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幼澄不置可否,繼續說道“這第二件事,韓相日前派人傳信回來,信中說李從曮願意歸順大唐,隻是有條件。”
許安眉頭不經一皺“殿下開出的條件已經極為優厚,封岐王,許樞密使之職,還允許由他推薦下一任鳳翔節度使,他還想要怎麼樣。”
李幼澄微微歎了口氣道“韓相信中說,他想要輔政大臣的身份。”
“萬萬不可。”此話一出,許安和相裡金幾乎異口同聲的反對。
以李從曮的實力一旦入朝,要是再有輔政的身份,那幾乎可以撇開李幼澄單乾了,那架空李幼澄也隻是時間問題。
許安作為皇黨一脈自然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發生。
而相裡金也不願意頭上多一個爹,所以兩人在這方麵的意見倒是相當一致。
李幼澄點了點頭開口道“孤也是如此認為,隻是李從曮實力強大,拉攏也好安撫也罷,朝廷不做些讓步是不可能的。”
“那殿下的意思是……?”許安問道。
“孤和朝臣商議,覺得可以授他樞密使之職並兼任同平章事,加侍中銜。”
許安倒是還好,但相裡金此刻的眼神則變的極為複雜。
唐朝如今的政治格局是兩府(樞密院、政事堂)分治。
正所謂樞密統兵、政事治民。
但實際上,因為天下割據,常年戰亂的原因,朝廷一直堅持軍事優先的原則。
因此樞密院因為掌軍權成為“第一府”,而政事堂則逐漸淪為“輔助行政”角色。
而樞密使一旦兼任同平章事,必是首相,相當於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後唐立國以來,曾有兩人擔任過類似的職務,分彆是郭崇韜和安重誨,皆是總攬朝政,權傾天下。
相裡金作為後唐四朝老臣,算上如今的李幼澄已經是第五朝,經曆過那個時代。
宰相說殺就殺,藩鎮將領也是說殺就殺,甚至能越過皇帝對朝政進行決策。
而李從曮一旦擔任這個職務他的權勢會更加的恐怖,因為他後麵還站著一個統兵近十萬,且對他岐王一脈忠心耿耿的強大藩鎮。
如此一來,李從曮即便無輔政之名,但也有了輔政之實。
他心裡頓時下了決定,還是老老實實去當他的判六軍諸衛事吧,樞密副使、同平章事什麼的還是算了吧,去了也是當橡皮圖章。
李幼澄心裡也是無奈歎了口氣,她也不願意朝中出這麼一個權臣,但沒辦法,現在是朝廷需要鳳翔鎮,而不是鳳翔鎮需要朝廷,李從曮隨時可以轉投石敬瑭麾下,所以李幼澄的價碼隻能往高了開。
君臣三人一路商議,而車隊也很快到達潼關關城之內。
在經過一場盛大的獻捷儀式之後,許安和相裡金便各自回府休息,而五日後則會舉行李幼澄監國之後的第一次大朝。
接下來的幾天,李幼澄陸續單獨召見了一乾重臣,三天後,許安也得到了召見。
許安心裡清楚,這比起後日的大朝,這才是能夠決定朝堂局勢的對話。
來到臨時行宮的正廳之外,李幼澄已經在廳內等候。
許安深吸一口氣,進殿之後恭敬道“臣許安見過監國殿下,監國千歲千歲千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