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雜病脈症並治第二十二1-1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 > 婦人雜病脈症並治第二十二1-1

婦人雜病脈症並治第二十二1-1(1 / 1)

婦人的疾病,多因體虛、久積寒冷、氣機鬱結,致使月經斷絕。如此遷延多年,血寒積聚凝結於胞宮之門。寒邪損傷經絡,若凝結在上焦,會出現嘔吐涎沫痰液,久而久之可形成肺癰,身體逐漸消瘦。若在中焦盤踞結聚,可出現繞臍的寒疝疼痛,或者兩脅疼痛,與臟腑相連;若熱邪結聚在中焦,疼痛部位在關元,脈象數但身上無瘡瘍,肌膚粗糙如魚鱗。這些病症有時男子也會罹患,並非婦人所獨有。若在下焦,月經來量異常,月經周期不規律,會導致陰部抽掣疼痛,少腹怕冷,有時疼痛牽引到腰脊,向下連及氣街,氣衝部位拘急疼痛,膝脛部疼痛煩悶,甚至突然頭暈目眩,症狀類似厥症、癲症,或者伴有憂愁淒慘、悲傷易怒等情緒變化。這些都是帶下病的表現,並非由鬼神作祟所致。病久不愈則身體消瘦,脈象虛弱且多有寒象。婦人的三十六種疾病,變化萬千,必須審察脈象的陰陽、虛實、緊弦,再結合病症,運用針灸和藥物治療,才能使危症轉安。雖然病症相同,但脈象的根源各異,你應當辨彆牢記,不要不以為然。

【按語】此條是婦人雜病的提綱,應當放在篇章之首,以揭示病情。“在下來多”的“來”字,應當是“未”字。本條所述皆為月經斷絕的病症,若為“來多”,則與上文不符,與下文“經候不勻”也不相符。另外,本條中有“此皆帶下”一句,應當放在“非有鬼神”之後,文義才連貫,這是傳抄錯誤。

【注釋】此條為婦人各種疾病的綱領,婦人疾病之所以不同於男子,是因為有月經。月經致病的根源,多因虛損、久積寒冷、氣機鬱結。這三者隻要感受其一,都能使月經斷絕。遷延多年後,寒邪積聚於胞宮,導致血液凝滯、氣機鬱結而不行。先代賢哲說:女子以月經調和為無病,若月經不調,則會變出各種病症。以下所述都是這三者阻礙月經所引發的變病,變病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每個人的臟腑經絡、寒熱虛實存在差異。比如寒邪外傷經絡,如果其人上焦素來虛寒,那麼寒邪就會凝結在上焦,所以上焦胸肺會患病。寒邪傷肺,會導致氣滯,阻礙水飲運行,所以會嘔吐涎沫痰液。如果其人上焦素來有熱,寒邪與之同化,時間久了就會化熱,熱邪損傷肺臟,所以會形成肺癰,進而身體消瘦。如果其人中焦素來虛寒,寒邪就會在中焦盤踞結聚,所以會出現繞臍的寒疝疼痛,或者兩脅疼痛,這是因為中焦部位與肝臟相連。如果其人中焦素來有熱,就不會患寒疝,而是熱邪結聚在中焦。中焦有熱,所以不會形成寒疝,但繞臍的疼痛,仍然會出現在關元部位。此時脈象數,按常理應當生瘡瘍,如果沒有瘡瘍,那麼熱邪必然灼傷陰液,皮膚失去潤澤,所以肌膚粗糙如魚鱗。然而這些嘔吐涎沫痰液、寒疝疼痛、肌膚粗糙如魚鱗等病症,有時男子也會出現,並非隻有婦人會患病。“在下未多”,是說月經不調,經血量不多。邪氣侵犯胞宮,屬於下焦部位,所以會出現陰部抽掣疼痛、少腹怕冷的症狀。有時疼痛牽引到腰脊,向下連及氣街,氣衝部位拘急疼痛,腰膝部疼痛煩悶,這些都是胞宮衝任受病必然會出現的症狀。有時疼痛劇烈,會突然頭暈目眩,症狀類似厥症、癲症,這也是疼痛嚴重時常見的表現。如果其人遭遇憂愁淒慘、悲傷易怒等情況,而出現這些頭暈目眩、類似厥癲的症狀,實際上並非有鬼神作祟。凡是這些胞宮衝任的血病,都能引發帶下病,所以俗話說:十女九帶。然而帶下病時間久了,津液必然受損,身體必然消瘦,診察脈象虛弱,審察可知多有寒象。豈止會出現這三十六種疾病,而是變化萬千。雖然變化萬千,但必須審察脈象的陰陽、虛實、緊弦,與病症相互參究,運用針灸和藥物治療,才能使危症轉安。有些病症雖然相同,但脈象根源不同,就應當詳細審辨,所以說:你應當辨彆牢記,不要不以為然。

婦人感覺咽中好像有炙烤的肉塊,用半夏厚樸湯治療。

【注釋】咽中好像有炙烤的肉塊,是說咽中有痰涎,如同烤炙的肉,咳不出來,又咽不下去,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梅核氣病。這種病是由於七情鬱結,氣機不暢,津液凝聚成涎而產生的。所以用半夏、厚樸、生薑,辛味以散結氣,苦味以降逆氣,茯苓輔助半夏,以利水飲、行痰涎,紫蘇氣味芳香,用以宣通鬱滯之氣,使氣機舒暢,痰涎消除,病自然就會痊愈。這種病症男子也會有,並非隻有婦人會患。

【集注】尤怡說:痰涎凝結,氣機阻滯在咽喉之間,就如同《千金要方》所說的咽中感覺有東西黏著,如同烤炙的肉,吞不下去,吐不出來的情況。

半夏厚樸湯方

半夏一升)厚樸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乾蘇葉二兩)

以上五味藥,用七升水,煮取四升,分四次溫服,白天服三次,夜間服一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婦人患臟躁病,常常悲傷,想要哭泣,就好像有神靈附身一樣,頻繁打嗬欠、伸懶腰,用甘麥大棗湯治療。

【按語】甘草小麥大棗湯的方義不太明確,必定存在訛誤錯漏。

【注釋】這裡所說的“臟”指心臟,心安靜則神明內藏。如果被七情所傷,那麼心就不能平靜,神明也就躁動不安。所以常常悲傷想要哭泣,這是神明不能主宰情誌。好像有神靈附身,這是心不能保持神明,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情誌失常、癲狂一類的病症。頻繁打嗬欠、伸懶腰,即嗬欠頓悶,這是肝臟的病症,因為母肝)能使子心)氣充實,所以病症會關聯到心臟。

甘草小麥大棗湯方

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

以上三味藥,用六升水,煮取三升。分三次溫服。也有補脾的作用。

婦人吐出涎沫,醫生反而用攻下之法,就會導致心下痞滿。應當先治療吐涎沫,用小青龍湯。涎沫停止後,再治療痞滿,用瀉心湯。

【注釋】吐涎沫,是因為外感寒邪且過食生冷,不用溫散之法反而用攻下之法,就會使寒飲因虛凝結成痞硬之症。應當先治療吐涎沫,用小青龍湯治療外寒內飲,等涎沫停止後,再用半夏瀉心湯治療痞滿。

【集注】尤怡說:吐涎沫,表明上焦有寒飲,不用溫散之法反而攻下,寒邪就會入裡形成痞滿。然而即便形成痞滿但仍然吐涎沫,說明寒飲尚未消除,此時不可先治痞滿,應當先治療寒飲,而後再治療痞滿,這就如同傷寒的治法,先解表邪才可攻下痞滿。

小青龍湯方見肺癰相關內容中。)

瀉心湯方見驚悸相關內容中。)

有人問:婦人年約五十歲,患下痢數十日不止,傍晚就發熱,少腹拘急,腹部脹滿,手掌心煩熱,唇口乾燥,這是為什麼呢?老師說:這種病屬於帶下病。為什麼呢?因為曾經有過半產經曆,瘀血在少腹沒有排出。怎麼知道的呢?因為其症狀有唇口乾燥,所以知道。應當用溫經湯治療。

【按語】“所病下利”的“利”字,應當是“血”字,這樣文義才連貫,必定是傳抄錯誤。

【注釋】婦人年已五十,衝任二脈都已虛弱,天癸應當枯竭,月經應當停止。現在下血數十日不止,是宿有的瘀血下行。五心煩熱,是陰血虧虛;唇口乾燥,是任衝脈氣血受傷,不能向上滋養;少腹拘急脹滿,是胞宮有寒,瘀血不能運行。這些都是因為曾經半產或崩中,新血難以生成,瘀血又沒有排儘,風寒之邪客於胞宮,導致出現帶下病、崩中、月經延期、胞寒不孕等病症。都用溫經湯治療,是因為這個方劑能夠生新血、去瘀血,溫暖子宮,補養衝任。

【集注】李彣說:婦人到五十歲,已經過了七七四十九歲的時期,任脈空虛,太衝脈衰微,天癸枯竭,月經停止。所說的“下利”,從本文提到的“帶下”來看,應當是崩漏下血之類的病症。因為血屬陰,陰虛所以發熱,傍晚也屬陰。任脈主胞胎,衝脈為血海,二脈都起於胞宮,出於會陰,正處於少腹部位,衝脈挾臍上行,所以衝任脈虛弱,就會出現少腹拘急,有乾血也會導致腹部脹滿。《內經》說:任脈發生病變,女子會出現帶下、瘕聚等病症。手背為陽,掌心為陰,是手三陰經經過的地方,陰虛,所以掌心煩熱。陽明脈挾口環繞口唇,與衝脈在氣街會合,都屬於帶脈。《難經》說:血的作用是濡養。因為衝脈瘀血阻滯不行,陽明經的津液就會衰少,不能濡潤,所以唇口乾燥。判斷這種病屬於帶下病,是因為曾經有過半產經曆,少腹瘀血沒有排出,導致津液不能布散,新血不能生成,這就是唇口乾燥產生的原因。

溫經湯方

吳茱萸三兩)當歸、川芎、芍藥各二兩)人參、桂枝、牡丹皮、阿膠、生薑各二兩)甘草二兩)半夏半升)麥冬一升,去心)

以上十二味藥,用一鬥水,煮取三升,分三次溫服。也可治療婦人少腹寒冷,長期不能受孕,以及崩中出血,或者月經量過多,到了經期月經卻不來等病症。

【集解】李彣說:《內經》說:氣血虛弱的人,喜歡溫暖而害怕寒冷,寒邪會使氣血凝澀不流通,溫暖則能使瘀血消散去除。這個方劑名為溫經湯,就是因為瘀血得到溫暖就會運行。方內都是補養氣血的藥物,並沒有專門以逐瘀為目的,然而瘀血卻能自行消除,這就是通過滋養正氣使邪氣自然消除的方法。所以婦人崩漏、帶下、不孕、月經不調等病症,都可以用這個方劑治療。

帶下病伴有月經不通暢,少腹滿痛,月經一個月不來的,用土瓜根散治療。

【按語】“再”字應當是“不”字,如果是“再”字,一個月來兩次月經,與上文“經水不利”不相符,這是傳抄錯誤。

【注釋】這也是前條所說的“在下未多,經候不勻”的病症。帶下病,是胞宮的病症,胞宮中有宿有的瘀血,如果從氣分或寒邪方麵轉化,就形成白帶;從血分或熱邪方麵轉化,就形成赤帶;從氣血寒熱錯雜方麵轉化,就形成雜色的帶。如果再兼有月經不通暢,少腹滿痛,這是有瘀血的緣故。用土瓜根散治療,是因為土瓜根能驅逐瘀血,?蟲能開通血閉,桂枝配合芍藥能舒暢陽氣、補益陰氣,調和營氣,這樣瘀血去除,氣血調和,月經就會正常,帶下也會停止。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芍藥、桂枝、?蟲各三錢)

以上四味藥,搗成散劑,用酒送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

寸口脈象弦而且大,弦脈表示正氣衰減,大脈且按之中空則為芤脈,正氣衰減意味著有寒邪,芤脈則代表正氣虛弱,寒邪與虛證相互並見,這種脈象叫做革脈。婦人出現革脈,往往會發生半產或漏下的病症,用旋覆花湯主治。

【按語】這一條在《傷寒論·辨脈法篇》中有詳細論述,錯簡在此處。“旋覆花湯主之”這句話,也必定是錯簡。因為婦人半產漏下,氣已經下陷,哪有再用旋覆花降氣的道理。

旋覆花湯方

旋覆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

以上三味藥,用三升水,煮取一升,一次服完。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入職殯儀館,你把媳婦帶來了 墨總,你的白月光回來了 長安日記 靈泉雙璧:異世同輝 修仙從冰山聖女開始模擬 古龍群俠:從滿級嫁衣神功開始 鳳臨異世將軍的刁蠻王妃 請說服我體內的怪物 盜墓:我是九門第十門 猴神記外傳之冥魂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