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的揚州,煙雨蒙蒙,青石板路被雨水打濕,泛著淡淡的光澤。周虎提著個竹籃,站在揚州最熱鬨的東關街街口,看著來往的行人,心裡既緊張又期待——他奉命來揚州籌備桃記分店,這是他第一次獨立負責一家分店,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把分店辦好,不辜負蘇姑娘的信任。
周虎是京郊農戶家的兒子,之前在桃記總店當學徒,跟著蘇軟桃學做藥膳,後來因為做事認真、能吃苦,被提拔為洛陽分店的副掌櫃,這次揚州分店籌備,蘇軟桃特意選中了他,說“你能吃苦,又懂食材,揚州分店交給你,我放心”。
他先去了東關街的食材市場,想看看揚州的食材和京城有什麼不一樣。市場裡很熱鬨,賣春筍的、賣蓮子的、賣水產的攤位一個挨著一個,周虎走到一個賣春筍的攤位前,拿起一棵春筍,問攤主:“老板,您這春筍是本地的嗎?多少錢一斤?”
攤主是個五十多歲的老伯,笑著說:“小夥子,這是揚州本地的春筍,剛挖的,新鮮得很,二十文一斤。你是來做買賣的吧?看你這打扮,不像本地的。”
“我是京城桃記藥膳館的,想來揚州開分店,特意來看看食材。”周虎笑著說,拿起春筍仔細看了看——這揚州春筍比京城的粗一些,外殼更厚,摸起來硬度也大,和蘇姑娘教的“江南春筍”不太一樣。
他又去了賣水產的攤位,揚州靠水,水產豐富,鯽魚、螃蟹、蝦應有儘有,攤主說“揚州人愛吃鮮,做藥膳用本地水產,肯定受歡迎”。周虎記在筆記本上,還買了些新鮮的鯽魚和蝦,打算回去試做藥膳,看看本地人的口味。
回到臨時租住的小院,周虎立刻動手試做“春筍蝦餃”——這是桃記的招牌菜,在京城和洛陽都很受歡迎。他按照蘇軟桃教的方法,把春筍剝殼、焯水、切碎,和蝦泥拌在一起,加了少許鹽和料酒,包成蝦餃,上鍋蒸。
蒸好後,周虎先嘗了一個,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揚州春筍焯水後還是有點硬,口感不如江南春筍嫩,而且蝦泥的鮮味被春筍的硬感蓋過了,味道比京城的差了不少。
他不甘心,又做了一碗“當歸羊肉湯”,按照京城的配方,加了少許冰糖提鮮。剛做好,房東王嬸就來了,她是土生土長的揚州人,笑著問:“小夥子,做什麼好吃的呢?聞著挺香。”
“王嬸,我做了當歸羊肉湯,您幫我嘗嘗,看看合不合揚州人的口味?”周虎趕緊盛了一碗,遞給王嬸。
王嬸喝了一口,咂咂嘴說:“湯是鮮,就是有點甜,我們揚州人愛吃鹹鮮口,太甜的不太習慣。你這湯要是在揚州賣,估計得少放糖,多放點生薑,中和一下甜味。”
周虎心裡一沉,趕緊把王嬸的話記在筆記本上——口味偏甜不被接受,春筍口感硬,這兩個問題要是解決不了,分店的生意肯定會受影響。
接下來的幾天,周虎又試做了“薺菜豆腐羹”“江南醃篤鮮”等桃記的招牌藥膳,每次都請房東王嬸、鄰居李伯等本地人試吃,收集反饋:
“薺菜豆腐羹太淡,要加點火腿提鮮”
“醃篤鮮裡的五花肉太多,揚州人愛吃瘦肉”
“蓮子要選本地的‘建寧蓮子’,比外地的糯”
問題越來越多,周虎的筆記本記滿了密密麻麻的字,他看著這些問題,心裡越來越著急——他在京城和洛陽做藥膳都很順利,沒想到來揚州會遇到這麼多困難,要是解決不了,怎麼向蘇姑娘交代?
這天晚上,周虎坐在桌前,看著蘇軟桃給他的“分店籌備手冊”,裡麵寫著“遇問題及時溝通,不要硬扛”,他深吸一口氣,拿出信紙,開始寫信:
“蘇姑娘:
展信佳。
我已到揚州多日,考察了食材市場,試做了招牌藥膳,遇到兩個難題:一是揚州春筍與江南春筍不同,焯水後仍偏硬,影響口感;二是本地人口味偏鹹鮮,對藥膳的微甜接受度低,試做的春筍蝦餃和當歸羊肉湯反饋不佳。
我已記錄本地食材特點和口味偏好,卻不知如何調整配方,怕改了配方丟了桃記的江南味,又怕不改不合本地人口味。懇請蘇姑娘指點,盼複。
周虎敬上”
寫完信,周虎仔細折好,交給驛站的人,讓他們儘快送到京城。他站在窗前,看著揚州的夜景,煙雨蒙蒙,遠處的燈籠亮著暖黃的光,心裡既焦慮又堅定——不管遇到多少困難,他都要把揚州分店辦好,不辜負蘇姑娘的信任,也不辜負自己的努力。
幾天後,周虎收到了蘇軟桃的回信,信裡還夾著一張“揚州藥膳配方調整建議”:
“周虎:
見信知你遇到難題,勿慌,這是拓店常遇的情況,慢慢來。
關於春筍:揚州春筍硬,可焯水時加少許白醋,煮三分鐘,再用冷水泡十分鐘,能讓春筍變軟;也可搭配本地鮮肉,如火腿、臘肉,用肉的鮮味掩蓋春筍的硬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關於口味:減冰糖用量,當歸羊肉湯可增生薑和胡椒,既中和甜味,又符合揚州人“驅寒”的需求;春筍蝦餃餡料加少許火腿碎,提鮮增鹹,保留蝦的鮮味。
我已讓蕭公子聯係揚州的吳老板江南食材行的老相識),他能提供江南春筍和建寧蓮子,若本地食材不足,可找他補貨。
記住:調整配方不是丟江南味,是讓江南味更貼合本地需求,初心不變,味道就能傳遠。
軟桃字”
周虎拿著信,反複讀了幾遍,心裡的焦慮漸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信心。他按照蘇軟桃的建議,立刻動手調整配方——春筍焯水時加了白醋,泡過冷水後果然變軟了;當歸羊肉湯減了冰糖,加了生薑和胡椒,聞著就有鹹鮮的香味;春筍蝦餃加了火腿碎,餡料的鮮味更濃了。
他把調整後的藥膳請王嬸和李伯試吃,王嬸喝了當歸羊肉湯,笑著說:“這就對了!鹹鮮口,還有生薑的暖,適合我們揚州人的口味,要是開店賣,肯定受歡迎!”
李伯吃了春筍蝦餃,也點頭說:“這蝦餃比上次的好吃多了,春筍軟了,還有火腿的鮮,不錯不錯!”
周虎看著大家的笑臉,心裡終於鬆了口氣。他拿出筆記本,在“問題解決”那一頁寫下:“蘇姑娘說‘初心不變,味道就能傳遠’,記住了,以後調整配方,也要守住桃記的初心,用真材實料,做用心藥膳。”
窗外的雨停了,月亮從雲層裡探出來,灑在揚州的青石板路上。周虎知道,揚州分店的籌備還有很多事要做——找鋪麵、裝修、招聘夥計,但他不再害怕,因為他知道,背後有蘇姑娘和蕭公子的支持,有桃記的初心做支撐,再難的路,他也能一步步走下去。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