的脈象上,痙病更是有獨特而不同的表現,結合頭麵搖動、牙關緊閉、背部反張的症狀,以及沉細的脈象,即使有太陽經發熱等症狀,也不會與傷寒混淆,這樣才可以確定叫做痙病。

患有太陽經病症,發熱無汗,反惡寒的,叫做剛痙。患有太陽經病症,發熱汗出,不惡寒的,叫做柔痙。

【按語】“反惡寒”中的“反”字,是多餘的文字。剛痙的症狀本來就應該惡寒,不是“反”的意思。

【注釋】痙病既然屬於太陽經的病症,就應當按照太陽經的虛實證型來區分。所以說:太陽經病症,發熱無汗、惡寒,屬於實邪致病,叫做剛痙;發熱汗出、不惡寒,屬於虛邪致病,叫做柔痙。這是詳細說明上兩條關於痙病虛實的內容,並不是說隻要太陽經病症出現發熱無汗惡寒、汗出不惡寒,就稱做剛痙、柔痙的病症。

【集注】程知說:太陽經病症,發熱、無汗、惡寒,是傷寒;發熱、汗出、惡風,是傷風;發熱、汗出、不惡寒,是溫熱病。因為出現頸項強急,甚至背部反張的症狀,所以不稱做風寒病或溫熱病,而稱做痙病。

張璐說:《金匱要略》中說:太陽經病症,無汗而且小便反而減少,氣上衝胸,牙關緊閉不能言語,將要發作剛痙,用葛根湯主治。這就是闡明本條的意思,並補充其治療方法。無汗且小便少,是因為太陽、陽明兩條經脈的熱邪,聚集在胸中,損傷了肺的清肅之氣,導致內外不能通暢。又說:太陽經病症,各種症狀具備,身體強直、拘急不舒,然而脈象反而沉遲,這就是痙病,用栝樓桂枝湯主治。這也是闡明本條的意思,並補充其治療方法。各種症狀具備,那麼發熱汗出等症狀,《金匱要略》已經詳細說明,就不必贅述了。

患太陽病,表現為項背拘緊不舒,無汗且怕風,應當用葛根湯進行治療。

【注釋】這裡省略了其他症狀和脈象,僅列舉了痙病中頸項強急這一症狀,來表明其治療方法。太陽經的經脈,下行經過頸項,沿著肩部,挾於脊柱兩側;陽明經的經脈,循行經過喉嚨,進入缺盆,貫穿橫膈,向下至乳房內側邊緣。太陽經主人體後側,前方與陽明經會合;陽明經主人體前側,後方與太陽經會合。如今邪氣壅滯在這兩條經脈之中,所以出現拘緊不舒、難以屈伸的樣子。一般太陽經病症的強急,不過是頸項強急;而這裡痙病的強急,是俯仰受限,頸項連同胸背都拘緊強急。所以說“項背強幾幾”。無汗且怕風,這屬於實邪致病,適宜用葛根湯來發汗解表。葛根湯就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上麻黃和葛根,能同時解除太陽經和陽明經的邪氣。

【集注】方有執說:“幾幾”,就如同短羽毛的鳥,行動時伸長脖子,呈現出“幾幾”的樣子。這是用來形容病人頸項都患病,俯仰不能自如的樣子。

出現太陽病,表現為項背拘緊不舒,反而有汗出且怕風的症狀,應當用桂枝加葛根湯進行治療。

【注釋】出現太陽病,表現為項背拘緊不舒,無汗且怕風,這屬於實邪致病。現在反而出現汗出且怕風的症狀,這屬於虛邪致病,適宜用桂枝加葛根湯,既能解除太陽經的風邪,又能使陽明經的汗液透出。

【集注】汪琥說:患太陽病,項背已經出現強急的症狀,又呈現出“幾幾”然,頸部不能舒展,頸部的經脈屬於陽明經,項背與頸部都“幾幾”然,這種情況本應無汗,現在反而汗出怕風。按照仲景的治法:太陽病,汗出怕風的,用桂枝湯治療。現在因為出現“幾幾”然的症狀,所以在桂枝湯中加入葛根,以兼祛陽明經的風邪。

桂枝加葛根湯方:

在桂枝湯方中,加入葛根三兩,其餘依照桂枝湯的煎服方法。

患太陽病,如果發汗太過,會因此導致痙病。

【注釋】以上所論述的痙病,都是因外感風、寒、濕邪氣而致病。如果患太陽病時發汗過多,津液大量流失,體表衛氣不固,風邪乘虛侵入,從而引發痙病,這是由於體內正氣虛弱所導致的,不能按照柔痙或剛痙的常規來論治,適宜用桂枝加附子湯,以固護體表、驅散風邪作為主要治療方法。由此推論,凡是患病後出汗過多,或者新產後失血過多,而引發這種痙病症狀的,都與此類似。

【集注】程應旄說:僅從這一點來推斷,就可以知道這種病症多因津液和血液流失而得,因正氣虛弱而導致寒邪內生,因正氣虛弱而導致燥邪內生的情況也不少見。因為人體的陽氣,柔和時能夠滋養筋脈,發汗太多,就會損耗陽氣,進而損傷經脈中的血液。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入職殯儀館,你把媳婦帶來了 墨總,你的白月光回來了 長安日記 靈泉雙璧:異世同輝 修仙從冰山聖女開始模擬 古龍群俠:從滿級嫁衣神功開始 鳳臨異世將軍的刁蠻王妃 請說服我體內的怪物 盜墓:我是九門第十門 猴神記外傳之冥魂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