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的雨總是細綿綿的,周虎站在分店的鋪麵門口,看著工匠們正在安裝門窗,心裡滿是期待——這鋪麵是蕭璟淵幫忙選的,臨街又靠近揚州的江南同鄉聚居區,麵積比京城的總店還大些,足夠擺下十張桌子,還有個小後院,能用來放食材。
“周大哥,這門窗的荷花紋刻好了,您看看合不合心意?”木匠張師傅放下手裡的刻刀,指著剛刻好的荷花紋,線條流暢,花瓣栩栩如生,是按周虎給的圖紙刻的——圖紙是蘇軟桃從京城寄來的,上麵畫著江南常見的荷花紋,旁邊還寫著“門窗要留透氣縫,夏天通風”。
周虎走過去,仔細看了看,笑著說:“好!跟圖紙上一樣,張師傅您手藝真好。”他想起軟桃在信裡說的“江南的門窗要秀氣,刻上荷花或蘭草,才有江南味”,現在看著這荷花紋,果然有了幾分江南的感覺。
張師傅笑著說:“這圖紙畫得細致,我按圖施工就行。對了,後廚的灶台您想怎麼砌?是按揚州的樣式,還是按您說的江南樣式?”
“按江南樣式,”周虎篤定地說,“軟桃姑娘說,江南的灶台矮一點,操作起來方便,還能貼瓷磚,好打掃。她還寄了張江南舊館灶台的照片,您照著砌就行。”
他從懷裡拿出一張照片,是軟桃特意洗出來的——照片上是蘇軟桃母親的舊館灶台,磚石砌成,貼著白色的瓷磚,旁邊還放著個小小的陶罐,裡麵插著炊具。張師傅接過照片,點點頭:“好,我一定照原樣砌,保證周大哥滿意。”
接下來幾天,周虎忙著和工匠們溝通裝修細節,每天都要跑好幾趟鋪麵,有時忙到天黑才回小院。阿明看著他累得滿頭汗,勸道:“周大哥,您歇會兒吧,裝修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不行,軟桃姑娘把分店交給我,我得用心,”周虎擦了擦汗,手裡還拿著張裝修清單,上麵列著“牆麵掛瘦西湖畫”“門口擺蘭草”“後廚設透明窗口”,都是軟桃交代的,“這些細節不能錯,得親自盯著。”
牆麵要掛的瘦西湖畫,是周虎特意去揚州畫院請畫師畫的,畫裡的白塔、五亭橋栩栩如生,掛在店裡,客人一進來就能看到江南的風景。門口的蘭草,是從江南運來的,周虎每天都要澆水,怕它們蔫了——軟桃說“蘭草是江南的象征,擺門口能讓同鄉想起家鄉”。
最特彆的是後廚的透明窗口,周虎特意讓工匠用玻璃做了個大窗口,客人坐在前廳就能看到後廚製作藥膳的過程。他記得軟桃說“透明窗口能讓客人看到食材新鮮、製作乾淨,更放心”,還舉了京城總店的例子,說“很多客人就是因為看到後廚乾淨,才常來吃”。
裝修快結束時,周虎收到了蘇軟桃寄來的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一本母親的舊食譜複刻本,封麵是紅色的,上麵繡著小小的桃花。軟桃在信裡說:“把這本食譜掛在店裡,既是對娘的紀念,也能讓客人知道,咱們的藥膳有傳承,有初心。”
周虎拿著食譜,走到鋪麵的正廳,找了個顯眼的位置,用釘子小心地掛起來。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食譜上,紅色的封麵格外醒目,他看著食譜,仿佛看到了軟桃在京城用心整理食譜的樣子,心裡滿是感動——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揚州分店開好,不辜負這份傳承,不辜負軟桃的信任。
裝修完成的那天,周虎站在鋪麵門口,看著“桃記藥膳館揚州分店)”的木牌掛起來,門窗上的荷花紋在陽光下閃著光,門口的蘭草翠綠,正廳的瘦西湖畫和舊食譜相得益彰,心裡滿是成就感。他給蘇軟桃寫了封信,附上幾張裝修好的照片,信裡說:“姑娘,分店裝修好了,很有江南味,等試營業時,肯定能讓揚州人喜歡。”
寄完信,周虎坐在鋪麵前的台階上,看著揚州的街景,想象著試營業時客人滿座的樣子——他們喝著當歸羊肉湯,吃著春筍蝦餃,說著“這味道像江南的家”,而他,會站在櫃台後,笑著給客人介紹藥膳,像軟桃在京城做的那樣,把江南的味道和溫情,傳遞給每一個來店裡的人。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