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千裡風塵履險地_新玉簫英雄傳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武俠修真 > 新玉簫英雄傳 > 第十三章 千裡風塵履險地

第十三章 千裡風塵履險地(1 / 2)

鐵拐老嘻笑道:“耗子無法無天,貓兒好怕怕……”他瘸了一腿,另一手又抱著木盒,左支右絀,頗顯窘迫,兀自嘻嘻哈哈。但落腳處無不是三人攻勢破綻所在。

少衝在一旁大為擔憂,自知幫不上什麼忙,便又是刮臉又是笑道:“真無恥啊,以多欺少,還稱什麼英雄好漢,我看是狗熊臭漢。那個大胡子乃是我的手下敗將,老子麵前耍指頭,麵皮實在是厚,還有褚大莊主,在外麵逞能耐,一回家連老婆皺一下眉頭也嚇得屁滾尿流……”他胡說八道一通,意在分他們的心。他的話果收奇效,褚仁傑一不留神,立被拐子掃了一個跟頭。

少衝正自高興,不防有人伸手捂住他嘴,另一隻手箍住他雙臂。那人說道:“姓朱的,你徒兒在徐某手中,快快束手就擒!”正是徐爵爺。

便在此時,廟外一個清亮的聲音響起:“以眾欺寡,脅持孩童,豈是名門正派的行徑?”門外撲進一人,揮掌拍向徐爵爺。

徐爵爺卻舉起少衝身子當作人肉盾牌相擋。來人不願傷了少衝,幾掌都生生的縮回。

這邊鐵拐老又一拐把人打個趔趄,跳出圈外,飛拐向徐爵爺右臂點到。徐爵爺連忙棄了少衝閃開。

少衝人未落地,已被鐵拐老的拐穿在腋下,扛在肩頭。鐵拐老向援手的道士道:“多謝道長援手。鼠輩糾纏不清,咱們先走為妙。”道士道:“拐老言之有理。”兩人且走且鬥,衝出破廟。

卻有數十個勁裝漢子從草叢、樹間冒出,衝殺過來。鐵拐老罵道:“福王府的爪牙殺不勝殺。道長,煩你帶著這個木盒先行一步。”將手中木盒向那道士擲去。少衝這時已認出那道士便是何太虛,見師父把木盒給了他,大呼:“師父……”鐵拐老一心格鬥,哪有工夫聽他說話,說道:“不要吵!”隻見他一掌揮出,掌風之下,當者無不披靡。

何太虛和蒲劍書等人早已商量好,明知眾人加起來也不是鐵拐老對手,所謂君子欺之以方,先取得鐵拐老信任,伺機得到玉簫。他沒想到情勢逼之下,如此輕易得手,心中狂喜,當即快步而奔。又生怕鐵拐老追來,黑夜之中慌不擇路,沒多久已聽不到後麵的喊殺聲。他又奔了大半個時辰,才停步大喘其氣。一想到這玉簫為自己所有,心中兀自激動不已。

忽然遠處亮起一團火,照得他滿眼生花,有個人甕聲甕氣的道:“喂,牛鼻子,你手中拿的是什麼?”

那人以火光相照已甚無禮,問話更是無禮之甚,何太虛沒好氣地道:“你管得著麼?”他想瞧清來人麵孔,但看上去都是白花花的。

那人道:“不用多問,必是玄女赤玉簫。吃俺一掌!”掌如奔雷,勢挾勁風。何太虛心中有氣,想也不想,一掌早出。兩掌碰在一處,黑夜中刀光石火的一閃,“轟”的一聲劇響,如平地一個驚雷。何太虛便覺一股熱勁竄到臂上,迅即散向全身,如置身火窟一般,立熱昏了過去。後麵的事便不知道了。

不知什麼時候,忽覺有人急步走來,睜眼一看,天已大亮。來的不是彆人,正是鐵拐老和少衝。何太虛這一驚非同小可,心道:“我命休矣!”但全身酸軟,連動一下也是不能。

不久二人奔近看見了他。鐵拐老奇道:“道長,誰把你傷成這般?”隻見他胡須焦了一半,渾身散發著一股刺鼻的焦臭味。再瞧他一隻手掌,如抵在燒紅的鐵板上炙烙一般。

何太虛見鐵拐老尚未識破自己,便裝著可憐兮兮地道:“拐,拐老……快,……鏢被……”誰知連說話的力氣也沒了。

鐵拐老早已猜到,接口道:“鏢被誰劫走了?”

何太虛隻是搖頭,道:“沒,沒看清……”

鐵拐老正欲行功為他療傷,何太虛怕久了被鐵拐老識穿,更怕少衝揭自己的老底,連忙推拒道:“小道沒,沒事,快……遲了就追不及了。”

鐵拐老微一沉吟,向少衝道:“你扶著道長到附近就醫,為師去追……”

何太虛大恐,道:“不可……總之小道死不了,無須旁人照顧。”

少衝心中好笑:“你怕我報複你,看你如此痛苦,我也不揭你老底,饒你一命。”

鐵拐老也不勉為其難,便問:“請問道長雅號,援手之德,他日必報。”

何太虛道:“賤號不足名世,拐老就不用多問了。”

鐵拐老知道江湖上有些行事來曆不想與人知曉,便不多問,拱手一揖,帶著少衝投大路而去。行路中,少衝問道:“師父,咱們這是去哪兒?”

鐵拐老道:“你瞧見那位道爺所受的掌傷沒?若不出為師所料,劫鏢之人使的是‘落日熔金掌法’。”

少衝道:“‘落日熔金掌法’?徒兒沒聽過,能強過師父的掌法麼?”

鐵拐老道:“嘿嘿,為師卻是久聞大名。能使此掌法的當今隻有一人,不過他住在關外長白山,從未來過中原,為師也沒與他較量過。”

少衝道:“師父是‘天下第一掌’,這‘天下’自然有關外在內,‘落日熔金掌法’再厲害,最多排在天下第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鐵拐老聽了這話,大是不悅,道:“少衝,須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為師不過在掌法上有過人之處,江湖朋友吹捧,說是‘天下第一掌’,未必真是天下第一。這話你以後不可亂說。”

少衝知道說錯了話,便道:“是。”又見師父師父愁眉不展,憂慮重重,可見那人不易對付,鏢不大容易追回。便問:“那人是誰?咱們要去關外找他麼?”

鐵拐老道:“那人複姓完顏,名洪光,乃女真族人,取了個漢名叫‘金大宗’。曾助努爾哈赤消滅扈倫四部,統一滿洲。不過他不願拋頭露麵,彆說中原人沒見過他,就是關外胡人也很少人知道他住在何處。咱們朝著去關外的方向,能在途中追上最好。倘若鏢主與劫鏢者是同一人,便正是咱們要找的人。”

少衝才明白為何師父不知道劫鏢者的去向還一個勁兒的追趕。忽想到一事,對師父道:“師父不是說這不是真的玄女赤玉簫,他想要就給他罷了,為何還要巴巴地追他呢?”

鐵拐老道:“為師隻是推測,萬一是得之即得天下的玄女赤玉簫,可就大大的不妙。金人在關外虎視眈眈,早想大軍南下,侵吞我大明江山,若以之為號召,更加如虎添翼,氣勢上已大占上風。”

少衝沒想到小小一枝玉簫竟牽涉到社稷存亡,民族大義,而師父看得如此之遠,起初還以為師父要把玉簫據為己有,而自己也以為這未必不可,這時想來,知自己以小人之心度了師父之腹,不禁有些慚愧。

說話間已到城中。少衝忽想起蘇姑娘和武名揚,說道:“那個蝙蝠王一直在打蘇姑娘的主意,徒兒想回去保護她。”“蝙蝠王”說的是福王。

鐵拐老一笑,道:“真是孩子話,你武功低微,自身難保,還想保護彆人?你不如跟著為師到江湖上曆練曆練。蘇姑娘的事為師自有計較。”少衝給師父一說,羞得臉紅到耳根。

師徒倆在城中轉了許久,始終沒打到要找的人。鐵拐老拿出一麵太平鼓,梆梆梆的敲起來。這是丐幫聚幫中兄弟的信號。聲音傳遠,聞者紛擁而來。

片刻間來了不下三十個乞丐。有人叫道:“拐老在這兒!”眾丐戶圍著鐵拐老問長問短。有的向他大吐苦水,說是受人欺負,有的走了狗屎運,說在孝敬拐老,顯見鐵拐老在眾乞丐中甚有聲望。

鐵拐老向眾丐戶引介自己的乖徒兒少衝。眾丐戶拉著少衝上下打量,問個不停。少衝一下子有了這麼多朋友,心中大樂。

鬨了一回,鐵拐老把一個老成些的中年丐戶拉到一旁,道:“我要北上辦事,這裡的事就交由人暫管。人隨即領人趕去城西十五裡一座破廟,尋一位叫蘇小樓的姑娘,告訴她有壞人打她主意,叫她不如改姓換名,趨遠避避。你著人暗中保護。我辦完事回來,若見到蘇姑娘傷了分毫,打你的板子。”

那丐戶依命領著數人自去城西不提。

師徒二人與眾丐告彆,水也顧著喝一口,從洛陽出發,在陣津渡黃河,經新鄉、鶴壁、邢台到河北石家莊,丐幫弟子遍天下,沿途集幫中弟子幫著打探,再北上保定、涿州。

路上無事時,鐵拐老便向少衝傳授“隨心所欲掌法”。此掌法傳自武聖王陽明,要先練就雄厚內力,以氣禦掌。倘若內力不夠而強練掌法,就如三歲小兒舉大石,非但舉不起還可能傷及自身。

就如孔子所言:“吾十有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也正是掌法名稱的由來。如此循序漸進,當內力修煉到最高境界時,掌法就能圓轉如意,心有所向,無不達到。

這功法與少衝跟隨武太公所練之法皆是王陽明所創,一脈相承,內力有一些根基,加上鐵拐老的指點後提升甚多。待內力上了一個層次後,鐵拐老才開始傳授掌法。

隨心所欲掌的掌法隻有九招,看似簡單笨拙,卻是藏巧於拙。名為九招,實則九條應敵策略,招式上並無定式,臨場自由發揮,因為僅憑雄渾內力製敵,用不著花裡胡哨、繁複的招式,九招也可以是九九八十一招。

這九招也相當於九個層次,由低到高分彆是“韜光養晦”、“寧靜致遠”、“無欲而剛”、“海納百川”、“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最後是“仁者無敵”。

每練一招,需內力練到相應層次,以此循序漸進,方能大成。千萬不可貪功冒進,越級而練,輕則筋脈有傷,重則殘廢氣絕。

“千尺之台,起於壘土;萬丈高樓,起於塊石。要有所成就,非長年累月不可。”少衝謹記教導,先從第一招“韜光養晦”、“寧靜致遠”開始練起。

當敵弱我強之時,尤其需要韜光養晦。“韜光養晦”的意思是,低調行事,隱藏實力,積蓄力量,以逸待勞。

“寧靜致遠”則是,先冷靜觀察對手,知己知彼,待發現破綻時再一擊製敵,不出手則已,出手必有成。類似於“後發製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師徒二人手上練功,腳下一刻不停,非止一日到了京師。少衝頭一回入京,見京城果然非同一般:處處是鳳樓麟閣,高台峨牆,街上衣冠齊楚,人語喧嘩,諸般貨物駢填如山。

鐵拐老召集京城的乞丐詢問,有個乞丐說是幾天前見同行的五個關外參客在一家飯店打尖,其中一個參客不慎把一個長木盒掉落在地,另一個長絡腮胡須、穿虎皮的參客喝斥那人,說的是女真話,似覺露了身份,怕什麼人認出,飯沒吃完就結帳而去。再問那長木盒的開頭分寸,竟是半點不差,料想五人扮作參客,必從山海關出關,便和少衝馬不停蹄趕向山海關。

山海關是當時天下第一大關,倚山麵海,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大明朝抵禦金兵南下的關鍵屏障,南北貿易的交通要衝。

二人到了關下,當真是地連幽薊吞滄海,勢壓山河捧帝州。這時的關口盤查不嚴,關外的女真人、蒙古人攜毛皮、山參到關內與漢人交換布匹穀糧,來來往往如趕場一般。師徒倆不敢耽擱,經錦州、遼陽到達滿洲赫圖阿拉城。

明朝統一中原,定鼎燕京,隻在山海關附近設防,塞北荒地,視同化外。滿洲開基的始祖布庫裡雍順聚集部族成立愛新覺羅部,建鄂多哩城,到了明朝中葉,子孫孟特穆智略過人,拓寬版圖,移居赫圖阿拉。滿語中“赫圖阿拉”是橫崗之意。位於長白山北麓,去寧古塔西南三百裡背山麵水的一片地方,起初不過幾個小小土堡,後努爾哈赤統一女真諸部,逐漸繁盛起來。但比起bj,仍差了老遠。不過所見女真八旗子弟,皆剽悍孔武,比起南人大有精神。

師徒倆沿途乞討,暗地追查五個參客,又向參客、獵戶打聽完顏洪光所居風雪堡的所在,無人知曉,不覺間到了長白山腳下。

女真族傳說始祖布庫裡雍順乃長白山天女吞朱果所生,長白山因此是女真族的聖山。這裡長年冰雪不化,遠近百裡難覓人煙。十幾日轉眼即過,師徒倆竟是一籌莫展。

這一日到了長白山下的七道溝。山溝聚集也數十莊戶。師徒倆仍一如既往的遇人便問,仍是無果。坐在一棵栗樹下歇氣,鐵拐老道:“少衝,你說咱師徒是不是該放棄了?”

少衝道:“徒兒八歲時在林中射傷了一隻野兔,那野兔負傷逃走,徒兒追了十多裡地,實在不行了,就想算了吧。但覺得這麼空手而歸,不但前麵的白追了,還受人嘲笑,便加了一把勁,最後還是抓住了它。原來它也沒力氣了。”

鐵拐老道:“不錯,行百裡者半九十,行事不可半途而廢。你這麼想為師很高興。走!”

二人正欲上路,忽聽踏雪聲響。鐵拐老耳力敏銳,立知來的共是五人,前麵一人腳步輕浮,多半是個女子,後麵四個步聲沉重,當是武林中人,並且武功不低。

不久五人從斜坡後現出,鐵拐老吃了一驚,原來前麵一人非但不是女子,還是一個魁梧高大的紅衣喇嘛,長得高鼻闊口,鴟目虎吻,麵相甚是凶惡。後麵四人也是喇嘛。更奇怪的是,五人身後卻隻留下四人的腳印,後麵四人僧帽、肩頭都積滿了雪,而前麵的大喇嘛卻如剛從屋中出來一般,渾身散著靄靄白氣。如此踏雪無痕,風雪不沾衣,武功委實非同小可。

鐵拐老隻瞧得他一眼,立即垂目似睡,韜光養晦。五人自師徒倆身前快步走過,轉眼已在數丈之外。後麵一個喇嘛忽然說了一句話,立即被前麵的大喇嘛出言喝斥。本來兩人說的都是蒙古語,離師徒倆又遠,不料還是給鐵拐老聽見,後麵喇嘛問的是:“師父,咱們走了七八日,怎麼還沒到風雪堡?”前麵那喇嘛說的是:“不要多問!”

鐵拐老聽了大喜,忙牽起少衝的手,輕聲道:“不要說話。”飛步追了上去。他身懷“窮叫化兒快活似神仙功”,縱地飛行,日行千裡兀自不累,要尾躡五個喇嘛自不是難事。

跟著翻山嶺,越溝壑,也不知行了多少路,到了一處山穀。隻見古木參天,荊藤飛舞,四麵山嶺環抱如甕,擋住了寒氣,以致穀內較外麵暖和。地上積雪漸融,綠草嶄露頭角,一片生機盎然。

再行數裡,眼前現出偌大一個如拱墓的堡壘,大堡周圍又有十數個小堡。堡壁、頂皆光亮如鏡,陽光反射下刺人雙目。

那大喇嘛到了大堡前正要說話,堡門已開,十八名著羊皮的大漢成兩列而出,在門口散作兩翼排開,中間走出一個穿虎皮大衣的絡腮胡大漢,用滿語說道:“來人可是蒙古國師阿岐那大師?家師已備下薄酒,為大師接風。”似乎鼻子不暢,說話甕聲甕氣。手向裡一擺,道聲:“請!”

鐵拐老在後麵聽見,雖早知那喇嘛非同小可,仍是吃了一驚。早聞阿岐那佛法精湛,又兼武功造詣非凡,得xz班禪活沸賞識,派往蒙古做掌教,又得蒙古盟主林丹汗倚重,封為國師。

聽那阿岐那哈哈笑道:“完顏堡主莫非有千裡眼不成,怎知貧僧要來?叨撓了!”說罷大踏步從堡門進入。四名喇嘛跟在他身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五人進去,那穿虎皮的大漢高聲道:“佳客遠道而來,何做逡巡不前?家師也請二位喝酒。”

鐵拐老心道:“給你瞧見了。”當下帶著少衝走出來,也不說話,徑自進入風雪堡。

一進堡門,便覺寒氣逼體,少衝不禁身子打起哆嗦。堡內地板、牆壁無不光滑如磨,閃亮刺目,擺放的桌案、陳設的器具無不是冰雕而成,通體晶瑩剔透。

鐵拐老正自驚歎,忽聽一個極宏亮的聲音道:“大師說好一年,如今還有三個月,若非老夫深通易理,算有貴客來訪,就無法預治豆觴,為大師接風洗塵了。大師為何不預先知會一聲?老夫也好有個出穀迎接。”

說話的是個年屆不惑的中年人,鷹鼻虎口,骨格雄奇,身著一件極白極淨的貂裘。

卻聽阿岐那道:“貧僧若事先知會一聲,恐怕這會兒就見不著堡主了。堡主預備的不知是豆觴,還是機關?”


最新小说: 逆位迷宮 我的劍術沒有上限 上界帝子你敢甩,我娶女帝你哭什麼? 法舟 我是高中生,不是黑道王 四合院:畢業進一機部,眾禽羨慕哭了 綜影視:東華帝君家的小石頭 黑神話:三國 穿越之天師修仙不努力 上門通下水道,被大學校花堵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