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這天,桃記後院的桃樹枝繁葉茂,翠綠的葉子遮天蔽日,偶爾有風吹過,帶來陣陣清涼。蘇軟桃和蕭璟淵坐在桃樹下的石凳上,麵前擺著一張“階段成果表”,上麵記著第四卷第一部分的所有成果——學堂、分店、供應鏈,每一項都寫得清清楚楚,像一串飽滿的果實,透著豐收的喜悅。
“學堂首批學員完成考核,二十個人裡,有十個想留在京城桃記工作,五個想去洛陽、揚州分店,還有五個想回自己的家鄉開藥膳館。”蘇軟桃指著表格上的“學堂成果”,眼裡滿是笑意,“王小丫和李石頭都獲得了‘優秀學員’,王小丫說想跟著春杏學管理,李石頭想回北方開館,還說要把咱們的藥膳手冊帶回去,讓更多北方人吃到江南味。”
蕭璟淵接過表格,翻了翻學員們的“畢業心願”,有的寫著“想把藥膳教給家裡的孩子”,有的寫著“想在社區開公益課,幫更多老人”,他點點頭:“這就是辦學堂的意義,不僅能傳手藝,還能傳善意,比我預期的還好。”
“還有分店,”蘇軟桃繼續說,“揚州分店開業兩個多月,營業額已經超過了預期,‘蟹黃春筍羹’‘鯽魚豆腐湯’成了招牌,周虎還收到了揚州知府的邀請,說要把咱們的藥膳推薦給來揚州的官員;洛陽分店的‘辣炒羊肉’‘蟹黃春筍羹’也很受歡迎,阿妹說最近客人比以前多了三成,還有不少外地客人專門來吃。”
她還拿出兩地分店的“客人感謝信”,有的信裡畫著笑臉,有的寫著“吃了你們的藥膳,身體好多了”,軟桃輕輕摸著信紙,說:“每次看到這些信,我都覺得做藥膳很有意義,不僅能賺錢,還能幫到彆人。”
“供應鏈也很順利,”蕭璟淵補充道,“應急演練後,我們完善了方案,最近江南下雨,漕運有點慢,但京郊的春筍及時補供,沒影響分店生意;而且我們還和各地的食材商簽了‘長期合作協議’,約定‘食材不鮮可退換’,現在分店的食材新鮮度比以前更高,客人的好評也多了。”
他還拿出“供應鏈優化表”,上麵標注了“江南主供春筍、蓮子,京郊主供薺菜、生薑,洛陽主供羊肉,揚州主供水產”,還有“食材溯源係統”的使用數據——客人掃碼查食材產地的次數越來越多,說明大家對桃記的信任度在提高。
“對了,《江南藥膳集》第三版也快印好了,”蘇軟桃想起這件事,眼睛一亮,“裡麵加了‘學堂教學案例’‘分店經驗分享’,還有你幫我整理的‘供應鏈食材清單’,張師傅和李院判還寫了序言,說這版比前兩版更實用,更適合大家學習。”
蕭璟淵笑著說:“等印好了,咱們給每家分店、每個學員都送一本,還要寄給江南的張阿婆,讓她也看看,她肯定會很開心。”
兩人聊著聊著,夕陽漸漸西下,餘暉透過桃葉,灑在成果表上,像鍍了層金邊。蘇軟桃靠在蕭璟淵肩上,看著滿院的綠意,心裡滿是感恩:“阿淵,你說咱們怎麼這麼幸運,學堂、分店、供應鏈都這麼順利,沒有遇到大麻煩。”
“不是幸運,是你用心,大家也用心,”蕭璟淵輕輕握住她的手,“你用心教學員,阿妹和周虎用心打理分店,供應鏈的人用心保障食材,大家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自然會順利。”
他頓了頓,看著軟桃的眼睛,認真地說:“不過這隻是開始,以後咱們還要開更多分店,辦更多公益課,讓江南藥膳傳到更多地方,讓更多人知道‘用心做膳,真誠待人’的道理。”
蘇軟桃點點頭,眼裡滿是期待:“好,以後咱們一起努力,讓藥膳走得更遠,讓溫暖傳得更廣。”
晚風拂過,桃葉輕輕晃動,帶來陣陣清涼。兩人坐在桃樹下,手裡拿著成果表,心裡滿是對未來的篤定——第四卷第一部分的傳承與拓新,已經結出了甜美的果實,而接下來的路,他們會一起走,一起把江南的桃香,帶到更多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來自江南的溫情與匠心。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