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心法要訣2-1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傷寒心法要訣2-1(1 / 1)

熱入血室

婦人患傷寒,其治療方法與男子基本相同。隻是在產後或月經期間,邪熱會乘虛侵入血室,此時有特殊治法。熱入血室的症狀為白天神誌清楚,夜晚則譫語,如同見到鬼的樣子。治療宜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黃、牡丹皮。若患者無汗,表明表實,加麻黃發汗;有汗則屬表虛,加桂枝解表。若已發汗仍有發熱惡寒的表證,即便無汗也不再加麻黃,而是再加桂枝以解表,不可再用麻黃。若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症狀,加麻黃、桂枝以表裡雙解。若出現厥冷且下利的症狀,表明是中寒,去掉黃芩,加乾薑、附子,不必遲疑。若發熱煩渴,屬於裡熱,去掉半夏,合用白虎湯,或加天花粉、葛根。若胸脅、少腹出現脹滿堅硬或作痛的症狀,表明有瘀血,宜合用桃仁承氣湯攻下瘀血。產後和胎前雖然病症繁多,不能一一詳述,但總體而言,不外乎從陰陽表裡的角度進行治療,臨床醫生需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判斷。

【注釋】婦人患傷寒時,其治療原則與男子患傷寒時一致。然而,產後或月經期間,婦女身體較為虛弱,邪熱容易乘虛侵入血室,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特殊的治療方法。熱入血室的典型症狀是,患者在白天神誌清晰,能夠正常交流和活動,但到了夜晚就會出現譫語的情況,就好像看到了鬼一樣,胡言亂語。對於這種病症,適宜用小柴胡湯,並在其中加入生地黃和牡丹皮來治療。如果患者沒有出汗,這表明表邪較盛,屬於表實證,此時應在上述方劑中加入麻黃,通過發汗來解除表邪。若患者有出汗的症狀,這說明表氣虛弱,屬於表虛證,那麼就加桂枝來調和營衛,解除表證。要是患者已經經過發汗治療,但仍然存在發熱、惡寒的表證,即便此時沒有出汗,也不能再使用麻黃,而是要再次加入桂枝來解表。這是因為之前已經用過發汗之法,不可過度發汗,以免損傷正氣,所以不能複用麻黃。若患者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即寒熱交替發作,此時應在方劑中加入麻黃和桂枝,以達到表裡雙解的目的,驅散在表之寒邪與在裡之熱邪。當患者出現手足厥冷並且伴有下利的症狀時,這表明體內有寒邪,屬於中寒症。在這種情況下,應去掉方劑中的黃芩,因為黃芩性寒,此時需要加入乾薑和附子,以溫陽散寒,對於這種用藥調整不必有所疑慮。如果患者表現為發熱、煩躁、口渴,這說明裡熱較盛,此時應去掉方劑中的半夏,因為半夏性溫,可能會助長裡熱,然後合用白虎湯,以清熱生津。或者也可以加入天花粉、葛根,增強清熱生津的功效。倘若患者出現胸脅、少腹部位脹滿堅硬,或者有疼痛的症狀,這提示體內有瘀血阻滯。對於這種情況,適宜合用桃仁承氣湯,通過攻下瘀血來治療。產後和懷孕期間,婦人可能出現的病症多種多樣,無法詳儘描述。但總的來說,治療方法都離不開從陰陽表裡的角度去辨證論治。臨床醫生在麵對具體病症時,需要仔細觀察、分析病情,依據陰陽表裡的理論,靈活運用各種治療方法,準確用藥,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食複勞複

疾病剛剛痊愈時,人體的臟腑都處於虛弱狀態,營衛之氣尚未通暢,腸胃功能也未恢複協調。此時若過多進食或過度勞累,就會再次引發發熱。針對這種情況,可用枳實梔子大黃湯來治療。若脈象浮,表明病在表,應以發汗解表來治療;脈象沉,說明病在裡,需用攻下之法;若無表證與裡證,則用小柴胡湯和解。若出現口燥、煩渴、喜嘔症狀,宜用竹葉石膏湯。若因氣虛導致,應以補中益氣湯為主;若因陰虧所致,宜用六味地黃丸並加大人參用量。

【注釋】疾病初愈之後,人體的臟腑、氣血都處於相對不足的狀態,營衛之氣的運行尚未通暢,腸胃功能也還沒有恢複到和諧狀態。在這個階段,隻適宜食用白粥等清淡食物,讓身體得到安靜調養。如果在此時進食過多,由於病後胃氣虛弱,難以消化過多食物,就會再次出現煩熱症狀,這種情況叫做“食複”。要是過度勞累,比如進行體力勞動或腦力操勞過度,也會重新引發發熱煩躁,這稱為“勞複”。對於勞複的情況,適宜用枳實梔子豉湯來發汗解表,使邪熱從表而解。若是食複,就需要在枳實梔子豉湯的基礎上加用大黃,通過攻下之法,使積滯在腸胃的宿食與邪熱從下排出。當通過脈象判斷病情時,如果脈象浮,提示病邪在表,那麼就使用枳實梔子豉湯,通過發汗的方式解除表邪。若脈象沉,意味著病邪在裡,此時宜用枳實梔子豉加大黃湯,通過攻下裡實的方法來解除病症。如果既沒有表證也沒有裡證,適宜用小柴胡湯來和解少陽,調節人體的氣機,使邪氣得以化解。若患者出現口燥咽乾、心煩口渴並且喜歡嘔吐的症狀,表明熱邪傷津,胃氣上逆,此時宜用竹葉石膏湯來清熱生津、和胃降逆。要是因為內傷導致氣虛而出現勞複的情況,應當以補中益氣湯為主方進行治療,通過補益中氣,恢複人體正氣,使病情好轉。如果是因為房勞等原因導致陰虧,適宜用六味生乾地黃湯即六味地黃丸),若患者同時伴有氣少的症狀,要加倍使用人參,增強補氣養陰的功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房勞複陰陽易

房勞複與陰陽易,這兩種病症情有所不同,但症狀相似。疾病初愈後行房事,自身病情複發,這是房勞複;病愈者將病傳染給未患病的性伴侶,稱為陰陽易。無論男女,都以燒褌散為主治療。症狀表現為少腹拘急疼痛,牽引至陰部,身體沉重,氣息微弱,頭目眩暈,四肢拘攣,熱氣上衝於胸。

【注釋】在男女疾病剛剛痊愈後就進行房事,從而導致自身疾病複發,這種情況叫做房勞複。而男女疾病初愈後進行房事,患病的男方將病傳染給原本未患病的女方,或者患病的女方將病傳染給原本未患病的男方,這種情況叫做陰陽易,也就是相互傳染、交換病症的意思。患上這種病症的人,治療方法為:男方取女方的內褲襠部,女方取男方的內褲襠部,燒成灰後,用白開水或酒送服,每日三次,病症就可痊愈。少腹部位突然出現拘急疼痛,並牽引到陰部,同時伴有身體沉重、氣息微弱、頭目眩暈、四肢肌肉拘攣,還有熱氣向上衝逆到胸部,這些就是房勞複與陰陽易的典型症狀。

類傷寒五症

停痰、傷食、腳氣、虛煩、內癰

有五種病症類似於傷寒,都有頭疼、發熱、惡風寒的症狀。停痰證,頭項不會強痛,胸滿且氣息不暢,氣上衝至咽喉。傷食證,厭惡食物,身體不痛,心下痞悶,有矢氣、噯氣,且口中泛酸。腳氣症,腳膝、小腿腫痛,或者腳部乾枯,大便乾結難解。虛煩證,僅有微熱,無表證與裡證。內癰證,患者能正常進食,需根據疼痛來判斷,肺癰會有喘咳,胸部牽引作痛,唾痰黏稠且腥臭,甚至吐出膿血;胃癰是胃脘部疼痛,疼痛劇烈,手不能靠近;腸癰表現為少腹腫痛,少腹堅硬,皮膚粗糙如鱗甲狀,腹中拘急,大便次數增多,類似淋病的症狀。

【注釋】有五種類似傷寒的病症,在疾病剛開始發作的時候,症狀都和太陽經表證相似。第一種是停痰症,這類患者隻是胸部脹滿,呼吸不順暢,氣往上衝至咽喉,但頭項部位並不會出現強硬疼痛的症狀,這一點和傷寒有所區彆。第二種是傷食症,患者隻是厭惡食物,身體並沒有疼痛的感覺,心下部位感覺痞悶不舒,經常放屁、噯氣,口中還會泛酸,這和傷寒的症狀不同。第三種是腳氣症,這種病的症狀起始於腳部,腳膝以及兩條小腿會出現腫痛,或者腳部出現乾枯腫痛的情況,這叫做乾腳氣,同時還伴有大便乾結難以排出的症狀,這與傷寒的表現不一樣。第四種是虛煩症,患者僅僅表現為發熱且心煩,既沒有惡寒、頭痛等表證,也沒有腹痛、便秘等裡證,這是它與傷寒的區彆之處。第五種是內癰症,其症狀很像傷寒,但患者飲食如常,隻是身體存在癰痛的部位,這是與傷寒不同的地方。如果患者胸中隱隱作痛,有時氣喘,有時咳嗽,吐出的痰液腥臭且黏稠,這是肺癰。如果胃脘部位疼痛,疼痛劇烈到連手都不能靠近,這是胃癰。要是少腹部位出現嚴重疼痛,大便次數增多,類似淋病的症狀,並且皮膚粗糙得像鱗甲交錯一樣,這是腸癰。

同傷寒十二症

冬溫、寒疫、瘟疫

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清涼,冬天寒冷凜冽,這是四季正常的時令特征。人體被四季正常氣候所傷而患病,都屬於正常病症。如果出現不合時宜的氣候,疫病就會帶來災禍。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由此引發的疾病叫做冬溫病;春天應該溫暖卻反而寒冷,導致的病症就是寒疫。瘟疫是指某一時期氣候不正常,無論老人小孩都會患病,而且相互傳染。治療這些病症,必須了解當年歲氣的太過或不足,六淫邪氣的相互勝複,人的體質強弱,臟腑的寒熱情況,衡量病情輕重,或用汗法,或用攻下之法。

【注釋】冬季患傷寒,春季患傷風,夏季患暑病,秋季患瘧疾,這些都是四季正常時令下的常見疾病。如果春天本該溫暖卻反而寒冷,夏天本該炎熱卻反而涼爽,秋天本該清涼卻反而炎熱,冬天本該寒冷卻反而溫暖,這就是在不應該出現某種氣候的時候出現了該氣候,疫病就會成為災禍。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進而患上傷寒病,這種病叫做冬溫。春天應該溫暖卻反而寒冷,從而患上傷寒病,這種病叫做寒疫。如果某一時期氣候不正常,無論老少都患病,且相互傳染,這種情況叫做瘟疫。大凡治療這類疾病,必須要了解當年歲氣是太過還是不足。歲氣太過,會導致氣候、物候異常;歲氣不足,同樣會使氣候、物候偏離正常狀態。還要知曉六淫邪氣風、寒、暑、濕、燥、火)的相互勝複變化,例如寒邪過盛可能引發濕邪內生,火邪亢盛可能導致燥邪為患等。同時要考慮人的體質強弱,體質強壯者與體質虛弱者對疾病的耐受和反應不同。還要了解臟腑的寒熱情況,比如有的人平素胃寒,有的人常有肺熱。綜合這些因素,衡量病情輕重。病情較輕時,使用劉完素創立的雙解散,該方具有解表清裡的作用,可使在表之邪從汗而解,在裡之熱通過清泄而除。病情嚴重時,則用李杲的二聖救苦丸,依據具體症狀進行恰當治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溫病、熱病

冬季受到寒邪侵襲,到了春天就容易罹患溫病,到夏天會發展為熱病,這是因為在冬季人體陰氣就已提前虧損。溫病、熱病的症狀表現為脈象浮,頭痛,發熱,口渴,不惡寒。患病初期若沒有出汗且伴有表證,可采用劉完素兩解湯的治療方法;若有出汗且內熱旺盛,應儘早選擇清熱或攻下之法,迅速瀉除陽熱以救護陰氣。如果延誤治療,等到出現昏迷、發狂等各種熱症,那就來不及了。若沒有明顯的表證與裡證,應當依據六經辨證,酌情靈活治療,自然能夠取得良好效果。

【注釋】經典醫籍上說:冬季受到寒邪侵犯,到春天必然會引發溫病,到夏天則會演變成熱病。這裡所說的熱病,都屬於傷寒一類的疾病。“冬傷於寒”,指的是冬季人體受到當令的輕微寒邪侵襲,但當時並未立即發病。“早虧陰”,是指那些在冬季不能藏養腎精的人,或者勞作辛苦之人,出汗後,體表和體內失去了固密的狀態,在冬季就已經損傷了腎臟的陰氣,使得陽熱之邪獨盛,所以到了春天,一旦感受到輕微的外邪,就會引發體內鬱熱,形成熾熱難遏的態勢。因此患病後就會出現口渴且不惡寒的症狀。疾病初期,如果沒有出汗並且有表證,可參照劉完素兩解湯的治法。劉完素的兩解湯通常具有解表清裡的功效,能夠使表邪從汗而解,裡熱得以清泄。若患者有汗且體內熱邪強盛,此時應根據具體情況,或者采用清熱之法,以清除體內熱邪;或者采用攻下之法,蕩滌實熱,目的是儘快瀉除過盛的陽熱,從而救護被耗損的陰氣。如果拖延治療,錯過時機,等到出現昏迷、發狂等各種熱症,此時再進行治療就難以奏效了。“無症”,指的是既沒有惡寒、發熱、頭痛等表症,也沒有腹痛、便秘等裡症。這種情況下,應當依據六經辨證的理論,仔細斟酌病情變化,靈活運用合適的治療方法,如此自然能夠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你入職殯儀館,你把媳婦帶來了 墨總,你的白月光回來了 長安日記 靈泉雙璧:異世同輝 修仙從冰山聖女開始模擬 古龍群俠:從滿級嫁衣神功開始 鳳臨異世將軍的刁蠻王妃 請說服我體內的怪物 盜墓:我是九門第十門 猴神記外傳之冥魂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