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了一半,可以說是吊足了朱元璋的胃口,然而讓他抓耳撓腮的是,林嘯就一筆帶過了。
沒辦法,科舉這個事情,一節課哪能講完,林嘯當然撿重點的講,他毫不客氣的直接手指一點,教案PPT滑到了西方。
“總體而言……”
“西方的教育分兩個層麵!”
“精英教育,平民教育!”
“然後,他們的選人用人,直到今天,還用察舉製你們敢信?”
林嘯直接說出了西方教育的兩個顯而易見的特點,也一口道出了西方選人用人製度的實質。
“察舉製……”
“不是吧,老師,美利堅、法蘭西那邊,不也有公務員考試嗎?”
“對的啊!他們那邊的大學生,也很有出路吧。”
“當然,當官在他們那邊不流行,他們更傾向做生意……”
“可也不能說,他們那邊,是察舉製啊。”
學生們紛紛提出質疑,臉上寫滿了疑惑。他們中有些人對西方教育有一定的了解,西方有著完善的教育體係和選拔製度,與察舉製似乎毫無關聯。
“你們都對!但……要搞清楚一個概念,外國是很多國家,而我國,就是一個國家,好像是大家,從來就習慣讓我們國家一個,單挑全世界……這是值得讚揚的,也是不可取的。”
林嘯當然懂學生們的疑惑,沒辦法,從小他也是這樣的,習慣拿祖國單挑全世界,教育製度也一樣。
林嘯糾正了他們的錯誤。
“是哦……好像也是……”
“哈哈,如果我們不能單挑全世界,肯定還是我們不足,當什麼世界第一!”
同學們頓時恍然大悟,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作為10後,他們成長在國家繁榮昌盛的時代,民族自信早已深深烙印在骨子裡。
“行了,我說一下西方教育……”
“就是我的兩個觀點,他們的平民和精英,在選人和教育上都是兩條線!”
“歐洲的教育,早期的時候也是貴族和宗教才有的,總體經曆了……神權壟斷—世俗分化—國家統籌—全民普及四個大階段。”
“歐洲古代,希臘和羅馬奠定人文和法律教育基礎,最初的教育是貴族和教會才有的,和我們這邊一樣,平民沒有讀書的機會,這個時期,可以對標西漢和東漢魏晉……”
“兩邊的教育,都是貴族教育!”
“中世紀後,尤其是文藝複興後,教會控製的學校,才向普通人開放。而當時的國家與教會產生了權力之爭,國家開始自己設置學校,培養自己的人……”
“這一階段,相當於隋唐到兩宋的時候……大量普通人得到讀書的機會。”
“他們最早的大學,是1088年建立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以法學為核心,吸引了但丁,哥白尼入學……”
“後來,造紙術傳入他們那邊,才讓他們的教育大規模普及,工業革命開始後,因為需要大量的熟練技術工和勞動力,學校才專門對平民開放……也就形成了平民教育,徹底普及開來。”
“這個時期,就對標了清朝。”
“當我們這邊的科舉,三年一次,才招收幾百上千人的時候……”
“他們那邊的平民教育,三年就可以教出十萬,百萬的人識字……”
“所以,1840年後,當東西方開始融合之後,歐洲那邊比我們擁有更多的讀書人!”
“當普通人也有免費識字,或者接受教育權力之後,教育為百萬,千萬人服務的時候,我們這邊的科舉,依舊隻為清朝那一百萬,兩百萬讀書人而服務的時候……”
“科舉製,注定落幕!科舉製,就是被他們這種全民教育所取代!”
林嘯大概而簡要的說了一下西方教育的發展情況,而這節課說到這裡的時候,下課鈴聲也隨之響徹而起。
“行了,這節課結束……”
“下節課,我們繼續,講的是秦朝為什麼滅亡,朱小章,趙星野、黃巢出來一下……”
林嘯果斷結束了這堂課,然後,單獨叫了三個學生,準備下一堂課的內容。
課斷到這裡,讓秦始皇、朱元璋等人又不上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