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光催新事,老客攜友尋酪來
現代西市街的晨光剛漫過“晚星酪鋪”的木窗欞,林晚星正和蘇晴把從百年前帶回來的“柳氏初代酪品手記”攤在案上,琢磨著怎麼把古法酪品融入現代體驗課時,店門“吱呀”一聲被推開。
“晚星妹子,可算找到你了!”熟悉的大嗓門響起,王胖子——哦不,是從古槐街回來後,按現代說法給自己改名叫“王實誠”的男人,揣著個粗布袋子走進來,身後跟著個穿藏青色短褂、眉眼間透著精明的中年男人。
王實誠搓著手,把身邊人往前推了推:“這是我遠房表弟,叫趙栓柱,在鄰縣‘清河鎮’開雜貨鋪,聽說我跟你這兒學了‘實在做吃食’的道理,非要來看看柳氏酪品的手藝,還說……還說想在清河鎮開家柳氏酪坊的加盟店!”
趙栓柱趕緊拱手,又覺得這動作在現代鋪子裡有點彆扭,連忙直起身:“林掌櫃,蘇姑娘,我是聽表哥說,你們的酪品不僅用料真,還有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清河鎮雖小,但街坊們都認‘老味道’‘實誠貨’,就是缺這麼一家像樣的酪坊。我這雜貨鋪旁正好有間空鋪子,想請你們幫襯著,把柳氏酪坊開到清河鎮去!”
林晚星還沒接話,腕上的“酪”字印記又輕輕發燙,眉心係統光屏亮起,帶著和古槐街時相似的古樸紋路:
【柳氏酪道傳承係統·加盟傳承模式已激活】
【當前狀態:返回現代,協助趙栓柱在清河鎮開設柳氏酪坊加盟店,完成“古法現傳”的拓展任務,證明柳氏酪道在現代不同地域的適配力】
【關鍵線索:清河鎮靠河,盛產蓮藕、芡實、河鮮;鎮上百姓多是漁民和農戶,喜歡“頂飽、帶點鹹香”的吃食;趙栓柱的妻子李翠蘭是個利落人,擅長做家常小吃,能幫著打理鋪子;另外,清河鎮有個“老碼頭市集”,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開集,是推廣酪品的好時機】
【隱藏危機:清河鎮有家“孫記茶食鋪”,掌櫃孫瘸子是本地老戶,靠著賣些糕餅、糖茶占了大半吃食生意。他聽說趙栓柱要開酪坊,私下跟街坊說“外來的酪品不接地氣,肯定不如本地糕餅合口味”;還讓夥計在碼頭市集散布消息,說“柳氏酪坊加盟費貴,是想賺清河鎮人的錢”,讓趙栓柱有些打退堂鼓】
二、初訪清河鎮,流言擾心起波折
“栓柱哥,我們跟你去清河鎮看看!”林晚星當機立斷,轉頭跟蘇晴交代,“把柳氏菌種、初代手記都帶上,再裝些做體驗課剩下的雜糧粉,說不定能用上。”
清河鎮離西市街不算遠,坐半個時辰的車就到了。鎮子依著一條清河蜿蜒鋪開,青石板路沿著河岸延伸,儘頭就是老碼頭市集。趙栓柱的空鋪子就在市集入口旁,不大,卻敞亮,門口對著河,風一吹,帶著水汽的涼意在鋪子裡打旋。
“就是這兒了!”趙栓柱推開鋪門,指著裡麵的土灶台,“這灶台是前幾年新砌的,燒柴火、用煤都成,我還想著,要是開酪坊,就按你說的,用柴火做古法酪品,保準香!”
正說著,隔壁“孫記茶食鋪”的門簾撩開,一個瘸著左腿、臉上堆著假笑的男人探出頭:“喲,栓柱,這就是你說的‘大城市來的掌櫃’?我可聽說了,這柳氏酪坊看著光鮮,加盟費得不少吧?你這雜貨鋪剛賺倆錢,可彆打水漂嘍!”
趙栓柱臉一紅,剛要反駁,孫瘸子又說:“不是我多嘴,清河鎮的人就認我家的‘芝麻糕’‘花生糖’,那酪品黏糊糊的,又甜又膩,誰愛吃啊?”說完,還故意朝路過的幾個街坊揚聲,“大夥兒說是不是?咱們清河鎮的吃食,就得是實打實的糕餅,那外來的酪品,怕是水土不服哦!”
街坊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小聲說:“孫掌櫃說得也有道理,酪品我們沒怎麼吃過,要是不好吃,錢就白花了。”趙栓柱的臉瞬間垮下來,拉著林晚星的袖子:“林掌櫃,這……這可怎麼辦?”
係統光屏突然彈出【核心劇情反轉·初訪遇阻】:
【孫瘸子的真實想法:他不是真的覺得酪品不好,而是怕加盟店搶了他的生意。他的茶食鋪這兩年生意下滑,兒子在城裡上學要花不少錢,他急著保住客源;其實他年輕時在外地吃過酪品,一直覺得味道不錯,就是自己不會做,也不好意思請教;他看到趙栓柱鋪子裡的土灶台,眼裡藏著羨慕——他的茶食鋪用的是電烤箱,總覺得少了點“老味道”】
【趙栓柱的隱藏優勢:他在清河鎮開了十年雜貨鋪,街坊們都認他的“實在”,之前賣的米麵糧油都是足斤足兩;李翠蘭做的“家常鹹菜”在鎮上小有名氣,很多街坊都愛買,要是把鹹菜和酪品結合,說不定能出“清河鎮特色”】
【破局之法:用清河鎮盛產的蓮藕、芡實做“本地特色酪品”,證明柳氏酪品能“接地氣”;在老碼頭市集擺個“試吃攤”,讓街坊們免費嘗,打破“甜膩不好吃”的印象;另外,邀請孫瘸子來鋪子裡看“柴火做酪”的過程,給他嘗“鹹香口味”的酪品,勾起他對老味道的興趣,說不定能化敵為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晚星拍了拍趙栓柱的肩:“栓柱哥,彆慌!我們先做幾款清河鎮專屬的酪品,等市集一開,讓街坊們嘗嘗,就知道好不好了!”
三、新酪融本地,配方藏著接地氣
李翠蘭聽說要做清河鎮特色酪品,趕緊從裡屋拎出個竹籃:“林掌櫃,你看!這是今早剛從河裡采的鮮蓮藕,還有我娘曬的芡實乾,都是咱清河鎮的好東西!”
林晚星翻開“柳氏初代酪品手記”,在空白頁上寫下新的配方,係統光屏同步彈出【柳氏酪道·清河鎮專屬酪品係列】:
一)蓮藕芡實酪·鹹香款
適配場景:清河鎮早餐、碼頭勞工加餐
本地牧場直供,用粗紗布過濾)
鮮蓮藕1節去皮,切成小丁,用清水泡10分鐘去澱粉)
芡實乾30g提前用溫水泡發2小時,煮至軟爛)
柳氏菌種3g保持酪體基礎風味)
海鹽2g提鮮,符合本地鹹香口味)
蔥花5g本地小香蔥,切碎,裝飾用)
白芝麻3g炒熟,增加香氣)
關鍵步驟:
1.鮮牛奶倒入土灶台的鐵鍋,用柴火加熱至45c,加入菌種,用木勺順時針攪10圈,靜置20分鐘讓其初步發酵;
2.泡好的蓮藕丁放入石臼,搗成泥狀,和煮軟的芡實一起倒入牛奶中,攪拌均勻;
3.加入海鹽,轉小火慢熬15分鐘,期間每隔3分鐘攪1圈,防止糊底;
4.熬好的酪體倒入粗瓷碗,撒上蔥花和白芝麻,放在灶台邊的陰涼處再發酵1小時;
5.成品特點:酪體呈米白色,帶著蓮藕的清香和芡實的軟糯,鹹香適中,不甜不膩,飽腹感強,適合碼頭勞工和農戶早餐食用。
二)河鮮蝦米酪餅·便攜款
適配場景:老碼頭市集流動售賣、漁民出海便攜
基礎原料:+菌種4g發酵,過濾後取濃稠部分)
新鮮河蝦50g去殼去蝦線,剁成蝦泥,加入少許料酒去腥)
低筋麵粉80g增加餅的韌性)
雞蛋1個打散,增加黏性)
薑末3g去腥,本地生薑)
椒鹽2g本地特產,提味)烙餅用)
關鍵步驟:
1.原味酪體中加入低筋麵粉、雞蛋液,攪拌成無顆粒的麵糊;
2.放入蝦泥、薑末、椒鹽,繼續攪拌均勻,醒發15分鐘;
3.土灶台的平底鍋燒熱,倒入食用油,用勺子舀一勺麵糊倒入鍋中,用鏟子攤成直徑約8的小圓餅;
4.用小火烙3分鐘,翻麵再烙2分鐘,至兩麵金黃,蝦香四溢;
5.成品特點:外焦裡嫩,帶著河蝦的鮮和酪體的香,鹹鮮適中,方便攜帶,漁民出海或街坊趕集時都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