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回來了?快宣。”
聽到這個消息,李幼澄臉色一喜,竟然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不過隨即意識到不妥,連忙坐了下來,重新恢複之前端莊的神態。
許安本來回潼關是見相裡金的,但沒想到李幼澄竟然也來了潼關,便趕忙前來拜見。
待行過君臣之禮之後,廳內文武一個個開口都向許安道賀。
轉戰百裡,一日三捷,這個戰績實在耀眼。
雖然戰果上未必有之前擊敗晉軍以及契丹軍那麼輝煌,但勝在說出去更為傳奇。
李幼澄更是笑意吟吟的看著許安,每次當她感到絕望彷徨的時候,許安都能給她帶來希望,不知何時,也許她自己都沒發現,她對許安竟然有了一絲依賴。
許安連忙笑著謙虛了幾句。
就在此時,又有宦官通報,說是相裡金求見。
“快宣。”李幼澄連忙道。
片刻之後,相裡金龍行行虎步的走了進來,雖然年俞七十,但仍然腰杆挺拔,精神矍鑠。
“臣,相裡金拜見監國。”相裡金走上前見禮。
“相太尉免禮,來人,給兩位愛卿賜座。”
很快就有宦官擺了兩把椅子到了廳內。
唐初之時,宰相級高官上朝就可以坐而奏事。
即使後期隨著皇權強化逐漸取消了這種製度,但也有少部分元老重臣能夠繼續獲得殿前賜座的殊遇。
如今李幼澄殿前賜座對朝中重臣以示尊重與拉攏也並不為奇。
許安和相裡金謝過之後就坐到了兩旁。
李幼澄問道“不知太尉此來,是有什麼事嗎?”
相裡金側了側身子,對著李幼澄拱手答道“回殿下,老臣一來是拜見殿下,二來是聽說許將軍返回潼關,特來與其商議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如今同州叛軍動作頻頻,華州方麵態度曖昧,需得早做打算。”
如今朝堂之內,相裡金作為外鎮實力派,許安則是朝堂武將之首(宋審虔養傷),是當今朝廷兩大軍事支柱,如今朝廷若是想要有什麼大的軍事行動都繞不開他們兩人。
許安隨即道“殿下,末將此番回來,也正是為了此事。”
李幼澄點了點頭道“原來二位愛卿想到了一處,正巧今日都在,那就一起議一議吧,不知二位愛卿可有什麼建議。”
相裡金第一個開口道“殿下,如今根據臣所得到的消息,華州、同州之間信使頻頻,華州方麵很有可能已經打算和同州聯手抗拒朝廷大軍,並且還準備拉上商州。平叛之事已經是迫在眉睫,還請殿下允準出兵。”
“他們已經談妥了嗎?”許安眉頭不經一皺,若是讓這三州聯手,確實是個不小的麻煩。
相裡金捋了捋胡子道“暫時還沒有,其中商州那邊對此事似乎興致缺缺,至於華州和同州之間也有分歧,主要是軍事配合方麵無法談妥,而且老夫聽說華州內部也有分歧,並不是人人都想投降叛軍。
所以老夫才主張立即出兵,不能再給他們串聯的時間。”
許安低頭沉思了一會兒,開口道“殿下,臣也主張立即出兵,不過在商州、華州以及同州方麵臣認為需要分彆對待。
其中商州方麵可以派去使者前去,許以高官厚祿暫時將人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