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璟淵生日那天,蘇軟桃決定在王府設一場家宴——不是邀請朝臣權貴,而是請最親近的人:張阿婆、朱雀街的街坊代表張老板、劉老板)、桃記的徒弟們林阿妹、趙小蓮、周虎、林小滿、蘇清和)、禦廚張師傅,還有春杏和李三。
她提前三天就開始籌備,親自去京郊藥膳園挑選食材:新鮮的春筍、剛挖的山藥、現摘的薺菜,還有她親手種的桂花——用來做蕭璟淵最愛吃的桂花酥。藥膳房裡,她忙著揉麵、熬湯、燉肉,蕭璟淵想幫忙,卻被她推到一邊:“今天你是壽星,坐著等吃就好,我來做。”
他隻好坐在旁邊,幫她遞遞食材、擦擦汗,偶爾還會被她使喚著“幫我嘗嘗湯鹹不鹹”“幫我看看桂花酥烤好了沒”,雖然沒做什麼重活,卻比處理朝政還忙,臉上的笑意卻一直沒斷過。
家宴當天,王府的正廳被布置得溫馨又熱鬨。桌上鋪著張老板送的淺粉桃花紋桌布,中間擺著劉老板帶來的陳年普洱,牆角放著春杏插的江南蘭草,一點都沒有王府的疏離感,反而像在桃記的後院一樣自在。
客人們陸續到來。張阿婆是蕭璟淵派馬車專程從江南接來的,她手裡提著個布包,裡麵裝著江南的青團和她親手做的虎頭鞋,一見到蘇軟桃,就拉著她的手不放:“軟桃啊,阿婆好想你,你看你在王府過得好,阿婆就放心了。”
張老板和劉老板帶來了賀禮——張老板送了塊新織的綢緞,說“給姑娘做件新衣裳,配王府的日子”;劉老板送了套精致的茶具,說“以後王爺和姑娘喝茶,用這套才配”。
徒弟們也帶來了禮物,林阿妹送了她自己繡的桃花手帕,趙小蓮送了本手抄的藥膳筆記,周虎送了個他親手打的竹製湯勺,林小滿和蘇清和則送了他們在藥膳園種的新鮮薺菜和春筍。
禦廚張師傅最後到,手裡提著個錦盒,裡麵是一把銀質湯勺,勺柄上刻著“淵桃”二字:“蘇姑娘,王爺,這是我親手打的湯勺,祝王爺生日快樂,也祝你們夫妻恩愛,永結同心。”
蘇軟桃接過湯勺,連聲道謝,心裡滿是溫暖——這些禮物都不貴重,卻滿是心意,比任何金銀珠寶都珍貴。
家宴開始後,蘇軟桃端上了她親手做的菜:蕭璟淵最愛吃的江南醃篤鮮用了藥膳園的春筍和新鮮的五花肉,燉了三個時辰,鮮得能掉眉毛)、桂花酥酥皮層層分明,裡麵的桂花餡甜而不膩)、當歸羊肉湯加了桂圓和生薑,溫補又不燥),還有徒弟們幫忙做的“藥膳雕花”——用胡蘿卜雕成桃花、用白蘿卜雕成蓮花,擺在盤子裡,既好看又討喜。
“大家快嘗嘗,彆客氣!”蘇軟桃笑著給大家盛湯,先給張阿婆盛了一碗,“阿婆,您嘗嘗這羊肉湯,暖身子。”
張阿婆喝了一口,笑著說:“好喝!比阿婆做的還香,我們軟桃真是越來越能乾了。”
蕭璟淵端起酒杯,站起來說:“今天謝謝大家來參加我的生日宴,我蕭璟淵這輩子,最幸運的事,就是遇到軟桃,有她在,有你們這些親人在,我才覺得這王府像個家。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大家紛紛端起酒杯,碰在一起,歡聲笑語滿了整個正廳。席間,張阿婆拉著蘇軟桃和蕭璟淵的手,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兩個要好好的,互相照顧,日子要像這桂花酥一樣,甜甜蜜蜜的。阿婆年紀大了,最大的心願,就是看著你們幸福。”
禦廚張師傅則和蘇軟桃聊起了藥膳創新,他說:“蘇姑娘,你那四季養生方真是好,我在禦膳房試做了幾次,太後都很喜歡,以後咱們得多交流,把宮廷藥膳和民間藥膳結合起來,讓更多人受益。”
徒弟們也圍著蕭璟淵,問他“王爺,您最喜歡蘇姑娘做的哪道菜”“王爺,您覺得我們學的藥膳還有哪些要改進的”,蕭璟淵都耐心地回答,還鼓勵他們“好好學,以後你們都是桃記的頂梁柱”。
家宴一直持續到深夜,客人們走的時候,都帶著蘇軟桃準備的伴手禮——一包桂花酥和一小罐當歸,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意。
送走客人後,蘇軟桃和蕭璟淵坐在空蕩的正廳裡,桌上還留著沒吃完的桂花酥和溫熱的茶。蕭璟淵握住她的手,輕聲說:“謝謝你,軟桃,這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一個生日。”
蘇軟桃靠在他肩上,笑著說:“以後每年生日,我都陪你過,都請大家來,讓王府永遠這麼熱鬨,永遠像個家。”
窗外的月光灑進來,落在兩人身上,暖融融的。蕭璟淵知道,真正的幸福,從來不是什麼山珍海味、榮華富貴,而是有愛的人在身邊,有親近的人相伴,有滿庭的溫情,有尋常的煙火——就像今晚這樣,簡單,卻足夠溫暖,足夠珍貴。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