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若淺不是拖泥帶水之人,有了計劃便要立馬行動。
但是為了不顯的性格轉變的太快,防止裴煜質疑,她決定先閉關幾日。
其實也就是在芙蓉閣窩著看了幾日話本子。
這一日,薑若淺決定出山,開始第一步行動,扭轉新帝認她為了進宮不擇手段的想法,讓他放下戒心。
一大早她來到壽康宮小廚房,讓廚娘在一旁指導,煨了一大陶罐銀耳杏仁湯。
太後之前給裴煜說,薑若淺會做多種糕點和煨湯,那都是誇張。
在薑府,光她院裡的丫鬟婆子都多達十幾人,她這個人懶散,有人侍奉,根本沒有下過廚。
這次進宮後為了接近裴煜,太後才讓她跟著廚娘學進了幾次廚房。
這次選擇做銀耳杏仁湯,是太後這些日子總是咳嗽,太醫說是肺燥,杏仁可以和銀耳一起煮,兩者搭配不僅口感互補,還能發揮潤肺、養顏、滋陰,的功效,也可緩解慢性咳嗽、氣喘。
湯燉好,薑若淺捧著一個大蓮花青瓷湯碗,回到殿內,給太後往小碗盛了一碗,招呼她過來用。
太後放下書,輕咳了幾聲,走過去坐下,看到滿滿一大碗湯道:“淺淺,這湯做多了。”
薑若淺拿著一個頗為華麗的湯盅,白釉上繪製黃花,還用金線描邊。
她邊往裡盛湯邊道:“不多,待會兒我給陛下送些過去。”
太後見她願意主動去給陛下送湯,眉眼都是笑意:“淺淺,這樣做就對了。”
隻不過她想錯了,薑若淺並不是去禦書房獻殷勤。
薑若淺笑笑沒作聲,把盛好的湯盅放在一側。
太後道:“不急著送,這幾日天燥的很,你也坐下喝碗湯再去。”
薑若淺依言給自己也盛了一碗,喝完一碗湯,自己讚道:“沒想到我第一次做湯,味道還不錯。”
太後含笑看著薑若淺,想到當年,她初入宮單純的緊,招了旁人的道,被問毒害的不能生育。
家裡三老爺在外地任職,薑老夫人不舍薑若淺跟去吃苦,便把她留在京都。
薑老夫人惦記太後這個女兒,常常讓薑若淺進宮陪伴。
在宮裡這些年,她一路血腥風雨,往上爬,心已經堅若石頭。
唯有淺淺能牽動她心裡的柔軟,讓她感覺到溫情。
太後溫聲道:“淺淺,煨的湯味道就是好,哀家陪你再用一碗。”
姑侄倆一人用了兩碗湯,薑若淺才帶著胭脂不緊不慢地向禦書房走去。
此時,崔碧瑤正帶著宮人在疊翠苑附近的宮道上徘徊。
自入宮以來,貴太妃一直按帝王的喜好來要求她做個清高貞靜的才女。
她要維持清高貞靜的淑女形象,便不能太過刻意接近帝王。
可不與帝王接觸,便無法吸引他注意。
無奈之下,她隻能想出這"偶遇"的法子。
疊翠苑恰好在通往禦書房的必經之路上。
崔碧瑤手裡撚著一枝花,目光不時瞥向路口。
丫鬟彩雲忽然低聲道:"姑娘,那不是薑姑娘嗎?她這是往哪兒去?"
崔碧瑤定睛一看,果然是薑若淺,身後丫鬟還提著一個食盒,不由冷笑道:"這狐媚子定是去禦書房給陛下獻殷勤。"
彩雲想到自己陪主子在這裡站了幾天,都沒有機會接觸到帝王,忍不住道:"姑娘,咱們再這樣等下去,怕是要讓薑家姑娘搶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