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嘯讓活躍的同學們安靜下來,再次將話題引回正軌。
“老師,這還是分封製的問題。美國實行分封製,帝都沒了也沒關係,大不了轉移到其他地方就行。但大秦就不行了,在郡縣製下,皇室都集中在鹹陽,一旦被敵人一鍋端,就什麼都沒了。”
同學們很快給出了答案。
“老師,我也能回答。美利堅不是兩黨製嗎?這個麥迪遜總統應該是民主黨吧,他要是死了殉國,大不了讓共和黨上台,就像隨便換個天子一樣。”
課代表麥克阿瑟顯然認真學習了相關知識,直接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老師,我還是覺得,秦始皇太偉大了!”
“始皇對大秦而言,就是定海神針,大秦可以沒有扶蘇、胡亥、李斯,但就不能沒有始皇!”
“而華盛頓對美國而言,壓根重要!沒有華盛頓,還有富蘭克林,還有牛頓,甚至之後林肯被刺殺等等導致美利堅沒總統,他們也能運轉得下去!”
“老師,我倒是覺得,美利堅沒有內亂吧!”
“獨立戰爭是外國打他們自己,麵對外敵,他們會有一種同仇敵愾!”
“所以,哪怕總統戰死,他們也不會滅亡。”
“相反,大秦是內亂,劉邦、項羽等人恨不得大秦死!”
“一個是外敵,一個是內亂,導致的結果,當然不一樣。”
同學們紛紛給出了自己見解。
而始皇早已經招呼李斯、馮去疾等人一一把這些缺陷記錄。
隻是,答案太多,也不太有條理性,對於大秦的滅亡,他還是始終雲裡霧裡,期待的目光,隻能打在林嘯身上。
“同學們回答得都對!”
麵對同學們的踴躍回答,林嘯難掩滿意,這證明大家都聽課有自己的思考。
“我給大家總結一下,大家說了這麼多,歸根到底,其實還是製度問題!”
在課程最後,林嘯給出了最終的歸納總結:“相比之下,大秦實行郡縣製,權力高度集中於中央,皇室集中在鹹陽。這種體製在國家穩定時能夠高效運轉,但一旦帝都被攻破,中央政權被摧毀,整個國家的統治秩序就會迅速崩潰,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這是郡縣製一個最不能忽視的問題!王朝危機會一波就完!”
“而美國由於實行分封製般的聯邦製,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權,即使帝都華盛頓被攻破,國家的基本架構和各州的權力依然存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國家的運轉,不至於瞬間滅亡。並且,美國的兩黨製使得政權在不同黨派之間交替,即使總統在危機中無法履行職責,也能通過政黨輪替維持國家的政治秩序。”
“這算是分封製的優勢!可以緩解王朝危機,給王朝托底。”
“同時,他們的缺點也顯而易見,不能如同郡縣製一樣,集中力量辦大事,國家在和平時期,難以快速高速發展。”
又一張PPT展示了郡縣製和分封製的優劣,而且是一張坐標係圖。
“通過對美國和大秦的對比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對國家的發展和命運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和平時期,大秦依靠郡縣製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譬如統一六國!”
“然而,同樣是和平時期,分封製帶來的內耗,又使得國家發展的速度,小於郡縣製。”
“同樣,在國家衰落或者走下坡路時期。”
“分封製又優於郡縣製,郡縣製致使國家衰落或者滅亡的速度加快,分封製則是延緩了這種衰落或者滅亡的速度。”
見同學們聚精會神的聽課,林嘯又做了最後的引導:“而選擇什麼製度,我們不能以後來人的角度評判當時,這就是事後諸葛亮,誰上誰都行!”
“而是要全方位的考慮,他們是基於什麼目的,基於什麼背景才選擇了這樣的製度。”
“美國在發展過程中既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機遇,也麵臨著諸多挑戰和問題;而大秦的滅亡也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曆史教訓,讓我們更加明白一個國家要實現長治久安,需要在各個方麵進行合理的製度設計和有效的治理。”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曆史的發展是複雜多樣的,每個國家都有其獨特的發展軌跡。”
“我們不能簡單地以美國的強大來貶低自己,也不能忽視自身的曆史文化和製度特點。隻有通過不斷地學習、借鑒和創新,才能推動國家不斷向前發展,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
“同時,我們也應該以客觀、理性的態度看待曆史和現實中的各種現象,避免片麵和主觀的判斷,從而更好地把握國家發展的方向和未來。”
雖然,最後這個總結有些刻意拔高,不知道同學們懂,還是不懂,但林嘯還是認真無比的說了,這是他身為曆史老師所肩負的責任。
話音剛落,下課鈴剛剛好響起。
“最後,這節課就到這裡了,留給大家一個思考題。”
“郡縣製和分封製各有優劣,那麼,同學們思考一下?”
林嘯也不拖堂,直接留給了同學們最後一個問題:“世界上有哪個國家,剛剛開始使用了郡縣製,到王朝末期,又使用分封製,讓自己浴火重生,重新回到巔峰時期?”
“世界上又有哪個國家,從剛剛開始使用分封製,到王朝末期又使用郡縣製,讓自己浴火重生,實現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