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湯
四七七氣鬱生痰,梅核吐咯結喉間,調和諸氣平和劑,半苓厚樸紫蘇煎,快氣橘草香附入,婦人氣病效如仙,惡阻更加芎歸芍,氣痰濁帶送白丸。
【注釋】四七湯,用於治療因七情過度,引發七氣病症,進而氣鬱產生痰液。這種痰液如同棉絮薄膜,凝結在喉嚨部位,感覺咯不出來,又咽不下去,此病症名為梅核氣。若長時間不治愈,病情會發展變化為噎膈,出現上吐涎沫,下則二便秘結的症狀。適合使用四七湯這種藥性平和的方劑進行治療,其藥物組成是半夏、茯苓、厚樸、紫蘇葉。如果胸腹部感覺氣不舒暢,可加橘皮、甘草、香附,該方也能治療婦人的各類氣病。婦人懷孕後喜歡嘔吐,這種情況稱為惡阻,此時可在原方基礎上再加川芎、當歸、白芍。如果婦人身體肥胖、膚色白皙,多因痰氣鬱結,出現白濁、帶下等病症,也可以用四七湯送服青州白丸子。
鎮心丹妙香散
驚實鎮心朱齒血,驚虛妙香木麝香,山藥茯神參芪草,朱砂桔梗遠苓菖。
【注釋】因心氣實證而導致受驚的患者,適宜使用鎮心丹。鎮心丹的製法是將朱砂、龍齒研成粉末,二者用量相等,再用豬心血製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丸,用麥冬湯送服。因心氣虛證而導致受驚的患者,適宜使用妙香散並加入菖蒲。妙香散加菖蒲後的藥物組成包括木香、麝香、山藥、茯神、人參、黃芪、炙甘草、朱砂、桔梗、遠誌、茯苓以及石菖蒲。
遺精總括
沒有做夢卻發生遺精現象,這是由於心腎虛弱。在做夢之後才出現遺精,表明體內相火過旺。過度縱欲會導致精液易於滑泄,人體清氣下陷也會引發此類狀況。長期沒有性生活的人,精液充盈會出現溢瀉,而長期飲用醇酒、食用厚味食物,也會因體內火熱強盛而損傷身體,致使遺精。
【注釋】沒有做夢卻出現遺精的情況,即並非因內心有所感而自行遺精,這是心腎虛弱,不能固攝所致。做夢之後才遺精,即因內心有所感,相火煽動從而迫使精液外泄,這是君火與相火過旺,導致不能固攝。另外,縱欲過度的人,日常習慣出現精液滑泄;清氣不足,氣陷不能固攝;長期獨居、沒有性生活的人,精液過盛而溢出;常飲酒且飲食肥厚味重,導致火邪強盛而不能固攝,這些情況都會引發遺精病症。
龍骨遠誌丸坎離既濟湯封髓丹
心腎虛弱朱遠誌,龍骨神苓菖蒲參,久曠火旺地知柏,胃虛柏草縮砂仁。
【注釋】龍骨遠誌丸,用於治療心腎虛弱,出現無夢遺精症狀的患者。其藥物組成包括龍骨、朱砂、遠誌、茯神、茯苓、石菖蒲和人參。坎離既濟湯,主治做夢後遺精,體內火邪強盛且長期獨居的人群。該方由生地、黃柏、知母組成。若患者脾胃虛弱,進食量少且大便稀軟,那麼就不適合使用生地、知母、黃柏,因為擔心這些藥物苦寒的特性會損傷脾胃,所以此時適宜用封髓丹,其藥物組成是黃柏、甘草、縮砂仁。
補精丸
精出不止陽不痿,強中過補過淫成,久出血痛形羸死,或發消渴或發癰,陽盛坎離加龍骨,實熱解毒大黃攻,調補骨脂韭山藥,磁石蓯蓉參鹿茸。
【注釋】精液自行流出不能停止,陰莖堅挺不能痿軟,這種病症稱為“強中”。此病多因過量服用房術類補藥,或貪圖淫欲、房事過度所致。若不及時治療,日久則精液耗竭,陽強之勢不得緩解,進而迫血妄行導致出血,疼痛不止,最終形體消瘦衰竭而死。即使暫時不危及生命,也必然會引發消渴病或癰疽等重大病症。對於陽盛陰虛者,適宜用大坎離既濟湯加生龍骨,以清熱養陰、補益精氣;對於形體壯實、裡熱亢盛者,適宜用黃連解毒湯加大黃,先攻逐體內實熱;待病後熱邪消退,調理時宜用補精丸,其藥物組成包括補骨脂、韭子、山藥、磁石、肉蓯蓉、人參、鹿茸。
濁帶總括
濁病的特點是從精竅排出穢物,而排尿正常。排出的穢物如同膿液,陰部內側伴有疼痛。如果穢物顏色發紅,多因體內有熱,精液枯竭而來不及轉化;若顏色發白,則多由寒濕或濕熱導致敗精形成。
【注釋】穢物顏色發紅大多是因為體內有熱,但也存在濁帶症狀持續較長時間,致使精竭陽虛,精液來不及轉化為白色,從而發紅,這種情況屬於寒證。穢物顏色發白大多是因為寒,但也有因敗精在濕熱環境中腐化,變白而屬於熱證的情況。所以,不能一概而論地依據顏色赤白來判斷寒熱。
清心蓮子飲萆薢分清飲珍珠粉丸
濁熱清心蓮子飲,寒萆菖烏益草苓,濕熱珍珠炒薑柏,滑黛神曲椿蛤同。
【注釋】赤濁尿液或分泌物呈現赤色渾濁)、帶下女性陰道流出的異常分泌物)等病症,如果屬於熱證,適宜使用清心蓮子飲,該方在“淋證”相關內容中有記載。白濁尿液或分泌物呈現白色渾濁)、帶下等病症,若屬於寒證,適宜使用萆薢分清飲,其藥物組成是萆薢、菖蒲、烏藥、益智仁、甘草、茯苓。赤白濁赤濁與白濁症狀兼而有之)、帶下等病症,若屬於濕熱證,適宜使用珍珠粉丸,其藥物組成是炒黑薑、炒黃柏、滑石、青黛、炒神曲、炒椿皮、蛤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黑錫丹
黑錫上盛下虛冷,精竭陽虛火上攻,上壅頭痛痰氣逆,下漏濁帶白淫精,骨脂茴香葫蘆巴,肉蔻桂附木金櫻,沉香陽起巴戟肉,硫鉛法結要研明。
【注釋】赤白帶下女性陰道流出夾雜赤色與白色的異常分泌物)若屬於虛寒病症,以及因虛陽向上攻衝,導致頭痛、氣喘咳嗽、痰涎壅盛、氣機上逆等情況,都適宜使用黑錫丹。黑錫丹的藥物組成包括補骨脂、小茴香、葫蘆巴、肉豆蔻、附子、肉桂、木香、金櫻子、沉香、陽起石、巴戟天、硫黃、黑鉛。
痰飲總括
陰氣旺盛形成飲,陽氣旺盛產生痰。濃稠渾濁的是熱痰,泡沫清稀的是寒痰。燥痰量少且粘連,難以咳出;濕痰量多容易咳出;風痰會引發抽搐眩暈。胸膈滿悶、嘔吐的是伏飲;氣喘咳嗽、麵部浮腫、難以平臥的是支飲。飲邪流注到四肢,會出現身體疼痛,這叫溢飲;咳嗽牽引脅部疼痛,稱為懸飲。素來痰飲旺盛如今突然消瘦,腸道間有水液漉漉作響,這是狹義痰飲。飲邪停留在肺胸,會氣喘短促、口渴;停留在心下,會出現心悸、背心發冷。
【注釋】飲的質地清稀,所以屬陰盛;痰的質地濃稠渾濁,所以屬陽盛。濃稠渾濁的痰,屬於熱痰,與心有關。泡沫清稀的痰,屬於寒痰,與腎有關。痰量少且粘連難以咳出,是燥痰,與肺有關。痰量多且容易咳出,是濕痰,與脾有關。抽搐眩暈,是風痰,與肝有關。胸膈之上痰滿,嘔吐痰涎,這是飲邪停留在膈間,叫做伏飲。氣喘咳嗽、麵部浮腫不能平臥,這是飲邪停留在肺,叫做支飲。
飲邪流竄到四肢,會使得身體沉重且疼痛,這種飲邪在體內流動留滯於四肢的情況,被稱作溢飲。咳嗽時牽引脅部產生疼痛,這是飲邪留聚在脅下,叫做懸飲。向來身體肥胖壯實如今卻變得消瘦,並且能聽到漉漉的聲響,就像水在腸間流動,這是飲邪留積在腸胃,名為痰飲。大凡飲邪留滯在胸肺部位,就會出現氣喘、胸滿、呼吸短促以及口渴的症狀。要是飲邪留滯在膈下,就會有心下悸動,或者背心感覺寒冷的現象。
二陳湯燥痰湯
諸痰橘半茯苓草,惟有燥者不相當,風加南星白附子,熱加芩連寒桂薑,氣合四七鬱香附,虛入參術濕入蒼;燥芩旋海天冬橘,風消枳桔貝蔞霜。
【注釋】這裡所說的“諸痰”,指的是各種類型的痰證,一般都適宜用二陳湯來治療。二陳湯的藥物組成是橘紅、半夏、茯苓、甘草。由於方中含有茯苓和半夏,其藥性過於滲濕乾燥,所以對於燥痰並不適用。依據二陳湯原方,若是風痰證,可加南星、白附子;熱痰證,加黃芩、黃連;寒痰證,加乾薑、肉桂;氣痰證,加厚樸、蘇葉,這樣就與四七湯合方了;若是因為氣鬱而生痰,加香附;若是氣虛且有痰,加人參、白術,這就成了六君子湯;濕痰證,加蒼術。而燥痰證適宜用燥痰湯,其藥物組成包括枯黃芩、旋覆花、海石、天冬、橘紅、風化芒硝、枳殼、桔梗、貝母、瓜蔞霜。
茯苓指迷丸
茯苓風消枳殼半,痰飲平劑指迷丸,寒實瓜蒂透羅治,熱實大陷小胃丹。
【注釋】指迷丸,是治療各種痰飲病症的平和方劑,其藥物組成為茯苓、風化芒硝、枳殼、半夏。對於寒實證型的痰飲,可使用瓜蒂散以催吐之法治療,或者用透羅丹以瀉下之法治療。而對於熱實證型的痰飲,若病在膈上,宜用大陷胸湯或大陷胸丸;若病在三焦部位,則用小胃丹進行攻逐治療。
半夏茯苓湯加丁香湯越婢加術湯
流飲控涎苓桂治,伏飲神佑半苓丁,支飲葶藶懸十棗,溢飲越術小青龍。
【注釋】留飲,指的是各種飲邪留滯在人體上下、內外各處的病症。對於實證的留飲,使用控涎丹來攻逐飲邪;對於虛證的留飲,則用苓桂術甘湯來溫化飲邪。伏飲若為實症,使用神佑丸治療;若為虛證,采用半夏三錢、茯苓二錢、丁香一錢、生薑三錢,煎服來治療,這就是在半夏茯苓湯的基礎上加了丁香。支飲病症,用葶藶大棗湯治療。懸飲病症,用十棗湯治療。溢飲若伴有熱象,用越婢加術湯治療,其藥物組成是在麻黃、石膏、甘草、生薑、大棗的基礎上加上蒼術;若伴有寒象,則用小青龍湯治療。
咳嗽總括
發出聲音沒有痰液稱為咳,有痰液而無聲音稱為嗽,聲音與痰液都有則稱為咳嗽。雖說五臟六腑的病變都能導致咳嗽,但關鍵在於病邪聚集於胃,並與肺密切相關。胃內濁氣產生、脾臟濕氣重,是產生痰液引發嗽的根本;肺失去清肅功能,是導致咳的原因。咳嗽可由風寒、火邪鬱積、燥邪、痰飲,以及體內積熱、虛寒,久病勞損等因素引發。
【注釋】發出聲音沒有痰液稱為咳,有痰液而無聲音稱為嗽,聲音與痰液都有則稱為咳嗽。《內經》雖說五臟六腑的病變都能使人咳嗽,但關鍵要點在於病邪彙聚於胃,並與肺密切相關。因為胃內濁氣產生,那麼胃所遊溢輸送的精氣,以及脾臟因濕邪輸送到肺的津液都無法保持清潤純淨,水穀精微變得渾濁,難以向四方布散,這是產生痰液的根本,是引發嗽的根源。肺位於胸中,主司氣機且功能清肅。或是受到風寒等外邪侵襲,或是痰熱在體內乾擾肺的清肅功能,導致肺失去正常的下降氣機的功能,進而因氣上逆而引發咳嗽。“久勞成”指久病咳嗽不止,損傷肺氣形成勞嗽之症。
參蘇飲芎蘇飲香蘇飲茯苓補心湯
參蘇感冒邪傷肺,熱寒咳嗽嚏痰涎,氣虛用參實減去,二陳枳桔葛蘇前,頭痛加芎喘加杏,芩因熱入麻乾寒,虛勞胎產有是證,補心四物量抽添。
【注釋】參蘇飲,用於治療因感冒風寒而損傷肺臟,出現咳嗽、打噴嚏、吐出痰涎,伴有發熱、怕冷等症狀。其藥物組成為人參、蘇葉、橘紅、半夏、茯苓、甘草、枳殼、桔梗、前胡、葛根。如果患者形體虛弱、正氣不足,就一定要使用人參;若患者形體壯實、正氣強盛,那麼可以減去人參。倘若患者有頭痛症狀,依據原方去掉人參,把前胡換成柴胡並加入川芎,這個方劑名為芎蘇飲。要是患者氣喘咳嗽,依據原方去掉人參並加入杏仁,此方劑叫做杏蘇飲。如果患者體內有熱,就加入黃芩;若體內有寒,則加入麻黃、乾薑。
喜歡【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請大家收藏:()【醫宗金鑒】清代醫術指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