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街遇冷境,老糖陷滯銷
胡同的鹵香還未淡去,林晚星腕上的“酪”字印記便泛起暖光。她剛幫老方祖孫把鹵味交流會的資料整理好,就見長街雜貨店的劉嬸拎著個裝著碎糖的油紙袋匆匆跑來:“晚星姑娘,快去長街中段!阿禾和阿苗的‘禾苗糖坊’快撐不下去了!”
長街是平州城的“懷舊老街”,禾苗糖坊曾是街上的甜蜜招牌——阿禾和阿苗兄妹倆跟著奶奶做手工糖二十年,熬出的糖甜而不膩,兩年前奶奶去世後,兄妹倆就守著糖坊,街坊們遛彎、帶娃路過,都愛來買些糖塊、糖稀當零嘴。可自從半個月前長街街口開了家“新式糖果店”,賣著包裝花哨的巧克力、水果硬糖,還搞“買一送一”活動,禾苗糖坊就變得門可羅雀。
林晚星趕到時,隻見阿禾坐在糖坊門口的竹椅上,手裡攥著塊沾著糖漬的木鏟,麵前的玻璃罐裡放著幾小塊沒賣出去的芝麻糖。他穿著洗得發白的藍色布衣,袖口磨出了毛邊,指縫裡還沾著未洗淨的糖霜;阿苗蹲在旁邊,手裡擦拭著冰冷的熬糖鍋,小聲問:“哥,今天還是沒人來買糖嗎?”旁邊的案板上,裝著麥芽糖、芝麻、花生的陶罐都見了底。
“晚星姑娘,你可算來了。”阿禾站起身,聲音沙啞,指了指街口的新式糖果店,“那店的糖果樣子好看,還搞活動,年輕人和小孩都愛去那買,我這老手藝熬的糖,一天賣不出半斤,連買麥芽糖的錢都湊不齊了。再過幾天,我就得把這熬了二十年糖的鍋賣了,帶著阿苗去城裡打工……”
話音剛落,一個穿著西裝、拿著宣傳單的男人走了過來,他是新式糖果店的老板老馮,手裡拿著一份轉讓合同:“阿禾,我最後問你一次,把糖坊的位置讓給我,我給你兩千八百文,夠你和阿苗在城裡生活半年。你這土鍋熬的老糖,早就跟不上現在的潮流了!”
阿禾把木鏟護在身後,把阿苗攬到身邊,語氣堅定:“我不讓!這糖坊是奶奶傳下來的,每塊糖裡都有她的味道,就算餓肚子,我也不賣!”
林晚星眉心的係統光屏隨即亮起:
【柳氏食道傳承係統·長街糖品煥新模式已激活】
【當前狀態:協助阿禾兄妹盤活“禾苗糖坊”,升級糖品品類,吸引不同客群,完成“兄妹守坊”任務,驗證柳氏食道對“兄妹傳承手藝”場景的適配性】
【關鍵線索:長街客群涵蓋遛彎老人、帶娃主婦、放學學生、懷舊白領,偏愛“甜而不膩、口感豐富、有童年回憶”的糖品,既需要“傳統手工糖”,也想嘗試“創新糖點”;阿禾兄妹的熬糖手藝紮實,但隻有芝麻糖、花生糖兩種,品類單一,缺乏新意;長街附近有糧鋪、乾貨攤、水果店,麥芽糖、核桃、紅棗、山楂等原料易獲取;阿禾擅長把控熬糖火候,阿苗擅長給糖塑形、包裝,隻是不懂如何創新糖品種類和營銷】
【隱藏危機:老馮為了逼走阿禾兄妹,暗中讓夥計在糖坊門口扔過期糖果,還在長街散布“阿禾的糖不衛生,用的是變質麥芽糖”的謠言。更過分的是,他趁阿禾兄妹去進貨時,偷偷往糖坊的麥芽糖裡加了苦味劑,導致阿禾熬出的糖又苦又澀,損失了不少老顧客】
二、老糖試新味,兄妹重拾熱情
林晚星拿起一塊芝麻糖嘗了嘗,對阿禾兄妹說:“阿禾,阿苗,你們的手工糖甜而不膩,比新式糖果店的工業糖香多了。大家不來買,不是因為糖不好,是因為品類單一,沒新意。咱們給糖加些新原料、做些新造型,再搞點親子糖藝體驗,肯定能吸引街坊來買。”
阿禾歎了口氣:“可我們隻會做兩種糖,也不知道加什麼好……”林晚星笑著遞給阿苗一本柳氏手記:“彆擔心,我教你們。咱們結合街坊的需求,做幾款‘特色手工糖’,要是三天後能把糖賣光,你們就繼續守著糖坊;要是賣不完,我幫你們跟老馮談,讓他給你們合理的補償。”
阿苗眼裡燃起微光:“晚星姐姐,真的能讓大家來買我們的糖嗎?”林晚星點點頭,阿禾也跟著點了點頭,握緊了手裡的木鏟。林晚星結合係統線索和阿禾兄妹的手藝,開始設計新糖品配方,阿禾負責熬糖、把控甜度,阿苗負責塑形、包裝,三人分工協作,很快就投入到忙碌的製作中。
一)紅棗核桃糖·養生款
適配場景:遛彎老人、注重健康的主婦當零嘴,營養香甜
基礎原料:
麥芽糖500g糧鋪新榨的)
紅棗200g乾貨攤的,去核切成碎末)
核桃150g乾貨攤的,炒熟後碾碎)
白芝麻50g乾貨攤的,炒熟備用)
黃油30g增加順滑口感)
白砂糖50g調節甜度,根據口味調整)
關鍵步驟:
1.鍋中放入麥芽糖、白砂糖、黃油,小火加熱至完全融化,期間不停攪拌防止糊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2.待糖液熬至呈琥珀色、能拉出長絲時,加入紅棗末、核桃碎,快速翻炒均勻;
3.在案板上撒上白芝麻,將混合好的糖料倒在案板上,用木鏟按壓平整,擀成厚約1厘米的方塊;
4.待糖塊稍涼但未完全變硬時,切成3厘米見方的小塊,冷卻後即可裝罐;
5.成品特點:糖塊軟硬適中,紅棗的甜香混合著核桃的香脆,還有白芝麻的點綴,老人常說“這糖比補品還養人”。
二)山楂軟糖·清爽款
適配場景:帶娃主婦、放學學生當零嘴,酸甜解膩
基礎原料:
麥芽糖400g
山楂泥300g菜場新鮮山楂洗淨去核,蒸熟後壓成泥)
白砂糖80g調節酸甜度)
玉米澱粉50g增加粘稠度)調澱粉用)
椰蓉50g表麵裝飾用)
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