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心法要訣1-8_【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_线上阅读小说网 

雜病心法要訣1-8(2 / 2)

珀珠散

溺血諸藥而不效,塊血竅滯莖急疼,珀珠六一朱砂共,引煎一兩整木通。

【注釋】溺血這一病症,屬於精竅病變,多因強忍精液不泄、強行提氣交合,或老年過度節製性欲所致。服用各種藥物無效者,若所溺之血成塊、竅道滯塞不通、莖中急劇疼痛幾乎欲死,可用珀珠散,每日服三次,每次三錢,用整木通需去掉粗皮、選黃色者)煎湯調服。藥方為琥珀末一錢、珍珠末五分、朱砂末五分、飛滑石六錢、甘草末一錢,混合均勻,分為三服。若患者大便燥結不通,用八正散加牛膝、鬱金攻下。有熱象且小便澀痛,用導赤散加牛膝、鬱金清熱。通利後仍需服用此藥,自會有奇效。

槐花散

便血內熱傷陰絡,風合腸風濕臟瘍,槐花側枳連炒穗,風加秦防濕楝蒼。

【注釋】便血有兩種證型,即腸風、臟毒。

其根本病因均為熱邪損傷陰絡,熱邪與風邪相合為腸風,下血多清稀;熱邪與濕邪相合為臟毒,下血多渾濁。均適宜用槐花散,即炒槐花、炒側柏葉、醋炒枳殼、川黃連、炒荊芥穗,研為細末,用烏梅湯調服。腸風證,加秦艽、防風;臟毒證,加炒苦楝、炒蒼術。若出現腫脹劇痛、大便不通,當按臟毒未潰的瘡瘍治療,而非臟毒下血之病。

升陽去濕和血湯

便血日久涼不應,升補升芪蒼桂秦,歸芍丹陳二地草,熱加萸連虛人參。

【注釋】便血時日已久,服用涼性藥物無效,適宜升提補益,可用升陽去濕和血湯。藥方為升麻、黃芪、蒼術、肉桂、秦艽、當歸、白芍、丹皮、陳皮、生地、熟地、生甘草、炙甘草。如有熱象,可稍加入吳茱萸、炒川連。若屬虛證,加人參即可。

消渴總括

試觀老年人多有夜間尿頻的情況,不可全信消渴病三消)皆屬燥熱。若飲水多而小便量少、渾濁色赤,多屬熱證;若飲水少而小便量多、色清稀白,多屬寒證。

【注釋】消渴病中,上消病位在肺,表現為飲水多而小便正常;中消病位在胃,表現為飲水多而小便短赤;下消病位在腎,表現為飲水多而小便渾濁,三者皆屬燥熱病症。但如老年人喜好飲茶者夜間多尿,可知消渴亦有寒證。飲水多而小便少、渾濁色赤,是熱盛耗傷津液致尿液渾濁;飲水少而小便多、清稀色白,是陽虛火衰不能化氣行水。

消渴生死

三消消渴病)患者如果大便乾硬但還能進食,脈象洪大有力,這種情況還可以治療。如果不能進食,舌頭顏色發白、舌苔滑膩,病情久了會轉變為水腫或泄瀉;如果體內熱邪重,舌頭顏色發紫、乾燥,病情久了會引發癰疽。

【注釋】三消的表現是喝水多但吃不下東西。如果能進食、大便乾硬,脈象洪大有力,屬於胃實熱證,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還有治愈的可能。如果不能進食,體內濕邪重舌色白、苔滑膩),病情拖延會發展為水腫或泄瀉。如果體內熱邪重舌色紫、苔乾燥),病情久了會並發癰疽危及生命。

消渴治法

竹葉黃芪湯

大便乾硬、能進食且脈象洪大有力,可斟酌選用調胃承氣湯或梔子金花湯。不能進食、口渴並泄瀉,用七味白術散。不能進食、口渴但不泄瀉,用竹葉黃芪湯黃芪、黃芩配四物湯,加竹葉、石膏,減去粳米、生薑)。氣虛胃熱盛,用人參白虎湯。飲一溲二喝得多尿得多),用腎氣湯。

【注釋】調胃,指的是調胃承氣湯。金花,指的是梔子金花湯。這兩個方劑都記載在傷寒門中,可根據病情斟酌選用。不能進食且口渴,已屬胃虛,若兼見泄瀉,則為胃虛無熱,故用七味白術散,該方記載在虛損門中。若不能進食、口渴但不泄瀉,表明雖虛但仍有燥熱,宜用竹葉黃芪湯,方藥組成是黃芪、黃芩、當歸、川芎、白芍、生地、竹葉、石膏、人參、炙草、麥冬、半夏。若氣虛且胃熱盛,宜用人參白虎湯。若下焦虛寒,出現飲一溲二喝得多尿得多)的情況,宜用腎氣湯。

神之名義

形體中最為精粹的地方叫做心,心中蘊含的良善本性源於自然本真。自然本真的一氣是精神的根源,精作為本體,神作為功用。

【注釋】動物和植物一旦有了自身的形體,那麼形體中最為精妙純粹的部位,就稱之為心。動物的心,形狀如同下垂的蓮花,其中蘊含著上天賦予的,空靈且不蒙昧的靈性。植物的心,就是其中心的幼芽,其中蘊含著上天賦予的,生生不息的生機。如果這個形體沒有這顆心,那麼形體就失去了主宰,良善的本性和生機也就無所依托。如果這顆心沒有良善的本性與生機,那麼心就沒有施展的地方,不過是一團死肉,或是乾枯草木的芽而已。人雖然是動物中尊貴的存在,但其中蘊含的良善本性與所有動物相同,都源自自然本真。自然本真的元氣,分開來說就是精、氣、神。所以說,以精為本體,以神為功用;合起來說,它們渾然一體為一氣,所以說,自然本真的一氣,是精神的根源。

神之變化

神是由精氣精妙結合而產生的。隨著神往來的,是屬陽而靈動的魂;與精一同出入的,是屬陰而靈動的魄。意是指心產生的機變,處於萌動但還未成形的狀態。意所專注的對象就稱為誌。誌發生的變動就叫做思。憑借思來謀劃長遠的事情就是慮。運用慮來處理事物,智慧便由此產生。

【注釋】魂,是陽的靈動體現,伴隨神往來;魄,是陰的靈動體現,與精一同出入。大概精神活動的樞機既不脫離精氣,也不與精氣混雜,所以說是精妙結合而產生的。因此,從神的角度來說,神超越於精氣之外;從精氣的角度來說,神又寄寓在精氣之中。意,是心神活動的樞機,指的是萌動但還未形成具體形態的狀態。誌,是意所專注的方麵。思,是誌的變動。慮,指的是憑借思來謀劃長遠。智,指的是運用慮來處理事物。這些都是識神變化的功用。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凡人修仙:藥園學徒?我有靈植空間! 暗戀,是膽小鬼的最強言靈 完美之城 清北畢業,你讓我回村當書記? 擺爛公主:奪嫡?彆鬨!我起不來 八零嬌女帶娃隨軍,冷麵硬漢哄不停 斷絕關係?我轉身科舉成狀元! 第二次化石戰爭 繼兄寵我掌心嬌,親哥紅眼悔斷腸 萬道龍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