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喘症治
二味參蘇飲
產後氣喘是危險的症狀。若因失血過多,血液暴脫,氣隨血散,需用參附湯煎服。要是敗血上攻,致使麵色紫黑,用二味參蘇飲配合奪命散,可使病情痊愈。
【注釋】產後出現氣喘,這是極其危險的病症。如果是因為分娩時失血過多,營血突然枯竭,衛氣失去依附,孤陽向上飛越,此時應當迅速補充陽氣,使用人參、附子煎成湯劑,不定時飲用。若是由於惡露排泄不暢,敗血向上攻衝於肺而引發氣喘,產婦麵色必定紫黑,適宜用奪命散促使瘀血下行,瘀血去除後氣喘自然會平定。對於體質虛弱的產婦,可使用二味參蘇飲,即把一兩人參研成粉末,用二兩蘇木煎成的湯衝服。
浮腫症治
枳術湯、小調中湯
產後水腫分為氣腫、水腫和血腫。氣腫表現為身體輕浮、脹滿;水腫伴有喘咳、小便短澀;血腫則皮膚像熟透的李子。氣腫用枳術湯最有效,水腫宜用茯苓導水湯利水,血腫可用調中湯當歸、白芍、白術、茯苓、陳皮煎湯)衝服小調經散當歸、赤芍、琥珀、麝香、細辛、肉桂、沒藥),以理氣調血,使瘀血運行。
【注釋】產後出現浮腫,是因為敗血乘虛流入經絡,血化為水,從而導致浮腫。然而,其中存在氣腫和水腫的區彆,不能不加以辨彆。如果是身體輕虛浮腫,同時心胸部位脹滿,這是因為平素就有水飲積聚所引發,叫做氣分病,適宜使用枳術湯,即取枳實、白術煎湯服用;若出現喘咳且小便不利的症狀,那就是水腫,適宜用茯苓導水湯通利小便;要是皮膚如同熟透的李子,或者全身出現青腫,這便是血分病,適宜用小調中湯進行治療。小調中湯的做法是用當歸、白芍藥、白術、茯苓、陳皮煎湯,衝服小調經散,小調經散由當歸、赤芍、琥珀、麝香、細辛、肉桂心、沒藥組成,以此理氣調暢營血,讓瘀血得以運行。
茯苓導水湯的方劑見三卷。)
發熱總括
產後發熱原因多樣,有因內傷飲食,有因外感風寒,還有因瘀血內阻、血虛體弱、過度勞力,甚至產後三日蒸乳也會發熱。若因陰虛血脫致陽氣外散而發熱,需仔細斟酌采用攻、補、溫、涼何種治法。
【注釋】產後出現發熱的原因,並非隻有一種。比如飲食過量,出現胸滿、嘔吐、厭惡食物的情況,這是傷食導致的發熱;若是產後過早起身勞作,又感受了風寒,這屬於外感引起的發熱;要是惡露排不乾淨,瘀血停留在體內,就是瘀血造成的發熱;如果生產時失血過多,導致陰血不足,便會出現血虛發熱。此外,也有因為生產時用力過度,身體勞乏而發熱的,以及產後第三天因蒸乳而發熱的情況。應當詳細分辨是實證還是虛證,依據具體情況,或是采用攻下之法,或是運用補養之法,或是用寒涼藥物進行正治,或是用溫熱藥物進行反治,關鍵在於臨證時要仔細研究參考各種症狀表現。
發熱症治
加味四物湯加味異功散生化湯
產後發熱大多源於陰血受損,一般治法是用四物湯加炮薑。若伴有頭疼、惡寒的外感發熱,可用四物湯加柴胡、蔥白。若出現嘔吐、腹脹悶,是傷食兼傷氣,用異功散加山楂、神曲、厚樸、生薑;若因脾虛不化食而發熱,用六君子湯。若因瘀血發熱且伴有腹痛,用生化湯,其由當歸、川芎、丹參、桃仁、紅花、炮乾薑組成。
【注釋】產後發熱,多數是因為生產時陰血突然大量受損,使得陽氣失去依附,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使用四物湯加上炮薑,通過滋養陰血來引導陽氣歸附,這是常規治法。如果發熱同時伴有頭疼、怕冷的症狀,屬於外感發熱,但不能按照傷寒病來治療,隻適宜用四物湯加上柴胡、蔥白服用。要是出現嘔吐、腹部脹滿悶痛的情況,屬於傷食;若同時伴有身體倦怠、氣息乏力,就屬於傷氣,適宜用異功散,再添加山楂、神曲、厚樸、生薑來治療。若因脾胃虛弱,不能運化食物而導致停食發熱,適宜用六君子湯。若因瘀血內阻導致發熱,必定會同時伴有腹痛症狀,適宜用生化湯,其藥物組成是當歸、川芎、丹參、桃仁、紅花、薑炭。
因生產用力勞乏致發熱,用十全大補湯;氣血兩虛致發熱,用八珍湯;因失血過多,血脫而出現煩躁、乾渴、麵赤發熱,用當歸補血湯有效。若因陰血突然暴脫,孤陽無依附而外越導致發熱,要趕緊服用參附湯。
【注釋】產後因生產過程中用力過度,身體勞乏而發熱的,適宜用十全大補湯;若因氣血兩方麵都虛弱而發熱,用八珍湯;若生產時失血過多,因血脫而出現煩躁不安、口乾口渴、麵部發紅發熱的,適宜用當歸補血湯。倘若陰血突然大量脫失,孤陽沒有依附而向外浮越導致發熱,要立刻服用參附湯。如果延誤治療,必定會出現大量出汗、氣喘急促的症狀,這表明陽氣即將消亡,此時即便用藥,也必然無法挽救生命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十全大補湯、八珍湯、當歸補血湯的方劑都在首卷。六君子湯、異功散、四物湯的方劑也都在首卷。)
寒熱總括
寒熱交替往來不斷更換,一會兒冷一會兒熱,冷與熱無規律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按時發作,高熱的同時又怕冷。
【注釋】產後出現的寒熱症狀,名稱既然不同,它們對應的症狀表現也不一樣,應當首先明確加以辨彆。比如說“寒熱往來”,指的是寒消退後熱到來,熱消退後寒又到來,如此依次交替更換。“乍寒乍熱”,意思是有時寒冷有時發熱,寒熱發作沒有固定的時間。“寒熱似瘧”,說的是要麼先出現寒症然後出現熱症,要麼先出現熱症然後出現寒症,順序固定不變,到了特定時間才開始發作。“壯熱憎寒”,指的是身體已經處於高熱狀態,卻又時不時地怕冷。
寒熱往來是因為陰陽阻隔,時熱時寒是由於營衛失調,寒熱似瘧是瘀血與飲食停滯共同導致,壯熱憎寒則要從伴有表證來推斷病因。
【注釋】產後女性氣血虛弱受損,陰陽不協調,就會出現寒熱往來的症狀;陰陽相互乾擾,營衛不能正常調和,就會出現時而寒冷時而發熱的情況;產後敗血沒有消散,同時飲食積滯在體內,就會出現類似瘧疾發作般的寒熱症狀;產後出汗後又遭遇風邪侵襲,就會出現高熱且怕冷的症狀。體內有各種病症,自然會在體表顯現出來,將這些症狀辨彆清楚之後,再進行治療,病症就沒有不能痊愈的。
寒熱症治
產後寒熱往來,若因陰陽阻隔,宜用柴胡四物各半湯;若是營衛不和導致乍寒乍熱,可使用由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甘草、乾薑組成的方劑。寒熱似瘧,若是瘀血兼夾飲食停滯所致,用生化湯加柴胡、山楂、神曲效果良好;若出現憎寒壯熱,宜用更生散,其由當歸、熟地、川芎、人參、荊穗、乾薑組成。
【注釋】產後若陰陽不協調,出現寒熱往來的症狀,適宜服用柴胡四物湯。若是營衛不調和,出現時而寒時而熱的情況,就使用增損四物湯,這個方劑的藥物組成是當歸、白芍、川芎、人參、甘草、乾薑。若因瘀血停滯同時伴有飲食積滯,出現類似瘧疾發作般的寒熱症狀,用生化湯加上柴胡、山楂、神曲。若產後感受風寒之邪,出現怕冷且高熱的症狀,適宜用更生散,該方由當歸、熟地、川芎、人參、荊芥穗、乾薑組成。
柴胡四物湯的方劑在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