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1-6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刪補名醫方論1-6(1 / 1)

平胃散

主治濕邪在體內泛濫,脾胃功能不能克製濕邪,出現水飲積聚、胸膈痞悶、腹中脹滿等症狀。

藥物組成為蒼術五斤,用淘米水浸泡七日)、陳皮去掉白色內層)、厚樸各三斤,用薑汁炒製)、甘草三十兩,炙製)。

將上述藥物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湯送服,每日服三次。也可加水煎煮,每次服用五錢。

【集注】柯琴說:《內經》中講,土運太過稱為敦阜,會出現腹部脹滿的病症;土運不及稱為卑監,會出現脹滿痞塞的病症。張仲景創製三承氣湯,是為了調節太過的胃土。李杲創製平胃散,是為了調理不及的胃土。培補衰弱的脾胃,使其恢複平和,並非是削弱削平的意思,就如同溫膽湯使用涼性藥物,是溫和地使其調和,並非使用溫性藥物的意思。後世注釋本草的人說:太過的土,適宜用蒼術來使其平複;不及的土,適宜用白術來培補。如果把濕土當作太過的土,難道要把燥土當作不及的土嗎?不明白敦阜屬燥、卑監屬濕的含義,就無法理解平胃的道理。白術與蒼術,味辛苦而甘,都有燥濕健脾的作用,脾臟乾燥就不會出現阻滯,所以能夠健運從而恢複平和。隻是兩種白術中,白色的白術藥性柔和而和緩,蒼色的白術藥性猛烈而強悍,這裡取用蒼術是因為它善於發汗,除濕迅速,所以以蒼術作為君藥。不能受白術色白為補、色赤為瀉這種說法的局限,而束縛對兩種白術的認識。厚樸色赤,味辛苦性溫,能夠助長少火以生氣,所以作為佐藥。濕邪的產生是因為氣運行不暢,氣運行順暢則濕邪自消,所以再用陳皮作為輔佐。甘味藥先入脾經,脾臟得到補養就能健運,所以用炙甘草作為使藥。方劑名為平胃,實際上是調理脾胃的承氣類方劑啊!張潔古取用《金匱要略》中的枳術湯製成丸劑,枳實的峻猛程度超過厚樸,而且沒有甘草來調和,雖然白術用量加倍,但消伐之力比這個方劑更強,糊塗的人認為白術能補而長期服用,卻沒有想到枳實峻猛削伐不宜多服。

枳術丸

主治胃虛且有濕熱,飲食積滯不化,導致胃脘部痞塞悶脹。

藥物組成為白術二兩,用土炒)、枳實一兩,用麩炒)。

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用荷葉包裹煨過的陳米飯製成藥丸,如花椒籽大小,用白開水送服。

【集注】李杲說:白術味苦、甘,性溫,其苦味能去除胃中的濕熱,甘味能補養脾臟的元氣,用量比枳實多一倍。枳實味苦,性溫,能通泄胃脘部的痞悶不適,消除胃中飲食積滯所造成的損傷。服用此藥後,胃中所傷之物不會立刻去除,大約需要一兩個時辰,食物才能消化。先補脾胃之虛,而後再化除胃中積滯,這樣藥力就不會過於峻猛。荷葉形狀如同仰放的盂缽,在八卦中屬震卦,正是少陽甲膽之氣,飲食進入胃中,營氣向上運行,依靠的就是這種氣,取用荷葉能生發胃氣。再用煨飯與藥混合,與白術協同作用,滋養水穀之氣以補養脾胃,益處極大。如果使用峻猛的藥物攻下,將會傳變出各種病症,數不勝數。

資生丸

主治婦人妊娠三個月時,出現脾虛嘔吐,或者胎兒滑動,胎象不穩的情況。同時,對於男子也有調中養胃的功效,能使饑餓者有飽腹感,使過飽者恢複正常食欲,其奇妙功效難以儘述。

藥物組成為人參三兩)、茯苓二兩)、白術三兩)、山藥二兩)、薏苡仁一兩半)、蓮肉二兩)、芡實一兩半)、甘草一兩)、陳皮二兩)、麥芽二兩)、神曲二兩)、白豆蔻八錢)、桔梗一兩)、藿香一兩)、川黃連四錢)、砂仁一兩半)、白扁豆一兩半)、山楂一兩半)。

以上十八味藥,研成細末,用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丸,用米湯送服。

【集注】羅謙甫說:這個方劑最初由繆仲醇創製,用於治療妊娠期間脾虛以及胎象不穩的病症。因為胎兒的孕育起始於足少陰腎經,而生長依賴於足陽明胃經。所以陽明經是胎兒生長的根本,一旦陽明經氣不足,那麼元氣既不足以滋養胎兒,也不足以維持自身需求,因此在妊娠三個月,正值陽明經養胎的時候,就會出現嘔吐。更為嚴重的情況是,有的孕婦在三個月或者五個月時發生流產,這都是因為陽明經氣虛,不能固攝胎兒。古代的安胎方劑,大多使用川芎、當歸,卻不知這兩種藥反而容易導致滑胎。這個方劑用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蓮子、芡實、山藥、扁豆、薏苡仁的甘平之性,來補脾元;用陳皮、麥芽、神曲、砂仁、白豆蔻、藿香、桔梗的香辛之性,來調暢胃氣,如果有濕熱,就用黃連來清熱燥濕。它既沒有參苓白術散補藥過多導致的滯膩,也沒有香砂枳術丸燥濕消食太過的弊端,既能補養又能運化,達到極為平和的狀態,用它來穩固胎象,永遠不會出現滑胎流產的情況。男子服用此藥,可以調中養胃。將其命名為資生丸,確實名副其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六味地黃丸

主治腎精不足,虛火上炎,出現腰膝痿軟無力,骨骼有熱感且酸痛,足跟疼痛,小便淋澀不暢或失禁,遺精、夢中泄精,水液泛濫形成痰飲,自汗、盜汗,失血後出現消渴症狀,頭目眩暈,耳聾,牙齒鬆動,尺部脈象虛弱而大等病症。

藥物組成為熟地黃八兩)、山茱萸四兩)、白茯苓三兩)、乾山藥四兩)、牡丹皮三兩)、澤瀉三兩)。

將上述藥物研成粉末,用煉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時用淡鹽湯送服。

【集注】柯琴說:腎臟虛弱不能藏精,腎中坎宮)之火沒有依附而肆意妄行,向下無法順應肝木升發生長的時令,向上斷絕了肺金生化的源頭。地黃稟性甘寒,製成熟地黃後味道醇厚,這就是對精不足的情況用厚味藥物來補養,用它來大量滋養腎陰,填補精髓,壯大腎水。以澤瀉作為使藥,有人厭惡它瀉腎而去掉不用,卻不知一陰一陽,是天地運行的規律;一開一闔,是動靜變化的關鍵。精屬於癸水,是陰水,靜止而不流動,是腎的本體;尿液屬於壬水,是陽水,流動而不停留,是腎的功用。因此腎主五液,如果陰水不能固守,那麼真水就會不足,如果陽水不能流動,那麼邪水就會泛濫。所以用熟地黃作為君藥來穩固封藏蟄藏的根本,同時佐以澤瀉來疏通水道的滯塞。然而腎臟虛弱時,如果不補養其母臟,不疏導其源頭,也無法鞏固封藏蟄藏的作用。山藥性涼而能補養,用來培補癸水的源頭,茯苓味淡能滲利,用來疏導壬水的源頭。再加上山茱萸味酸性溫,借此收斂少陽之火,滋養厥陰之液。丹皮味辛性寒,用來清瀉少陰之火,同時又可奉養少陽之氣。滋養化源,奉養生氣,天癸就能安居其位。壯大腎水以克製虛火,隻是其中一個方麵而已。

【按語】五行之中,唯有火有兩種,即君火和相火。君火是心經之火,主宰著全身之火。相火是腎中的火,散布全身之火。假如君火沒有相火,就不能散布諸火,以維持生命的根本。相火沒有君火,就不能主宰諸火,從而無法克製其肆意妄行帶來的災害。所以李杲提出內傷勞倦、火乘土位的理論,針對心火過盛的情況,使用升陽氣瀉陰火、朱砂安神等藥物,而沒有提及心火不足的情況,是因為前人已經有歸脾湯、養心湯等方劑。朱震亨提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理論,針對腎火過盛的情況,使用補陰、補天等藥物,而沒有提及腎火不足的情況,是因為前人已經有腎氣丸、桂附地黃丸等湯丸。在本方基礎上加附子、肉桂,名為桂附地黃丸,治療兩尺脈象微弱,相火不足,身體虛弱、氣短等症狀,這就是王冰所說的“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加黃柏、知母,名為知柏地黃丸,治療兩尺脈象旺盛,陰虛火動,午後發熱、骨骼痿軟等症狀,這就是王冰所說的“壯水之主,以製陽光”。《內經》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果陰陽偏盛,就會疾病叢生。腎取象於坎卦,陽藏於陰的內部。不僅陰盛陽衰時,陽畏懼陰而不敢歸附,即使陰衰陽盛,陰難以潛藏,陽也無處依附,雖然同樣是火不歸原,但所引發的病症卻不相同。所以在補腎藥物中加入桂、附,可壯陽以戰勝陰寒,使陽無所畏懼,從而自然歸原。加入知、柏,可補陰以秘藏陽氣,使陽有所貯存,從而自然歸藏。世人隻知道用桂、附引火歸原,卻不知道用知、柏平衡陰氣、秘藏陽氣,舉世之人都受此誤導,所以朱震亨特意提出補陰的理論,以駁斥以火濟火的錯誤做法,但不明白其旨意的人,反而加以非議,實在令人歎息。

八味地黃丸

治療命門之火虛衰,不能生養脾土,從而導致脾胃虛寒,不想吃東西,大便不成形,或者下元腎)衰敗疲憊,肚臍周圍和腹部疼痛,夜間小便次數多等病症。

藥物組成熟地黃八兩,經過九次蒸製,達到標準後,搗成膏狀)乾山藥四兩)山萸肉四兩)白茯苓丹皮澤瀉各三兩)肉桂附子各一兩)

以上八味藥研成粉末,用蜂蜜煉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酒送服十五丸,一天服用兩次。

【集注】趙獻可說道:君子通過觀察坎卦之象,就知道腎中具備水與火的作用。現在的人同房時陰莖容易勃起的,是陰虛導致虛火妄動;陰莖在同房前就痿軟的,是命門火衰。真水枯竭的話,即使在隆冬時節也不會感覺寒冷,真火熄滅的話,即使在盛夏也不會感覺炎熱。這個藥方,熟地、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山萸都是滋潤濡養的藥物,所以能夠滋補腎陰壯水之主);肉桂、附子是味辛性潤的藥物,能夠在滋陰的基礎上補充腎陽於水中補火),所以能夠補益腎陽益火之原)。水火得到滋養,那麼腎氣就恢複了。

喻昌說:《金匱要略》中用八味丸,治療腳氣向上蔓延,少腹部感覺麻木不仁的病症。腳氣就是陰邪之氣,少腹部麻木不仁就是病邪攻心的先兆,所以用八味丸來驅逐陰邪。它能治療虛勞腰痛,少腹部拘攣緊迫,小便不通暢的病症,是因為過度勞累損傷了腎臟,陰邪之氣逆亂於少腹部,阻礙了膀胱的氣化功能,小便不能正常通利,所以用它來溫養下焦,從而收斂腎氣。對於氣短並且有輕微水飲的病症;水飲也屬於陰邪之類,阻礙了胸中的陽氣,自然導致氣短,所以用八味丸引導水飲向下排出,來使胸中氣機安穩。對於消渴病,喝一鬥水,小便也排出一鬥,這是因為腎氣不能攝納水液,小便隨意排出,人體的津液源泉有迅速枯竭的趨勢,所以趕緊用八味丸來抑製這種水液流失的情況。對於腎水向下流失的消渴症狀,以及腎氣不能上升導致的口渴症狀,如果不用八味丸來封藏蟄藏腎氣,蒸動腎中水氣,還能用什麼方法來治療呢!後人稱八味丸為治療消渴的聖藥,是領悟到了其中的要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柯琴說:命門之火,是水中的陽氣。水的本性是靜止的,但是河流卻能川流不息,這是氣的推動作用,是火的功能體現,不是指有形的火。然而火少了能滋生生氣,火過旺則會消耗正氣,所以火既不能過盛,也不能太衰弱。所說的火生土,就是腎中微弱的陽氣在其中運行,像氣息相互吹拂一樣。如果命門火衰,微弱的陽氣幾乎要熄滅了。想要溫暖脾胃的陽氣,必須先溫補腎中的命門之火,這個腎氣丸把肉桂、附子放在滋陰的藥物中,用量是其他滋陰藥物的十分之一,用意不在於補火,而在於微微生發陽氣,也就是生發腎氣。所以不叫溫腎,而命名為腎氣丸,由此可知腎以氣為主導,腎得到了充足的氣,脾土自然就健運了。而且形體虛弱的人,用補氣的方法來溫養,那麼因為脾胃虛寒而生病的人固然能夠痊愈,即使是虛火不能回歸本源的人,也能使虛火收納回歸到封藏蟄藏的根本之處。崔氏加減八味丸,用酸味收斂的五味子,替換了辛熱的附子,適合腎陰虛但沒有寒象的人。《千金方》在八味丸的基礎上,又加入鹹寒的元參,來輔助熟地滋補腎陰;加入酸寒的芍藥,輔助丹皮來滋養肝陰。總之都是為肉桂、附子增加製約的藥物罷了,用它來滋補腎陰則綽綽有餘,用它來補益腎陽恐怕就不足了。《濟生方》加入牛膝、車前子,用來治療水腫,增加茯苓的用量來輔助地黃、山藥、山茱萸,與澤瀉、丹皮、車前子、牛膝等並列,根據不同的症狀進行加減,確實是恰當的方法。益陰腎氣丸,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上當歸、五味子、柴胡,用來治療眼睛昏暗看不見東西,變化運用得更加巧妙了。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入職殯儀館,你把媳婦帶來了 墨總,你的白月光回來了 長安日記 靈泉雙璧:異世同輝 修仙從冰山聖女開始模擬 古龍群俠:從滿級嫁衣神功開始 鳳臨異世將軍的刁蠻王妃 請說服我體內的怪物 盜墓:我是九門第十門 猴神記外傳之冥魂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