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濕暍病脈症並治第二1-3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痙濕暍病脈症並治第二1-3

痙濕暍病脈症並治第二1-3(1 / 1)

白術附子湯方:

白術二兩)附子一枚半,炮炙,去掉外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一兩半,切片)大棗六枚,掰開)

以上五味藥,用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服用一服後感覺身體麻木,過半天左右再服下一劑,三劑都服完後,病人會有頭目昏蒙的感覺,不要感到奇怪,這是白術、附子共同作用於皮膚中驅逐水氣,但水氣還未完全清除的緣故。

風濕相互搏結,骨節疼痛煩悶,抽掣疼痛以致不能屈伸,靠近疼痛部位疼痛會加劇,出汗,氣短,小便不利,怕風,不想脫衣服,有的還伴有身體輕微浮腫,用甘草附子湯主治。

【注釋】風濕相互搏結,身體煩悶疼痛、沉重,不能翻身轉側,這是濕邪勝過風邪。如今抽掣疼痛不能屈伸,是風邪勝過濕邪。抽掣疼痛不能屈伸,靠近疼痛部位疼痛加劇,出汗,氣短,怕風,不想脫衣服,這些都是風邪壅盛的表現。小便不利,是濕邪在體內積聚。身體輕微浮腫,是濕邪在體表搏結。用甘草附子湯微微發汗,以祛風為主,除濕為輔。以上兩條,都是詳細闡述風濕的病症及意義,以明確風濕的治法。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炙,去掉外皮)白術二兩)桂枝四兩,去掉外皮)

以上四味藥,用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剛開始服藥若能微微出汗,病症就會緩解,並且能夠進食。如果出汗後又出現煩悶,就服用五合,擔心一升藥量過多的話,服用六七合較為合適。

【方解】甘草附子湯,就是桂枝附子湯去掉生薑、大棗,再加上白術。去掉生薑、大棗,是怕發汗太過。加上白術,是為了燥濕。一日服三次,剛開始服用一升,如果沒有出汗,就仍然服用一升,若能微微出汗病症就會緩解,緩解後能進食,說明病症已徹底解除,可以停止服藥。如果出汗後又出現煩悶,這表明病症還沒有完全解除,仍然應當服藥,但不能再服一升,擔心已經出汗後會出汗過多,服用五合就可以。如果還不緩解,再服六七合較為合適。像這樣的服藥方法,總是在告訴人們不能一次性服完一劑藥,學習的人應當仔細探究其中的道理。

太陽經感受熱邪,就是中暑,症狀為出汗、惡寒,身體發熱且口渴,用白虎加人參湯主治。

【注釋】中暑熱病,也是從太陽經傳入,所以說:太陽經感受熱邪,就是中暑。出汗、惡寒,身體發熱且口渴,很像太陽經溫熱病。但溫熱病沒有惡寒症狀,因為熱是從體內產生,所以即便出汗也不惡寒。中暑的暑邪是從體表傳入,所以出汗且惡寒。從脈象來看,溫熱病脈象浮,是浮而實;中暑脈象浮,是浮而虛,因為暑熱會損傷正氣。從口渴症狀來看,溫熱病初起時不過是想喝水;中暑初起就會大量飲水。溫熱病會傳經,病情變化多樣;中暑則不會傳經,不痊愈就會死亡。雖然同樣是太陽經的病症,但虛證和實證的治法,自然有所不同。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主治,是以益氣為主,清暑熱為輔。

【集注】李彣說:熱邪損傷正氣,正氣外泄就會出汗,正氣虛弱就會惡寒,熱邪熏蒸肌表就會身體發熱,熱邪損傷津液就會口渴,這種惡寒、身體發熱的症狀,與傷寒相似。然而不同之處在於,傷寒初起時,無汗且不口渴;中暑初起時,就會出汗且口渴。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打碎)甘草二兩)粳米六合)人參三兩)

以上五味藥,用水一鬥,煮到米熟,湯就煮成了,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太陽經中暑,發熱、惡寒,身體沉重且疼痛,脈象弦細芤遲,小便後,會有灑淅惡寒、毛發豎起的感覺,手足逆冷,稍微勞作,身體就會發熱,張口時前門牙乾燥。如果發汗,會使惡寒加重;如果用溫針治療,會使發熱更厲害;如果多次攻下,會使小便淋澀的症狀更嚴重。

【注釋】這是承接上文,進一步詳細闡述症狀和脈象,強調不可隨意發汗、攻下。中暑本就有汗,如果發熱無汗,身體沉重疼痛,雖然症狀類似傷寒,但出現弦細芤遲這樣的虛脈,就不是傷寒。而且有小便後灑淅惡寒、毛發豎起的症狀,這些都是太陽膀胱經的表氣被暑邪所傷而產生的畏惡之象。手足逆冷,是因為暑邪傷氣,氣不能通達四肢,所以感到寒冷。稍微勞作身體就發熱,張口時前門牙乾燥,是因為勞作會引發內熱,暑熱更加熾烈,損傷了陰液。這些都是中暑的危急症狀。如果把發熱無汗、惡寒身痛誤當作傷寒表症,隨意發汗,就會使表氣更加虛弱,惡寒症狀更嚴重。如果把手足逆冷誤當作陽虛,隨意用溫針治療,就會使暑邪更盛,發熱更厲害。如果把壯熱、牙齒乾燥誤當作胃火,多次攻下,就會使津液枯竭,小便淋澀窘迫的症狀嚴重更。所有這些症狀,都是中暑後隨意發汗、攻下、溫針治療導致的變證,用白虎加人參湯主治,或者用人參湯調服辰砂六一散也可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集注】程林說:《內經》說:夏至之前發病為溫病,夏至之後發病為暑病。又說:熱病都屬於傷寒之類。因為太陽經受病與傷寒相似,也會出現發熱、惡寒,身體沉重且疼痛的症狀。經典說:寒邪損傷形體,暑邪損傷正氣,正氣受傷就會氣消而脈象虛弱,所以脈象弦細芤遲。小便後毛發豎起,是因為陽氣內陷,不能衛護體表,手足也會逆冷。勞作會擾動陽氣,所以發熱厲害就會張口,張口就會使前門牙乾燥。發汗會使陽氣虛弱,所以惡寒更嚴重。溫針會助長火邪,所以發熱更厲害。攻下會耗亡津液,所以小便淋澀更嚴重。

太陽經中暑,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脈象微弱,這是因為夏天受到冷水傷害,水濕運行在皮膚中所導致的,用一物瓜蒂湯主治。

【注釋】太陽經中暑的症狀,身體發熱且倦怠是中暑,身體發熱、疼痛沉重是傷濕,脈象微弱是暑邪傷氣。根據這些症狀和脈象推測,是因為夏天中暑的人,突然貪圖風涼,過量飲用冷水,水氣雖然在皮膚中運行,但不能通過出汗排泄所致。此時立即用香薷飲、大順散發汗,病可以立刻痊愈。如果稍有遲緩,水氣既不能向外排泄,勢必會向內攻衝,導致氣喘、腫脹。氣喘就用葶藶大棗湯,腫脹就用瓜蒂一物湯攻下即可。

【集注】周揚俊說:無形的熱邪損傷肺金,就用白虎加人參湯;有形的水濕損傷肺金,就用瓜蒂湯,各有其主治的病症。

李彣說:中暑,邪氣在表,所以身體發熱。受到冷水傷害,所以身體疼痛。中暑傷氣,正氣虛弱所以脈象微弱。瓜蒂能治療身體、麵部、四肢浮腫,消散皮膚中的水氣,是通過苦味來泄水。

一物瓜蒂湯方:

瓜蒂二十個)

將瓜蒂銼碎,用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掉藥渣,一次服完。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入職殯儀館,你把媳婦帶來了 墨總,你的白月光回來了 長安日記 靈泉雙璧:異世同輝 修仙從冰山聖女開始模擬 古龍群俠:從滿級嫁衣神功開始 鳳臨異世將軍的刁蠻王妃 請說服我體內的怪物 盜墓:我是九門第十門 猴神記外傳之冥魂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