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飲咳嗽病脈症並治第十三1-3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痰飲咳嗽病脈症並治第十三1-3

痰飲咳嗽病脈症並治第十三1-3(2 / 2)

【集注】魏荔彤說:咳嗽的原因,有因飲用冷飲而咳嗽的,有因外感風寒而咳嗽的,即所謂形體受寒、飲用冷飲就會損傷肺臟,這是外感風寒導致的咳嗽。有因勞累而咳嗽的,即所謂陰虛內熱,虛火煎熬肺金,這是內傷虛勞導致的咳嗽。這裡所說的與這些情況都無關。仲景稱其為“咳家”,專門指痰飲在體內,逆氣上衝導致的咳嗽。所以其脈象必然是弦脈,沒有外感患者脈象的浮象,也沒有內虛患者脈象的數象,隻要見到弦脈,就知道是體內有水飲致病,用十棗湯主治,使水邪受到製約,從而向下流注,避免向上逆衝。

脈象雙手都弦,是寒證,大多是經過大瀉下之後裡氣虛弱所致。脈象單手弦,是水飲病。

【按語】此條原在第一條“微者短氣”之後,現在分在此處。

【注釋】脈象雙弦,是指兩手的脈象左右都弦;偏弦,是指左手或者右手,脈象單弦。偏弦主水飲病,所以應當攻下;雙弦主寒症,不應當攻下。即使偏弦應當攻下,也不可用大瀉下之法,如果大瀉下,就會使裡氣虛弱,單弦就會變為雙弦。弦脈屬於陰脈,重陰就會表現為寒,所以說:雙弦主寒症。這又告訴醫者,不可僅依據弦脈就認定為水飲病。

脈象弦遲,體內有寒飲,冬夏兩季難以治療。

【按語】“脈弦數”的“數”字,應當是“遲”字,才與寒飲的病理相符合,這是傳抄錯誤。

【注釋】單弦主水飲,本來應當攻下,如果單弦兼遲,並且體內有寒飲,就不可攻下。寒飲導致的咳嗽,在冬夏兩季難以治療,是因為夏季陰氣在內最盛,冬季陰氣在外部最盛。這是承接上兩條,詳細說明弦脈水飲病可攻下、不可攻下的道理。

長期咳嗽數年,脈象虛弱的,可以治療;脈象實大且數的,會死亡。脈象虛的,必然苦於頭目昏冒,這是因為患者原本胸中有支飲,治療應當從痰飲病的治法入手。

【注釋】長期咳嗽數年,就是現在所說的年年發作的痰飲咳嗽、水喘病症。如果脈象虛弱,可知邪氣沒有發展,所以可以治療。如果脈象實大且數,可知邪氣日益發展,所以會死亡。如果脈象虛,可知正氣虛弱,必然苦於頭目昏冒,仔細詢問患者,平素本來就有支飲,那麼就不必專門治療咳嗽,應當從痰飲病的治法中尋求治療方法。

【集注】尤怡說:長期咳嗽數年不愈,是支飲浸漬肺臟導致咳嗽,水飲長期不消散,咳嗽就長久不愈。咳嗽時間久了,正氣必然虛弱,而脈象反而實大且數,說明邪氣仍然強盛,以強盛的邪氣,侵犯已經虛弱的正氣,病情能夠長久維持嗎?所以預後不良。如果脈象虛,說明正氣固然虛弱,但水飲之氣也衰弱,所以可以治療。然而水飲雖然衰弱,但正氣不能抵禦,仍然足以向上蒙蔽清陽之氣,所以患者必然苦於頭目昏冒。這種病是由支飲導致的,祛除水飲病就會自愈,所以說:治療應當從痰飲病的治法入手。

咳嗽氣逆,倚靠著物體呼吸,不能平臥,用小青龍湯治療。服用小青龍湯發汗後,出現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冷,氣從少腹向上衝至胸咽,手足麻木,麵部如醉酒般發熱,隨後熱氣又向下流至大腿內側,小便困難,還時常頭目昏冒,此時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療氣上衝的症狀。氣上衝症狀減輕後,卻反而咳嗽加重,胸滿,此時用苓桂五味甘草湯去掉桂枝,加乾薑、細辛,治療咳嗽和胸滿。咳嗽胸滿症狀緩解後,又再次口渴,氣上衝症狀複發,這是因為細辛、乾薑屬於熱藥,服用後應當隨即口渴,但口渴反而停止,這是因為有支飲;有支飲的患者,按照常理應當頭目昏冒,頭目昏冒必然會嘔吐;嘔吐的患者再加入半夏以祛除水飲,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去掉甘草、桂枝,加細辛、乾薑、半夏湯治療。水飲祛除,嘔吐停止,患者出現麵部浮腫,加杏仁治療。這種症狀本應加入麻黃,但因為患者已經手足麻木,所以不加入麻黃,如果錯誤地加入麻黃,必然會導致厥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患者血虛,麻黃會發散其陽氣。如果麵部如醉酒般發熱,這是胃熱上衝熏蒸麵部,加大黃以通利胃熱。

【按語】“小青龍湯下已”的“下”字,應當是“汗”字,大、小青龍湯都是發汗的方劑,必定是傳抄錯誤。

【注釋】咳逆,是古代對咳嗽的稱呼;倚息,就是現在所說的呼吸急促。咳嗽,呼吸急促,不能平臥,久病大多屬於痰飲病,新病常常兼有外感寒邪,所以適宜用小青龍湯發汗,以發散體內水飲和外部寒邪。小青龍湯辛溫發散作用強大,隻有體質壯實的人適宜使用,如果誤用於體質虛弱的人,辛熱之性會損傷陰液,所以會多唾、口燥;發散作用過強會損傷陽氣,所以會手足厥冷;麵部如醉酒般發熱,是陽氣外浮;小便困難,氣上衝,是陰液內竭;脈象沉微,是裡氣虛弱;手足麻木,是表氣虛;時常頭目昏冒,是虛弱到了極點。雖然陰陽表裡都虛弱,但這屬於誤汗導致的寒熱錯雜的壞病,所以用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先通調陽氣、調和陰氣,等待氣上衝症狀平複,再商議其他治法。現在氣上衝症狀雖然減輕,但反而咳嗽加重、胸滿,就可知寒飲停聚在胸中,所以嫌棄桂枝偏於走表,加入乾薑、細辛專門克製胸中寒飲。服用後咳嗽胸滿症狀緩解,卻又再次口渴,氣上衝症狀複發,就可知是陰火上逆,被乾薑、細辛等熱藥所觸動。如果服藥後隨即口渴,過一會兒口渴反而停止,這是因為患者平素就有支飲。有支飲的患者,按照常理應當頭目昏冒,這裡的頭目昏冒是因為水飲上逆胸中導致嘔吐而頭目昏冒,並非陽虛被水飲阻滯不能上升導致的頭目昏冒。所以仍然用原方再加入半夏,以祛除水飲,去掉甘草,是擔心甘草甘味助長嘔吐。水飲祛除,嘔吐停止,患者出現麵部浮腫,加杏仁以降逆止咳,祛除上逆的餘邪,如果不是因為嘔吐咳嗽導致麵部浮腫,那麼就是風邪侵襲,應當加麻黃。現在患者血虛,手足麻木,陽虛,手足厥冷,並且是在嘔吐咳嗽後出現浮腫,所以不加麻黃。如果同時伴有麵部如醉酒般發熱,這是胃熱上衝熏蒸麵部,再加大黃以通利胃熱即可。

苓桂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四兩)、甘草三兩,炙)、五味子半升)

以上四味藥,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服。

苓甘五味薑辛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乾薑、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升)

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掉藥渣,溫服半升,一日服三次。

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乾薑細辛半夏湯方

茯苓四兩)、細辛、乾薑各二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掉藥渣,溫服半升,一日服三次。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

以上七味藥,用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掉藥渣,溫服半升,一日服三次。

苓甘五味加薑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半夏半升)、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乾薑三兩)、細辛三兩)、杏仁半升,去皮、尖)、大黃三兩)

以上八味藥,用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掉藥渣,溫服半升,一日服三次。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冷宮廚後:她靠一桌筵席,撬動九州風 京婚濃癮 非常現場 蒲劇 穿越成黑山羊?彆急等我先變個人 我在修真界當雜役 我在修仙世界玩全息遊戲 聊天群:群員?是人族的希望? 變身流氓鸚鵡,讓校花全網社死! 彆捧!大佬光環太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