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過後,江南藥膳學堂的庭院裡冒出了新綠,幾株剛移栽的蘭草舒展著葉片,透著生機。學堂的實操廚房裡,卻彌漫著一股特彆的香氣——既有江南藥膳的清甜,又帶著西域特有的辛香,這是蘇軟桃專為西域使者開設的“西域專項班”正在授課。
“咱們今天學做‘西域版當歸羊肉湯’,”軟桃站在灶台前,手裡拿著一本翻開的《江南藥膳集》,麵前圍坐著五位西域使者,他們穿著傳統的西域服飾,眼神裡滿是好奇與認真,“江南做這湯,會加蓮子提鮮,但西域蓮子少見,咱們就用你們常見的葡萄乾替代,既能增甜,又符合你們的口味。”
說著,軟桃從竹籃裡拿出西域使者帶來的葡萄乾——顆粒飽滿,顏色深紫,是西域的特產。她抓了一小把,用溫水泡軟:“泡軟的葡萄乾不會太硬,煮在湯裡會化開,甜味也能更好地融入湯中。你們看,泡的時候不用太久,一刻鐘就夠,泡過的水彆倒,煮湯時加進去,能保留葡萄乾的香味。”
西域使者首領名叫阿依莎,她認真地記著筆記,還用生硬的漢話問:“蘇姑娘,我們西域人喜歡吃辣,能不能在湯裡加辣椒?會不會影響藥膳的效果?”
軟桃笑著點頭:“當然可以,不過要選不刺激的江南辣椒粉,少量添加,既能滿足口味,又不會破壞當歸和羊肉的滋補效果。你們看,就這麼多,大概一小勺,太多了會掩蓋羊肉的鮮。”她拿起一個小勺,舀了一點辣椒粉,放在掌心展示給大家看。
接下來是處理羊肉,軟桃選的是京郊藥膳園的羊後腿肉,切成大塊:“西域的羊肉也很新鮮,你們回去做的時候,也選後腿肉,肥瘦相間,煮出來不柴。焯水的時候,要冷水下鍋,加薑片和你們西域的孜然粒,既能去腥味,又能增加你們熟悉的味道。”
阿依莎跟著軟桃的步驟,將羊肉切塊,冷水下鍋,小心翼翼地撒上孜然粒,眼睛緊緊盯著鍋:“蘇姑娘,這樣就可以了嗎?要不要再加點彆的?”
“不用,”軟桃搖搖頭,幫她調整了火候,“大火煮開,撇去浮沫,浮沫一定要撇乾淨,不然湯會渾濁,影響口感。你們看,浮沫要從邊緣開始撇,慢慢刮,彆把羊肉刮出來。”
煮湯的間隙,軟桃又教大家用砂鍋慢燉:“江南做藥膳喜歡用砂鍋,因為砂鍋保溫好,能讓食材的味道慢慢融在一起。你們回去後,要是沒有砂鍋,用陶罐也可以,效果差不多,就是燉的時間要稍微長一點。”
一個小時後,西域版當歸羊肉湯煮好了,掀開砂鍋蓋子,香氣瞬間彌漫了整個廚房——羊肉的鮮、當歸的醇、葡萄乾的甜,還有淡淡的孜然和辣椒粉的辛香,融合得恰到好處。阿依莎先嘗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太好吃了!和我們西域的羊肉湯不一樣,更鮮,也更暖,回去我一定要做給族人吃!”
其他使者也紛紛嘗了起來,一邊吃一邊點頭,用西域話交流著,臉上滿是驚喜。軟桃看著他們的樣子,笑著說:“這就是藥膳的魅力,不管在哪個地方,都能根據當地的食材和口味調整,既保留精髓,又融入特色。以後你們要是有新的食材,也可以試著加進去,說不定會有新的驚喜。”
課程結束後,阿依莎拿出一塊西域的手工地毯,遞給軟桃:“蘇姑娘,這是我們西域的禮物,謝謝你教我們這麼好的藥膳。以後我們西域和江南,就像這地毯上的花紋一樣,緊緊連在一起。”
軟桃接過地毯,上麵繡著江南的桃花和西域的葡萄,寓意著融合,她笑著說:“以後我們要多交流,你們有新的做法,也可以告訴我們,讓江南藥膳和西域風味,一起變得更好。”
蕭璟淵來接軟桃的時候,剛好看到使者們拿著煮好的羊肉湯,興奮地討論著。他走到軟桃身邊,輕聲說:“看來今天的課很成功,我就知道你能做好跨域融合。”
“其實不難,”軟桃靠在他身邊,看著庭院裡的蘭草,“隻要用心了解對方的需求,尊重對方的口味,就能找到融合的方法。就像這藥膳,不管在哪裡,核心都是‘溫暖’,隻要能暖到人心,就是成功的。”
夕陽西下,使者們抱著《江南藥膳集》和軟桃手寫的配方,依依不舍地離開。軟桃站在學堂門口,看著他們的背影,心裡滿是期待——期待西域的百姓能吃到這份來自江南的溫暖,期待江南藥膳能跨越地域,連接更多的心。
喜歡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請大家收藏:()靖王的小廚娘又甜又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