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補名醫方論1-9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刪補名醫方論1-9(1 / 1)

黃芪桂枝五物湯

主治中風後出現偏癱,患者身體沒有疼痛,但半身不遂,手足無力,不能行走。長期服用,自然能見到功效。

藥物組成黃芪六錢,用蜜炙製)、白芍藥三錢,用酒炒製)、桂枝三錢,選用嫩枝並帶皮)、生薑三錢,取用外皮)、大棗四枚,去核)。

加水煎煮後服用。

【注釋】《內經》說:虛邪不正之氣,偏於侵襲身體一側,若侵入較深,就會留居在營衛之中,營衛功能衰弱,真氣就會離去,邪氣單獨留滯,就會引發半身不遂;若邪氣侵入較淺,就會出現經脈一側疼痛。這就是說虛邪賊風侵襲人體的情況。營衛虛弱,邪氣就會侵入較深,長時間留滯就會引發半身不遂。營衛充實,邪氣就會侵入較淺,隨即出現經脈一側疼痛,這就是風痹病。對於八風五痹這類病症,如果營衛充實,就用續命湯、換骨丹來發散營衛中的邪氣。而風痱、半身不遂這類病症,是因為營衛虛弱,就應當用這個方劑來補養營衛的虛弱。所以以黃芪為君藥來補衛氣,以桂枝、芍藥為臣藥來補營氣,以生薑、大棗為佐藥,既能補養又能通調,從而調和營衛。這個方劑是小建中湯的變化方劑,增加了黃芪,減少了甘草、飴糖,其意圖在於補養肌表,而不在於補養中焦。如果是左半身不遂,就加當歸以補血。如果是右半身不遂,就加倍使用黃芪以補氣。手軟的,加倍使用桂枝。足軟的,加牛膝。筋軟的,加木瓜。骨軟的,加虎骨。元氣虛弱的,加人參。陽氣虛弱的,加附子。具體應用需要臨證醫生根據實際情況斟酌調整。長期服用,沒有不應驗的。如果外部風邪強盛,那麼就應當依照羌活愈風湯,采用補養並發散的治法。

羌活愈風湯

主治年齡接近四十歲,營衛不足、肝腎虛弱且風中經絡的病症。症狀表現為精神恍惚,言語表達不清楚,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筋骨缺乏力量;或者手足出現枯瘦、浮腫現象,又或者手足筋脈拘攣難以伸展。所有風病在稍有好轉之後,用這個方劑進行調理都較為適宜。還有剛剛察覺到大拇指和食指麻木不能自如活動,手足力量稍弱,或者肌肉微微抽搐,口眼部位跳動。如果不提前預防並加以調治,三年之內,風病必定發作,這種情況也適宜服用此藥。

藥物組成:羌活、甘草炙製)、防風、黃芪、蔓荊子、地骨皮、川芎、細辛、枳殼、人參、麻黃、知母、甘菊花、薄荷、枸杞、當歸、獨活、白芷、杜仲、秦艽、柴胡、半夏炮製)、厚樸用薑炮製)、熟地黃、防己以上各二兩);芍藥、黃芩、白茯苓各三兩);石膏、生地、蒼術各四兩);官桂一兩);前胡二兩)。

以上藥物,每次服用一兩,加入兩杯水,煎取一杯,去掉藥渣,空腹時溫服。如果遇到陰天,加入三片生薑,臨睡時再次煎煮藥渣服用,兩次煎藥的藥渣都要利用,在飯後、空腹時服用。

清熱化痰湯

主治中風後出現痰熱之象,神氣不清,舌頭僵硬難以言語的病症。

藥物組成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炙製)、橘紅、半夏、麥冬、石菖蒲、枳實、木香、竹茹、黃芩、黃連、南星。

加水煎煮後,加入竹瀝、薑汁服用。

【注釋】中風有內生和外中兩種病因:內生病因是由於胃中濁氣產生痰液,情誌過激引發內火;外中病因是因為形體之氣不堅固,感受招引風邪所致。因內生病因發病的,必然出現痰迷心竅而不能言語,內火發作導致神誌昏迷。因外中病因發病的,必然出現筋骨不能隨意活動,口眼歪斜。單獨一種病因發作的容易治療,兩種病因同時發作的難以治愈。然而這種病發作之前,必定有先兆,比如大拇指和食指麻木沒有感覺,或者手足無力,又或者肌肉微微抽搐,這是營衛受到邪氣侵犯,是外中病因發作的先兆。像上部氣盛、下部氣虛,頭暈目眩、腿腳發軟,精神短少恍惚,言語失常,這是痰火將要發作,是內生病因發作的先兆。醫方中預防外中、內生病因引發中風的方劑很多,但都不如羌活愈風湯和清熱化痰湯這兩方,這兩方都以補正氣為主,祛除邪氣為輔。所以羌活愈風湯,以十全大補湯作為君藥方劑;清熱化痰湯,以六君子湯作為君藥方劑。

羌活愈風湯中,用人參、茯苓、甘草來補氣,當歸、地黃、芍藥來補血,黃芪、桂枝來扶持衛氣,麻黃、川芎來調和營氣。濕氣強盛則會導致筋骨痿軟無力,所以用蒼術、半夏、防己來祛除濕氣。風邪強盛則會導致筋骨拘攣僵硬,所以用枸杞、杜仲、地黃來滋養。病的時間久了,氣機必然阻滯,所以用枳殼、厚樸來行氣。風邪大多從燥化,所以用知母、石膏、黃芩來清熱。再佐以羌活、獨活之類的發散藥物,以驅散六經之風,因為風邪不通過發汗不能祛除。對於久病受風氣侵襲的人:如果十天沒有出汗,必須加用麻黃使其微微出汗,以調和肌表。如果幾天大便不通暢,再加上大黃使其微微瀉下,以調和內裡。春季用藥加倍使用柴胡、半夏,夏季加倍使用知母、石膏、黃芩,季夏農曆六月)加倍使用防己、白術、茯苓,秋季加倍使用厚樸並加用肉桂、藿香,冬季加倍使用當歸、肉桂並加用附子,這都是根據時令變化調整用藥的通塞,是靈活變化的治法。一個節氣或一個物候變化時也是如此。假如今天風氣強盛,這是風邪太過,就加倍使用防風;熱氣強盛,這是火邪太過,就加倍使用黃芩;濕氣強盛,這是濕邪太過,就加倍使用蒼術;清氣強盛,這是燥邪太過,就加倍使用桂枝皮;寒氣強盛,這是寒邪太過,就加用炮附子。這又是根據氣候來增減藥物的方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清熱化痰湯中,用參、苓、術、草來補氣,木香、枳實來理氣,橘紅、半夏、南星來化痰,黃芩、黃連來瀉熱,石菖蒲通心竅,麥冬、竹茹清心神,薑汁、竹瀝能通神明、去除胃中濁氣,那麼內生的各種病症就會逐漸痊愈。如果氣盛就減少人參、白術的用量,是擔心助長熱邪。如果氣虛就減少木香、枳實的用量,是擔心損傷正氣。如果痰熱非常強盛,大便秘結堅實,這個方劑攻病的力量較弱,就應當與礞石滾痰丸交替服用,大便通暢後,就停止服用,擔心用藥過度會損傷正氣。如果瀉下之後幾天,仍然便秘堅實,就繼續服用,這又是擔心痰熱強盛而助長邪氣。其中的變通加減治法,總歸需要臨證醫生根據具體情況仔細斟酌,難以詳儘表述。

防風通聖散

主治風熱壅盛,表裡三焦都呈現實證的病症,以此方為主進行治療。

藥物組成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麻黃、連翹、芒硝各半兩);石膏、黃芩、桔梗各一兩);滑石三兩);甘草三兩);荊芥、白術、梔子各二錢半);生薑三片)。

每次服用三錢。

【集注】吳琨說:防風、麻黃屬於解表藥物,風熱之邪在皮膚的,服用後可通過出汗而發散。荊芥、薄荷是清利上焦的藥物,風熱之邪在頭頂部位的,服用後可通過鼻竅而發散。大黃、芒硝是通利瀉下的藥物,風熱之邪在腸胃的,服用後可通過大便而排出。滑石、梔子是通利水道的藥物,風熱之邪在三焦水道的,服用後可通過尿液而排出。風邪侵犯胸膈,肺胃受到病邪侵襲,石膏、桔梗可清瀉肺胃之熱。而連翹、黃芩,又可祛除各條經脈的遊火。風邪致病,與肝木相關,川芎、當歸、芍藥可調和肝血。而甘草、白術可調和胃氣、健運脾氣。劉守真擅長治療火熱之症,這個方劑的旨意詳儘完備啊!本方也可治療因誤治發汗而出現發斑,以及三焦火盛的病症。全方去掉芒硝、大黃名為雙解散,解表的藥物有防風、麻黃、薄荷、荊芥、川芎,解裡的藥物有石膏、滑石、黃芩、梔子、連翹,又有當歸、芍藥來調和血脈,桔梗、白術、甘草來調理氣機,使營衛調和,表裡通暢,所以稱為雙解。本方名為通聖散,是極力稱讚它運用的巧妙。

九味羌活湯

另一個名稱為衝和湯

這是適用於四季的通用發散方劑。

藥物組成羌活、防風、川芎、白芷、細辛、蒼術、黃芩、甘草、生地。

煎煮時加入生薑三片,蔥白三根,加水煎煮後服用。

《活人》敗毒散

主治傷寒、溫疫,風濕、風眩,拘攣、風痰,頭痛目眩,四肢疼痛,憎寒壯熱怕冷且高熱),頸項強痛、眼睛疼痛等病症。老人和小兒都可服用。

藥物組成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枳殼、白茯苓、桔梗、人參各一兩)、甘草五錢)。

將以上藥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取一盞水,加入生薑三片,煎至七分,溫服,或者用開水衝調服用。如果出現煩熱口乾的症狀,加用黃芩。

【集注】趙羽皇說:東南地區地勢低窪潮濕,凡是患上感冒,往往都用“傷寒”二字籠統稱呼。卻不知“傷”是指正氣在體內受到損傷;“寒”是指寒氣在體外侵襲人體,沒有隻受外感而體內正氣不受損傷的情況。仲景是醫學領域的聖人,其製定的治法超越千古。他說冬季嚴寒,萬物潛藏,君子注重固護周密,就不會被寒邪所傷。那些因疏忽而感受寒邪的,才稱為傷寒,這是因為沒有做好固護周密導致的。由此可見,人患傷寒,都是由於元氣不穩固,肌膚腠理不致密。前人常說傷寒是需要發汗解表的病症,那麼發汗之法就是最為重要的。然而,汗的發出,其表象在陽,根源在陰。所以陽氣虛弱,營衛就會失調,汗就無法生成;陰氣虛弱,津液就會乾涸,汗就無法滋養。隻注重攻邪於外,而不顧及體內,這樣可以嗎?說到解表發汗,沒有比敗毒散、羌活湯更好的了。這些方劑中的藥物,如羌活、獨活、前胡、柴胡、川芎、蒼術、細辛、白芷等,都是辛溫之藥,並非不能發散邪氣。但如果其中沒有人參、生地這類藥力強大的藥物,那麼對於平素形氣虛弱的人,必然導致亡陽;對於血虛且體內有熱的人,必然導致亡陰,從而形成難以治愈的疾病。所以敗毒散中的人參,以及衝和湯即九味羌活湯)中的生地,人們認為這是補益的方法,我卻認為這是托裡的方法。因為在補中兼能發散邪氣,邪氣就不會留戀不去;在發散中帶有補養,真元就不會耗散。將其應用於東南地區地勢低窪、氣候溫暖的地方,最為適宜,這就是古人製方的意義所在。然而,如果患者形氣都充實,或者體內熱邪熾盛,那麼就更應當采用劉河間的治法。

胡天錫說:在不應出現某種氣候的時候卻出現了相應的氣候,隻有氣血兩虛的人才會受到侵襲。寒邪侵襲營分,風邪侵襲衛分,此時不能使用峻猛的方劑,所以用藥要稍微從輕,這就是羌活湯、敗毒散創立的原因。九味羌活湯主要治療寒邪損傷營分,所以在發表藥物中加入川芎、生地,引導藥力進入血分,借此調和營血。用蔥、薑作為藥引,使全身出汗,這樣三陽經血分的邪氣就能直接發散而不會停滯。敗毒散主要治療風邪損傷衛分,所以在發表藥物中加入人參、茯苓、枳殼、桔梗,引導藥力到達衛分,通過固護托補來宣通衛氣。用生薑作為使藥,使藥力留連於肺部,這樣上焦氣分的邪氣就無法侵犯了。這個方劑也可使用黃芩,是因為其他藥物氣味辛溫,擔心藥性過於亢進,用黃芩一方麵滋潤,一方麵清熱。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入職殯儀館,你把媳婦帶來了 墨總,你的白月光回來了 長安日記 靈泉雙璧:異世同輝 修仙從冰山聖女開始模擬 古龍群俠:從滿級嫁衣神功開始 鳳臨異世將軍的刁蠻王妃 請說服我體內的怪物 盜墓:我是九門第十門 猴神記外傳之冥魂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