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經絡先後病脈症第一1-2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症第一1-2

臟腑經絡先後病脈症第一1-2(1 / 1)

老師說:病人脈象浮,如果浮脈出現在關前寸部,其病在表;如果浮脈出現在關後尺部,其病在裡。病在表會出現腰痛、背強、不能行走;病在裡會出現氣短且極為嚴重。

【注釋】脈象浮,是感受虛風的征象。關前的寸部脈象浮,表明病在表;關後的尺部脈象浮,表明病在裡。虛風在表,所以出現腰痛、背強、不能行走。虛風在裡,所以出現氣短且極為嚴重。

有人問:經典上說“厥陽獨行”,這是什麼意思呢?老師說:這是指有陽無陰,所以稱為厥陽。

【注釋】陰陽共同運行,這是正常的;陰陽單獨運行,這是反常的。厥,就是逆的意思。逆陽單獨運行,這就是有陽無陰,所以稱為厥陽。

【集注】李彣說:厥陽就是陽厥。《內經》說:陽氣在下部衰退就會形成寒厥,陰氣在下部衰退就會形成熱厥。這裡的厥陽獨行,就是有陽無陰的大概情況。

高世栻說:按照這種說法,有陽無陰,就是厥陽。經典說:陰氣在下部衰退,就會形成熱厥。黃帝問:熱厥是怎樣形成的呢?岐伯說:陰氣虛,陽氣就會侵入,陽氣侵入,胃就會不和,胃不和,精氣就會衰竭,精氣衰竭,就不能滋養四肢了。這是腎氣日益衰退,陽氣獨盛。這就是形成有陽無陰、厥陽獨行的原因。

有人問:寸部脈象沉大而滑,沉表示實,滑表示氣,實氣相互搏結,血氣入臟就會死亡,入腑就會痊愈,這叫做卒厥。這是什麼意思呢?

老師說:如果唇口發青,身體冰冷,這是邪氣入臟,就會死亡;如果身體溫和,汗自然流出,這是邪氣入腑,就會痊愈。

【按語】“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滑則為氣,實氣相摶”這十八個字,文理不通,是衍文。“血氣入臟”的“血”字,應當是“厥”字,這樣才與卒厥相符合,必定是傳抄錯誤。

【注釋】這是詳細說明陽厥、陰厥生死的意義。厥氣,就是逆氣,也就是逆陽逆陰的氣。氣逆就會在胸中紊亂,所以突然眩暈仆倒,叫做卒厥。如果唇口發青,身體冰冷,這是陰邪進、陽氣退,就是邪氣入臟,就會死亡;如果身體溫和,汗自然流出,這是陰邪消退、陽氣增長,就是邪氣入腑,就會痊愈。

【集注】沈明宗說:邪氣入臟,神明昏亂,突然倒地不省人事,叫做卒厥。如果唇口發青,身體冰冷,神機不能出入,臟氣將要斷絕,所以主死。經典說:血氣都向上逆行,就會形成大厥、暴厥,就是這個意思。如果身體溫和、汗出,這是邪氣入腑,不能出入,一時突然倒地,與臟氣斷絕不同,不久陽氣向外通達,邪氣隨著外泄,所以知道邪氣入腑就會痊愈。

有人問:脈脫,邪氣入臟就會死亡,入腑就會痊愈,這是什麼意思呢?老師說:不隻是一種疾病,各種疾病都是這樣。比如浸淫瘡,從口部開始流向四肢的,可以治療;從四肢流向口部的,不可治療。疾病在體表的可以治療,入裡的就會死亡。

【注釋】這是詳細說明邪氣入臟就會死亡、入腑就會痊愈的意義。卒厥這種病,大多脈象脫失而摸不到,脈象脫失摸不到而死亡的,是正氣不能恢複;脈象脫失摸不到卻能存活的,是邪氣閉阻後又暢通了。不隻是厥氣這一種病,各種疾病邪氣入臟入腑都是這樣。比如浸淫瘡、癘風等瘡,從口部開始流向四肢的,可以治療;從四肢流向口部的,不可治療。因為疾病向外發展的,可以治療;疾病入裡的,難以醫治,也是這個道理。

【集注】趙良說:脫,就是離去。經脈是臟腑的通道,受到邪氣逼迫,所以脈氣斷絕脫失而向內傳入。五臟屬陰,六腑屬陽,陰主死,陽主生,所以邪氣入臟就會死亡,入腑就會痊愈且可以治療。不隻是臟腑的陰陽是這樣,凡是內外陰陽的邪毒出入表裡的情況,都是如此。

徐彬說:凡是病邪能夠透出到陽分的為病淺,所以能存活;閉阻在陰分不能透出的為病深,所以會死亡。不隻是一種疾病,各種疾病都是這樣。又用浸淫瘡來比喻,如果從口部開始流向四肢,這是邪從內向外發散,能宣泄而不內進,所以可以治療;如果從四肢開始流向口部,這是邪由外向內傳入,隻內進而不宣泄,這表明臟氣受傷衰敗,所以不可治療。

有人問:陽病有十八種,指的是什麼呢?老師說:是頭痛,項、腰、脊、臂、腿部的抽掣疼痛。陰病有十八種,指的是什麼呢?老師說:是咳嗽、上氣、氣喘、呃逆、咽部不適、腸鳴、腹部脹滿、心痛、拘急。五臟的疾病各有十八種,合起來就是九十種病;人體又有六微,每微各有十八種病,合起來就是一百零八種病。五勞、七傷、六極,以及婦人的三十六種病,不包含在這一百零八種病之中。清邪停留在人體上部,濁邪停留在人體下部,大邪侵襲人體肌表,小邪侵襲人體內裡,飲食之邪,從口進入人體的,就是宿食。這五種邪氣侵襲人體,各有一定的規律,風邪多在早晨侵襲人體,寒邪多在傍晚侵襲人體,濕邪多傷害人體下部,霧邪多傷害人體上部,風邪會使脈象浮,寒邪會使脈象緊急,霧邪會傷害皮膚腠理,濕邪會流注關節,飲食會損傷脾胃,極寒之邪會傷害經脈,極熱之邪會傷害絡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按語】字典裡沒有“?”字,應當是“漀”字,“漀”讀音為“傾”,意思是側水。後麵積聚門中,“?氣”的“?”字也是錯誤的。

【注釋】此章節中提到的“十八”“九十”等內容,是古代醫書的文字,如今已無法考證,難以強行解釋。五勞七傷等說法,在《千金方》中有詳細記載,所以此處不再注釋。頭痛,項、腰、脊、臂、腿部的抽掣疼痛,病症都表現在人體外部,所以屬於陽病。咳嗽、上氣、氣喘、呃逆、咽部不適、腸鳴、腹部脹滿、心痛、拘急,病症都表現在人體內部,所以屬於陰病。清邪停留在人體上部,是說霧邪源於天氣;濁邪停留在人體下部,是說濕邪源於地氣。六淫屬於天之邪氣,所以稱為大邪,六淫傷害人體外部,所以說“中表”。七情屬於人之邪氣,所以稱為小邪,七情傷害人體內部,所以說“中裡”。“?飥”指的是飲食,飲食之邪從口進入人體,食物隔夜不消化而損傷脾胃,所以叫做宿食。五邪,指的是風、寒、濕、霧、飲食。這五種邪氣侵襲人體,無不按照各自的類彆而相應侵襲。“前”指早晨,風邪在早晨侵襲人體,因為早晨屬陽,風與陽同類;寒邪在傍晚侵襲人體,因為傍晚屬陰,寒與陰同類。霧邪清輕,所以傷害皮膚;濕邪濁重,所以流注關節。飲食不節製,所以損傷脾胃。極寒的食物傷害經脈,因為經脈屬陰;極熱的食物傷害絡脈,因為絡脈屬陽。

有人問:疾病有急需救治裡證或救治表證的情況,這是怎麼說呢?老師說:病人,醫生誤用攻下之法後,接著出現下利,完穀不化且泄瀉不止,同時身體疼痛,此時應當緊急救治裡證;之後身體仍疼痛,但大便已經恢複正常,此時應當緊急救治表症。

【注釋】詳細內容見《傷寒論·太陰篇》,此處不再解釋。

如果病人患有痼疾,又加上新得的疾病,應當先治療新得的疾病,然後再治療痼疾。

【注釋】痼疾,就是舊病。卒病,就是新得的疾病。應當把舊病看作根本、病情緩和,新病看作標、病情緊急,病情緊急就先治標,病情緩和就治其本,所以先治療卒病,後治療痼疾。

【集注】趙良說:痼疾,病情已經深重難愈,不是短時間能夠取得療效的。卒病,是指突然發生的新感疾病,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療效的。趁著邪氣侵入人體還不深,迅速祛除邪氣,不讓邪氣停留而造成禍患。而且患有痼疾的人,正氣向來虛弱,邪氣更容易傳變,如果顧慮太多,致使新舊兩種邪氣相互結合,造成的禍患就不淺了。所以仲景在此處立言,讓後世學醫的人知道治療疾病的先後順序。

沈明宗說:這是說病人有舊病,又感染了新的邪氣,應當區分先後進行治療。痼,是指邪氣堅固難以拔除;卒,是指邪氣突然到來且容易祛除。如果病人平素患有痼疾,又突然患上新病,務必先治療新病,不讓邪氣相互合並,從而加重舊病。但是久病不是短時間可以治愈的,需要慢慢謀劃治療,所以之後再治療痼疾。

老師說:五臟的疾病,各有所適宜的條件就會痊愈,五臟的疾病,各有所厭惡的條件,各自隨著所不喜歡的條件而發病。病人平素不應該吃某種食物,卻反而突然想吃,吃了之後必然會發熱。

【注釋】這是說明五臟各有所適宜的條件而痊愈,是說以情誌相勝的道理,就像怒傷肝,遇到悲傷的情緒就會痊愈,這是因為悲能勝怒。也有在相應的時日而痊愈的,經典說:病在肝,在夏季痊愈,這是因為喜歡得到子氣,從而克製克製自己的氣;如果夏季不痊愈,到秋季病情會加重,這是厭惡克製自己的氣得到旺盛之氣;秋季病情不會致死,到冬季病情維持穩定,這是因為喜歡得到母氣來滋養自己;到春季病情好轉,這是因為喜歡自己得到本位而氣旺盛,其餘臟腑以此類推。“病者雲雲”這句話,是說平素不喜歡吃的食物,等到生病的時候,卻反而突然想吃,這是病邪使臟氣發生變化,所以即使想吃,吃了之後必然會發熱。

【集注】程林說:《內經》說:肝色青,適宜吃甘味食物;心色赤,適宜吃酸味食物;肺色白,適宜吃苦味食物;脾色黃,適宜吃酸味食物;腎色黑,適宜吃辛味食物。這是五臟得到適宜飲食而痊愈的情況。肝病在丙丁日屬火,肝屬木,木生火,為子氣)痊愈,在甲乙日屬木,肝屬木,為自得其位)病情好轉;心病在戊己日屬土,心屬火,火生土,為子氣)痊愈,在丙丁日屬火,心屬火,為自得其位)病情好轉;脾病在庚辛日屬金,脾屬土,土生金,為子氣)痊愈,在戊己日屬土,脾屬土,為自得其位)病情好轉;肺病在壬癸日屬水,肺屬金,金生水,為子氣)痊愈,在庚辛日屬金,肺屬金,為自得其位)病情好轉;腎病在甲乙日屬木,腎屬水,水生木,為子氣)痊愈,在壬癸日屬水,腎屬水,為自得其位)病情好轉,這是五臟自得其位而痊愈的情況。五臟所厭惡的,心厭惡熱,肺厭惡寒,肝厭惡風,脾厭惡濕,腎厭惡燥,各自隨著所厭惡而不喜歡的條件而發病。如果病人平素不吃某種食物卻突然大量食用,那麼食物進入陰分,助長陽熱之氣,必然會發熱。

凡是各種疾病在臟腑,想要攻下治療,應當根據所出現的症狀來進行攻治,比如口渴且此處按語認為應補充“小便不利”四字)的病人,給予豬苓湯,其餘病症都以此類推。

【按語】“如渴者”之下,應當有“小便不利”四字,必定是傳抄遺漏了。

【注釋】臟,指裡症。凡是各種疾病在裡,有可以攻下的症狀,雖然想要攻下治療,也應當根據所出現症狀的輕重來進行攻治,不可隨意攻下。比如口渴且小便不利的病人,先給予豬苓湯通利小便,等到小便通利後才可以進行攻下。其餘病症都以此類推,意思是其他病症如果有不可以立即攻下的情況,都仿照這種方法。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八零港娛:玄學美人救場凶宅成頂流 左眼見飄心中喜六最終章 開局負豪:我的債主是學姐 者途何名 鬥羅V:人麵魔蛛,多子多福 穿越玄幻最強反派:覺醒返利係統 重生1975,我靠趕海養嬌妻 將門棄女:戰王他日夜糾纏 我在民俗副本扮演玩家 星際奇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