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後癰毒
痘疹餘毒未清就會產生痘毒。病情輕的會引發瘡癤,嚴重的會形成癰腫。內服解毒湯一般都可行,外敷紅玉膏也有療效。
【注釋】但凡痘疹之後殘留餘毒,都是因為在灌漿階段,毒氣過於強盛,未能完全化解,殘留於經絡之中,聚集而無法消散。程度輕的會發展為瘡癤,嚴重的就會變成癰腫。這些瘡癤、癰腫可能出現在肌肉薄弱之處,也可能出現在關節活動的部位。無論是否已經破潰,都用解毒內托湯主治,同時外用紅玉膏攤開貼在患處。
解毒內托湯
生黃芪荊芥防風連翹去心)當歸赤芍藥金銀花甘草節木通
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解毒內托湯最靈,黃芪荊芥共防風,連翹當歸赤芍藥,銀花甘草與木通。
紅玉膏
紫草一兩)紅花一兩)當歸二兩)黃蠟三兩)
取半斤香油,先把相關藥物放入油中炸至焦枯,撈出藥渣,之後加入黃蠟並攪拌均勻,待其冷卻後,攤開貼在患處。
目
眼病大多由風熱導致,痘毒鬱積生火,向上攻衝眼睛。眼睛出現赤腫、澀痛症狀,用洗肝散;若有翳膜遮蔽眼睛,用龍膽湯。
【注釋】眼病通常多是由風熱引發。痘疹蘊含強烈的熱毒,從體內透達體表,若氣血虛弱就無法將毒邪驅趕外出,毒火鬱積向上攻衝,眼睛就會發病。如果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眼內有異物感、澀痛且流淚,眼睛無法睜開的情況,用洗肝散主治。若有翳膜遮蔽眼睛,眼睛有異物感、怕光,就用加味龍膽湯主治。
洗肝散
羌活歸尾防風山梔仁穀精草薄荷生甘草川芎
把藥物加水煎熬,在飯後服用。
【方歌】洗肝散治目痛疼,羌活歸尾及防風,山梔仁同穀精草,薄荷甘草配川芎。
龍膽湯
防風木賊草密蒙花蟬蛻蔓荊子龍膽草菊花黃連白芷蒺藜
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翳遮龍膽湯堪誇,防風木賊密蒙花,蟬蛻蔓荊龍膽菊,黃連白芷蒺藜佳。
唇
脾經的脈絡環繞在唇口部位,所以出痘疹自始至終,唇口保持潤澤紅潤是很重要的。一旦唇口出現紫、裂、焦黑等情況,必須立刻治療,可選用葛根湯和解毒湯。
【注釋】脾經的脈絡環繞在唇口周圍,因此《內經》說:六腑的榮華表現在口唇。隻有津液充足、氣血調和順暢,唇口才能保持紅潤,所以出痘疹過程中始終以唇口紅潤為好。否則,一旦受到毒火製約,毒邪就會侵入體內,熱邪在體表熾盛,不但唇口不能保持紅潤,甚至會出現唇口發紅、發紫或者乾裂的情況,這些都必須及時治療。初期適宜用加味升麻葛根湯,起脹之後,就用黃連解毒湯治療。
加味升麻葛根湯
赤芍梔子藿香升麻葛根生甘草防風石膏
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加味升麻葛根湯,赤芍梔子與藿香,升麻葛根生甘草,防風石膏共煎嘗。
黃連解毒湯方劑見“結痂落痂”相關內容)。
痘後牙疳
痘疹之後出現牙疳,是毒熱攻衝所致,常有口臭、牙齦腫脹且多伴有疼痛。內服清熱涼血飲,外敷中白散,療效顯著。
【注釋】痘疹之後患上牙疳,是因為體內殘餘毒邪沒有清除,向上攻衝牙齒引發。剛開始時,會出現口臭、牙齦腫脹、牙縫出血,並且伴有疼痛;病情嚴重時,牙齦會變黑、腐爛,牙齒脫落,甚至會穿破腮頰,侵蝕透鼻唇,這種情況往往難以救治。一旦發現,必須儘快調治,內服清毒涼血飲,同時外敷人中白散。
清毒涼血飲
知母石膏生地黃連當歸赤芍大黃山梔子丹皮荊芥穗連翹去心)
加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清毒涼血治牙疳,知母石膏生地連,歸芍大黃山梔子,丹皮荊穗連翹煎。
人中白散
人中白煆,二錢)雄黃八分)冰片四分)硼砂青黛兒茶各一錢)
共為細末,搽敷患處。
舌
舌是心之苗竅,與人體五臟六腑相通,毒火一旦侵犯,首先會在舌部顯現症狀。出現舌色赤紫、黑腫以及舒舌、弄舌等情況,總體都要用清熱之法,以犀角湯來平複病症。
【注釋】舌作為心的苗竅,內裡與五臟相通,毒熱發作時,舌最先受到影響,表現出或紅、或紫、或黑、或腫,還有伸舌、動舌等種種不同症狀,這些都是熱邪留滯於心導致的。治療應以清熱為主,使用加味犀角湯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