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澤的事處理完畢,馬德忠這才看向陳、餘二人“相裡金攻下了潼關,你們覺得他的目的是什麼?”
雖然這段時間三人為了幕府大權明爭暗鬥,但對於節鎮的前途,這是他們的共同利益,自然不會在這上麵鬨矛盾。
很快,節度判官陳林就和馬德忠做出了同樣的判斷,認為石敬瑭大獲全勝,相裡金投靠了石敬瑭。
但行軍司馬餘讓卻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雖然如今晉軍勢如破竹,又有契丹大軍相助,但隻要乾坤未定,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我們現在都是揣測,當務之急是派出使者與潼關方麵接觸,先弄清楚情況再論其他。”
片刻之後,餘讓接著說道“不過一切也得早做準備,若真如你們所推斷,相裡金投靠了石敬瑭,如今潼關已失,我等斷然不是石敬瑭的對手,既然連陛下都不敵,那麼我們也得為自己的退路做打算。”
餘讓此話的意思很明顯,馬德忠和陳林對視一眼皆是點了點頭。
……
同州,節度使府
匡國軍節度使安重霸正半躺在自己新納的第十三房小妾懷中,頗為自得的欣賞著歌舞。
前不久,從河中府傳來消息,說是大晉王師已經兵圍洛陽,旦夕可破。
而他早就判斷李叢珂必敗,因此歸降了石敬瑭,如今果然不出他所料。
“哈哈哈,隻要等李叢珂兵敗,陛下占據洛陽,天下就歸晉矣,我亦無憂矣。”安重霸舉著酒杯哈哈大笑。
“明公高瞻遠矚,我等佩服。”兩旁屬下皆是大肆恭維,個個歡喜,大廳之中絲竹管樂之聲不絕,一片其樂融融之景。
就當眾人暢飲之時,有親兵來報“稟節帥,探馬來報,說是從華州方向出現數千騎兵,正向同州方向而來。”
“什麼?”
安重霸一下就酒醒了“怎麼可能,哪來的數千騎兵?打的是什麼旗幟?”
親兵答道“未打旗幟。”
廳內一名下屬不經皺眉道“華州方向?鎮國軍現在能拿出一千騎兵就不錯了,之前我們關中各鎮都被抽調了兵馬北上,大部分都葬送在了團柏穀,現在關中有能力拿出幾千騎兵的隻有鳳翔節度使李從嚴,難道是李從嚴的兵?”
“李從嚴的兵怎麼會從華州來?而且他來同州乾嘛。”有人否決。
“若不是李從嚴的兵?那就隻有一個可能,是從關外來的。”
“關外來的兵?潼關外是虢州還有陝州?莫不是相裡金那老東西出兵了?這是把家底都掏出來了?”
“相裡金沒理由派兵來關中,華州那邊也絕不可能同意,現在有理由派兵進關中還能拿出數千騎兵的勢力隻有兩方,朝廷和晉帝。”
“那朝廷和晉帝派兵來乾什麼?莫非洛陽那邊已經分出勝負了?”
“如果是晉帝派兵前來,說明洛陽那邊已經大勝,如今派兵前來收複關中。”
“但那應該先收華州啊,怎麼直接奔同州來了。就算華州已降,首要目標也該是長安,怎麼也輪不到同州啊,而且節帥已經歸降晉帝,明明隻需一旨詔書即可,為何會派來這麼多兵馬,有點不像啊。”
此話一出,所有臉色都不經一變。
“難不成是朝廷的兵馬?”
“但朝廷怎麼會突然派兵前來洛陽,如今洛陽正在激戰,幾千騎兵已經是一支重要力量,朝廷不可能讓他們輕易離開戰場,除非是晉帝敗了,朝廷才能騰得出手。”
安重霸手下你一言我一語,迅速分析著情況。
但他們和華州那邊一樣,因為信息嚴重不足出現了嚴重的誤判。
安重霸此時完全沒有了享樂的心思,如果石敬瑭真的敗了,那他的下場將會極為不妙。
他當即命令手下一定要弄清楚這支隊伍的來曆,並且派人過河打聽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