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星憶舊味,印記忽引穿古意
現代西市街的暮色剛漫過“晚星酪鋪”的門檻,林晚星正和蘇晴給孩子們上“古法酪品體驗課”——小桌上擺著石臼和芝麻,孩子們圍著灶台,學著用木勺攪打剛發酵好的“蜜漬果酪”。突然,林晚星腕上的“酪”字印記猛地發燙,比在清河鎮時更甚,眼前的景象瞬間扭曲:孩子們的笑聲變成了古街的吆喝,電灶台換成了熟悉的土灶,手裡的塑料勺竟變成了一把舊銅勺——正是周阿瑤送給她的那把柳老夫人用過的銅勺。
“晚星!我們……我們又回來了?”蘇晴的聲音帶著驚喜,抬頭望去,青灰色的瓦當、青石板路,還有街角那棵老槐樹,分明是百年前的古槐街!“晚星酪鋪”的木招牌換成了“柳氏酪坊分號”,周阿瑤正站在門口,踮著腳往街上望,看到她們,眼睛一亮:“林姑娘!蘇姑娘!你們可算來了!”
周阿瑤拉著她們往鋪子裡走,語速飛快:“自從你們走後,咱這‘柳氏酪坊’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都有鄰鎮的人來買酪品!前兩天,鄰鎮‘望溪鎮’的張掌櫃來古槐街采買,嘗了咱的‘蜜漬果酪’,非要請你們去望溪鎮開家加盟分號,說望溪鎮的百姓也想嘗嘗柳氏酪品的味道!”
話音剛落,林晚星眉心的係統光屏亮起,帶著比之前更古樸的紋路:
【柳氏酪道傳承係統·跨時空加盟模式已激活】
【當前狀態:重返百年前古槐街,協助望溪鎮張掌櫃開設柳氏酪坊古代加盟店,完成“古法跨鎮傳”的傳承任務,證明柳氏酪道在古代地域間的生命力】
【關鍵線索:望溪鎮靠山地,盛產核桃、板栗、山棗;鎮上多是山民和貨郎,喜歡“醇厚、耐放”的吃食;張掌櫃的母親張婆婆是柳老夫人的遠房表姐,手裡藏著“柳氏山味酪品”的殘頁配方;望溪鎮每月初一有“山貨市集”,是推廣酪品的好時機】
【隱藏危機:望溪鎮有家“劉記雜貨鋪”,掌櫃劉老栓是本地大族,不僅賣雜貨,還順帶賣些“粗製糕餅”。他聽說張掌櫃要開柳氏加盟酪坊,私下跟街坊說“柳氏酪坊是古槐街的‘外來戶’,到望溪鎮是想‘賺黑心錢’”;還讓兒子劉二狗在山貨市集散布消息,說“柳氏酪品用的是‘山裡頭的野果子’,吃了會鬨肚子”,讓張掌櫃很是發愁】
二、初至望溪鎮,流言擾局遇舊識
“阿瑤,我們跟張掌櫃去望溪鎮看看!”林晚星當機立斷,轉頭跟蘇晴交代,“把柳氏菌種、初代手記都帶上,再裝些古槐街的雜糧粉,說不定能用上。”
望溪鎮離古槐街不算遠,坐半個時辰的驢車就到了。鎮子依著青山鋪開,青石板路順著山勢蜿蜒,儘頭就是山貨市集。張掌櫃早已在街口等候,他穿著一身灰布長衫,腰上係著粗布圍裙,臉上滿是憨厚的笑:“林姑娘!蘇姑娘!我是望溪鎮的張老實,大夥兒都叫我張掌櫃。我娘常跟我說柳老夫人的酪品有多好吃,如今能請你們來開加盟分號,真是圓了我娘的心願!”
張掌櫃的空鋪子就在山貨市集旁,不大卻乾淨,裡麵有個新砌的土灶台,牆角堆著剛從山裡采的核桃和板栗。“就是這兒了!”張掌櫃推開鋪門,指著灶台,“這灶台是我特意請瓦匠砌的,跟你們古槐街的一樣,燒柴火做酪,保準香!”
正說著,隔壁“劉記雜貨鋪”的門簾撩開,一個留著山羊胡、眼神精明的男人探出頭,正是劉老栓。他上下打量著林晚星和蘇晴,嘴角撇了撇:“張老實,你這是請了啥人來?我可聽說了,這柳氏酪坊是古槐街的‘外來戶’,到咱望溪鎮來開鋪,怕是想把咱鎮上的錢都賺走!”
張掌櫃臉一紅,剛要反駁,劉老栓又朝路過的街坊揚聲:“大夥兒可得當心!這外來的酪品用的是山裡頭的野果子,誰知道乾不乾淨?我家的糕餅用的都是正經糧食,吃著才放心!”街坊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小聲說:“劉掌櫃說得也有道理,這酪品我們沒吃過,要是吃壞了肚子可咋整?”張掌櫃的臉瞬間垮下來,拉著林晚星的袖子:“林姑娘,這……這可怎麼辦?”
係統光屏突然彈出【核心劇情反轉·望溪遇阻】:
【劉老栓的真實想法:他不是真的覺得酪品不好,而是怕加盟分號搶了他的生意。他的雜貨鋪這兩年生意下滑,女兒要出嫁,急著攢嫁妝;其實他年輕時吃過柳老夫人做的“核桃酪”,一直念念不忘,隻是礙於“本地商戶的麵子”,不好意思承認;他看到張掌櫃鋪子裡的土灶台,眼裡藏著羨慕——他的雜貨鋪隻有個小煤爐,做不出“老味道”】
【張掌櫃的隱藏優勢:他在望溪鎮開了五年雜貨鋪,街坊們都認他的“老實”,之前賣的山貨都是足斤足兩;張婆婆做的“山棗醬”在鎮上小有名氣,很多街坊都愛買,要是把山棗醬和酪品結合,說不定能出“望溪鎮特色”】
【破局之法:用望溪鎮盛產的核桃、板栗、山棗做“山味特色酪品”,證明柳氏酪品能“接地氣”;在山貨市集擺個“試吃攤”,讓街坊們免費嘗,打破“不乾淨、吃壞肚子”的印象;另外,邀請劉老栓來鋪子裡看“柴火做酪”的過程,給他嘗“醇厚口味”的酪品,勾起他對老味道的回憶,說不定能化敵為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林晚星拍了拍張掌櫃的肩:“張掌櫃,彆慌!我們先做幾款望溪鎮專屬的酪品,等市集一開,讓街坊們嘗嘗,就知道好不好了!”
三、山味融新酪,配方藏著望溪情
張婆婆聽說要做望溪鎮特色酪品,趕緊從裡屋拎出個竹籃:“林姑娘,你看!這是今早剛從山裡采的鮮核桃、板栗,還有我做的山棗醬,都是咱望溪鎮的好東西!”
林晚星翻開“柳氏初代酪品手記”,在空白頁上寫下新的配方,係統光屏同步彈出【柳氏酪道·望溪鎮專屬酪品係列】:
一)核桃板栗酪·醇厚款
適配場景:望溪鎮早餐、山民勞作加餐
本地農戶直供,用粗紗布過濾)
鮮核桃50g去殼去皮,用溫水泡10分鐘)
鮮板栗60g去殼去皮,蒸熟後搗成泥)
柳氏菌種4g保持酪體基礎風味)
紅糖25g本地老紅糖,敲成小塊)本地蜂農直供,提香)
熟芝麻5g炒熟,裝飾用)
關鍵步驟:
1.鮮牛奶倒入土灶台的鐵鍋,用柴火加熱至50c,加入菌種,用木勺順時針攪12圈,靜置25分鐘讓其初步發酵;
2.泡好的核桃放入石臼,搗成泥狀,和板栗泥一起倒入牛奶中,攪拌均勻;
3.加入紅糖,轉小火慢熬20分鐘,期間每隔4分鐘攪1圈,防止糊底;
4.熬好的酪體倒入粗瓷碗,淋上桂花蜜,撒上熟芝麻,放在灶台邊的陰涼處再發酵1.5小時;
5.成品特點:酪體呈淺棕色,帶著核桃的香和板栗的醇厚,甜而不膩,飽腹感強,適合山民勞作時加餐或作為早餐食用。
二)山棗酪糕·耐放款
適配場景:望溪鎮山貨市集售賣、貨郎外出攜帶
基礎原料:+菌種5g發酵,過濾後取濃稠部分)
山棗醬40g張婆婆自製,無添加)
低筋麵粉100g增加糕體韌性)
雞蛋2個打散,增加黏性)
刷模具用)
葡萄乾15g洗淨,裝飾用)
關鍵步驟:
1.原味酪體中加入山棗醬、低筋麵粉、雞蛋液、白糖,攪拌成無顆粒的麵糊,醒發20分鐘;
2.模具內壁刷上食用油,倒入麵糊,表麵撒上葡萄乾;
3.土灶台的蒸屜上汽後,放入模具,用柴火蒸35分鐘;的正方形小塊,用油紙包裹好;
5.成品特點:口感紮實,帶著山棗的酸甜和酪體的香,耐存放,貨郎外出或街坊趕集時都能吃,是望溪鎮專屬的“便攜酪糕”。
三)雜糧山菌酪·鹹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