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他們才不會討論,簡直多此一舉。
“等於……我們忘記對始皇說謝謝了?這很重要嗎?”
漢武帝劉徹就一臉黑線,忍不住吐槽。
“所以,我們要對始皇說謝謝?”
漢宣帝劉病已聽到秦政的話,更是忍不住嘴角抽搐。
這都什麼跟什麼啊。
“離譜!”
“秦始皇就是一個暴君!林嘯還為人師表,這怎麼教學生的?等於說,我們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欠嬴政那家夥一聲謝謝嗎?”
朱元璋更是白眼頻翻,對林嘯這種引導,很是不滿,嬴政真的很好嗎?
“好了,你能看到那麼多,很了不起了。”
“尤其還很客觀。”
他揮了揮手,示意秦政同學坐下,然後繼續看向七年級三班的同學們,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同學們,這就是我想說的。”
“在網上,這類視頻看可以。但,我們不要被視頻中所輸出的觀念引導,要加以甄彆。因為這類傳播工具,大多都夾雜著創作者的主觀意願,並不是真正的曆史。雖然,裡麵有不少曆史知識。但有的很牽強,想要不被他們帶節奏,就要有自己的認知和思考。”
說了一句題外話叮囑後,林嘯接著說道:“而今天,我之所以搞這兩個節目,主要的還是想要告訴大家,大秦滅亡的原因。”
“大秦滅亡,有很多原因。曆朝曆代都有人歸納總結過……”
“有大秦才覆滅三十年,漢代賈誼《過秦論》總結的……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認為秦亡於暴政和民心缺失。”
“有司馬遷《史記》中秦末群盜滿山,胡亥趙高篡權激化社會矛盾的……”
“唐代杜牧《阿房宮賦》中,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說秦亡於始皇他們的奢侈和資源掠奪……”
“有宋代的蘇洵《六國論》間接指出大秦窮兵黷武的,司馬光《資治通鑒》批焚書坑儒法家不行的……”
“大明也有王夫之《讀通鑒論》提供了秦亡於郡縣製激化貴族矛盾、中央集權過度削弱統治根基的……”
“還有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說大秦兵力過於分散的……”
“梁啟超則是認為,大秦是商鞅變法將秦變成戰爭機器,統一後無法轉型的……”
“以及還有我們現代各種學者提出的各種論調,經濟破滅論,行政僵化論、吏治論等等等等的各種秦亡原因……”
林嘯將曆朝曆代對秦滅的原因分析都列了出來。
借著兩個節目創造的課堂效果,七年級三班的同學們和曆朝曆代的皇帝們,再次沉浸在林嘯的講解之中。
然後他列出的這些人,都在對應的時代,得到了關注。
此外,如此多的理由一出,秦始皇也是看得眼花繚亂,李斯、扶蘇他們更是記都記不玩。
始皇更是聚精會神,打起精神,對此不太關注,因為他知道,林嘯列出這麼多原因,肯定有林嘯他自己的見解。
現在,他想知道林嘯怎麼看。
果然,他等到了。
“我這裡,也是一家之言,對不對僅供大家參考。”
林嘯列完後,頓了頓,終於說出他自己的觀點:“在我看來,大秦滅亡的真正原因,隻有一個。”
說著,他轉身在黑板上用力地寫出了幾個大字:“治理能力、治理體係!”
“我歸結大秦滅亡的原因,就是這個。”
“大秦的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與統一六國後的大秦不匹配!再基於秦始皇、胡亥等一係列操作,使得治理能力迅速衰弱,治理體係癱瘓,最終不可避免的走向滅亡!”
用了差不多四節課,林嘯終於說出了大秦滅亡的原因。
“治理能力和治理體係不匹配?”
“還有寡人的原因?”
這個原因一出,始皇遲疑,劉邦等人詫異,列朝列代的皇帝和文武百官等也遲疑不已,七年級三班的學生們,一雙雙眼睛更是寫著不解,等待著林嘯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