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噦下痢病脈症並治第十七1-3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嘔吐噦下痢病脈症並治第十七1-3

嘔吐噦下痢病脈症並治第十七1-3(2 / 2)

【集注】尤怡說:脈象遲主寒,然而與滑脈同時出現,就不是寒而是實,因為體內有實邪,能阻礙脈遲緩運行。下利因為實邪導致的,實邪不去則下利不止,所以應當趕緊攻下。

下利,脈象反而滑,應當攻下實邪,攻下後病就會痊愈,適宜用大承氣湯。

【注釋】下利脈象反而滑,這是病屬虛而脈象實,不相適宜。如果患者形體和氣機如常,飲食也正常,這是有應當去除的積滯沒有去除,攻下後病就會痊愈,適宜用大承氣湯。

【集注】趙良說:下利是虛證,脈象滑是實證,以下利的虛證,反而見到滑實的脈象,所以應當攻下實邪。

程林說:經典說:滑脈主有宿食,所以應當攻下,宿食去除下利自然會停止。

下利已經痊愈,到了以前發病的年、月、日、時又複發,這是因為病根沒有除儘,應當攻下,適宜用大承氣湯。

【注釋】下利痊愈後,到了某年、某月、某日又複發下利,這是宿食積滯的病根沒有除儘。如果患者形體和氣機不衰,飲食還正常,應當攻下沒有除儘的病根,自然不會再複發下利,適宜用大承氣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集注】沈明宗說:這是舊有的積滯之邪再次發病。下利痊愈後,到了以前發病的年、月、日、時又複發,是前次下利的邪氣,隱匿在腸間,現在遇到臟腑當令的時期,觸動舊邪而複發;然而隱匿的病根沒有去除,終究不能痊愈,所以用大承氣湯迅速去除病根。

下利伴有譫語,這是有燥屎,用小承氣湯治療。

【注釋】下利,是裡虛證;譫語,是裡實證,如何判斷有燥屎呢?如果脈象滑數,可知有宿食;下利物穢臭粘膩,可知有積熱;然而必須脈象和症狀都如此,才能知道有燥屎,適宜用小承氣湯攻下。由此推斷,燥屎的判斷並不在於大便堅硬與否。

【集注】李彣說:經典說:實證會出現譫語,所以知道有燥屎應當攻下。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厚樸三兩,炙)枳實大的三枚,炙)

以上三味藥,用四升水,煮取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有大便通利就停止服藥。

下利,脈象反而弦,發熱且身體出汗,會自行痊愈。

【注釋】下利,是脾臟的疾病。弦脈,是肝臟的脈象。脾臟有病不應當見到弦脈,所以說脈象反而弦。下利是裡病,發熱是表證,如果發熱且身體出汗,那麼表與裡調和,即便脈象弦也可以自行痊愈。

下利,脈象沉弦的會出現下重,脈象大的下利不會停止,脈象微弱數的下利將會自行停止,即便發熱也不會死亡。

【注釋】沉脈主裡,弦脈主拘急,下重即後重。下利脈象沉弦,所以裡急後重。痢疾一類的病症,發熱且脈象大則邪氣強盛,疾病沒有停止;脈象微弱數則邪氣衰弱,疾病應當自行停止,即便發熱也不會死亡。由此可知,脈象大且身熱的會死亡。

熱利伴有下重,用白頭翁湯治療。

【注釋】這是承接上條,以明確治療方法。下利膿血,裡急後重,表明積熱已經很深,所以用白頭翁湯,其藥性大苦大寒;寒能勝熱,苦能燥濕,濕熱去除,下重自然消除。

【集注】程林說:熱利伴有下重,是熱邪逼迫腸胃,不是苦味不能堅下焦,不是寒性不能除熱,所以加上“熱”字,以區彆於寒利。

尤怡說:這種病症是濕熱下注,所以用白頭翁,苦味以除濕,寒性以勝熱。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以上四味藥,用七升水,煮取二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沒有痊愈就再服。

下利,大便有膿血,用桃花湯治療。

【注釋】初病下利有膿血的,用大承氣湯或者芍藥湯攻下。熱邪強盛的,用白頭翁湯清熱。如果時間久了出現滑脫,那麼應當用桃花湯滋養腸道、固澀滑脫。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切碎,一半篩成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以上三味藥,用七升水,煮米至熟,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七合,加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如果服一次病就痊愈,剩下的就不用服了。

下利,排出未消化的穀物,不可以攻表,發汗後必然會出現腹部脹滿。

【注釋】詳見傷寒論·太陰篇內,不再解釋。

下利,脈象沉而遲,患者麵部稍微發紅,身體有輕微發熱,下利排出未消化的穀物,必然會出現頭目昏眩,出汗後病就會解除,患者必然會有輕微的四肢厥冷,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麵部有戴陽之象,下焦虛寒的緣故。

【注釋】詳見傷寒論·厥陰篇內,不再解釋。

下利,腹部脹滿,身體疼痛,應當先溫裡,然後再攻表,溫裡適宜用四逆湯,攻表適宜用桂枝湯。

【注釋】詳見傷寒論·太陰篇內,不再解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五味藥,切碎,用七升水,小火煮取三升,去掉藥渣,調適藥的冷熱後服一升。服藥後片刻,喝一升熱稀粥,以輔助藥力,蓋上被子保暖約一個時辰左右,全身微微出汗效果更佳,不可讓汗出得像水流一樣。如果服一次藥汗出病愈,就停止服藥。

下利後更加心煩,按壓胃脘部柔軟,這是虛煩,用梔子豉湯治療。

【注釋】詳見傷寒論·太陽中篇,不再解釋。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用棉包裹)

以上兩味藥,用四升水,先煮梔子,煮至二升半,加入香豉再煮取一升半,去掉藥渣,分兩次服,溫服一次,服藥後嘔吐就停止服藥。

下利,肺部疼痛,用紫參湯治療。

【按語】此條文有脫簡,不予解釋。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

以上兩味藥,用五升水,先煮紫參,煮取二升,加入甘草,再煮取一升半,分三次溫服。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通靈真千金發瘋後,創飛滿朝文武 苗疆詭案:法醫女帝的修羅場 一品盲刀入江湖 我在靈能學院學斬妖邪 穿越八零:嬌妻居然是個女強人 萬倍返還!我靠荒野求生養活龍國 流氓小村醫 廢婿之隱龍覺醒 綁定作死係統,我在娛樂圈封神 三國非演義:狼嘯白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