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夜凝霜,百合蓮子香入夢
冬寒漸深,山塢的清晨凝著一層薄薄的白霜,院中的石板路泛著清冷的光,唯有簷下掛著的臘肉與乾辣椒,添了幾分煙火氣。陳晚星一早便在竹篩上鋪開陳禾送來的乾百合——花瓣呈乳白色,層層疊疊,泡在溫水中,緩緩舒展如小喇叭,散發出清淺的甘香,像把冬日的靜謐都揉進了食材裡。木桌上,謝景淵剛從鎮上買來的乾蓮子裝在瓷碗裡,顆粒飽滿,去芯後雪白圓潤;旁邊的陶罐裡,是周桂蘭送來的桂圓肉,暗紅色的果肉裹著甜香,捏一顆放進嘴裡,軟糯清甜,與百合的清潤、蓮子的微甘交織,成了小院清晨的安神底色。
“晚星,今日要做百合蓮子糕吧?百合都泡軟了,蓮子也煮透了,桂圓肉也剪碎了。”謝景淵從灶房出來,手裡提著一個溫著熱水的銅壺,“昨日蘇繡娘來說,最近趕繡活兒熬到半夜,總睡不著,盼著些安神助眠的點心,這百合蓮子糕正好對症。”
晚星正將泡軟的百合撕成小片,聞言點頭:“是啊,陳禾說百合能養陰安神,配著蓮子的清心,既能給林墨這樣伏案作畫的人寧神,也能給錢小五這樣走街串巷累了一天的人助眠。對了,孫仲山昨日來送草藥,說冬日人易煩躁,這糕也能給鎮上的老人吃,安穩睡個好覺。”
話音未落,院外傳來紡車的轉動聲,伴著布料的摩擦聲。一個穿著藍布夾襖的婦人抱著一摞織好的土布站在籬笆外,手裡攥著個針線籃,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是鎮上的織娘柳大娘。她從針線籃裡取出一塊繡著蓮花的手帕,布料細膩,針腳平整。
“晚星姑娘,謝小哥!我是織娘柳大娘,前幾日聽錢小五說,姑娘做的點心能安神助眠,比安神香還管用。我這幾日趕織冬布,熬到半夜總醒,想著用這匹土布換幾塊糕,也好夜裡能睡踏實。”她又從籃裡取出一小卷彩色棉線,“這是我染的棉線,顏色正,姑娘做點心時綁糕點、裝飾都好用。”
晚星剛捏起一片百合,聞言看向柳大娘手中的土布,又看了看桌上的蓮子、桂圓肉與百合,心裡有了主意。恰在此時,陳禾背著藥簍走來,簍子裡除了草藥,還放著一小袋曬乾的茯苓:“晚星姑娘,謝大哥!今日的百合夠不夠?我還帶了些茯苓,能健脾寧心,和百合配著,安神效果更好。”他看到柳大娘,笑著打招呼:“柳大娘,您也來換點心呀?”
柳大娘溫和一笑,眼中帶著期待:“是啊,陳小子,就盼著姑娘的點心能讓我睡個安穩覺。”晚星將百合片放進碗裡,笑著道:“柳大娘,陳禾,今日正好做百合蓮子桂圓糕,你們留下嘗嘗,合口了再換。”
二、百合蓮子桂圓糕·安神助眠款
適配場景:繡娘助眠、畫匠寧神、老人安神,常溫可存9天,冷藏可存20天,口感綿密清甜,百合的清潤、蓮子的粉糯與桂圓的甜暖交織,茯苓的溫和與蜂蜜的醇厚中和寡淡,既適合伏案勞作後寧神,也能作為奔波一天後助眠食,溫和安神,不滋膩腸胃,冬日助眠最宜。
基礎原料:
主料:乾百合30g提前用溫水泡80分鐘,泡至柔軟,撕成小片)、乾蓮子40g提前用清水泡2小時,煮至粉糯,去芯)、桂圓肉30g去殼去核,剪成碎粒)、陳禾帶來的乾茯苓25g打成細粉,健脾寧心)、柳大娘送的蜂蜜20g自家釀的土蜂蜜,溫潤甜潤)、中筋麵粉110g提供基礎口感,不易散)、糯米粉110g增加軟糯,避免過硬)
輔料:冰糖15g砸碎成末,調節甜度,避免過甜影響睡眠)、鹽0.5g平衡甜味,激發食材本味)、清水60調節麵團濕度)、食用油10刷模具防粘)、圓形花形模具6個直徑8,增加顏值)、蒸鍋1個、料理機用於打茯苓粉、蓮子泥)
關鍵步驟:
1.處理核心食材:
煮透的蓮子取出一半約20g),放入料理機,加入15清水,打成細膩的蓮子泥保留少許顆粒感,增加口感層次);另一半蓮子保留完整顆粒增加粉糯口感);泡軟的百合擠乾水分,撕成1寬的小片保留片狀形態,吃時能嘗到百合的清潤)。
乾茯苓放入料理機,打成細膩的茯苓粉過篩去除粗渣,確保口感細膩);桂圓肉剪成0.5見方的碎粒避免過甜,均勻分布在糕體中);冰糖末與蜂蜜混合,攪拌至順滑減少單糖攝入,溫和調味)。
2.調製麵團:
中筋麵粉、糯米粉、茯苓粉放入大碗中,加入冰糖蜂蜜混合物、鹽,用筷子攪拌均勻提前拌勻,避免蒸製後出現結塊)。
分多次加入清水,邊加邊用手揉麵,同時加入蓮子泥、百合片,揉至麵團初步成型。
放入完整蓮子、桂圓碎粒,繼續揉至完全融合,形成光滑不粘手的麵團硬度類似軟米糕,太軟易粘模具,太硬口感乾硬),蓋上濕布醒發45分鐘讓麵粉充分吸收水分,口感更鬆軟,食材香味更均勻,避免喧賓奪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塑形與預處理:
花形模具內壁均勻刷一層食用油防粘,方便脫模,也能讓花紋更清晰),將醒發好的麵團分成6等份每份約110g),用手掌揉成光滑的圓團。
取一個麵團,放入模具中,用手掌輕輕按壓,使其均勻填滿模具,貼合花紋表麵用刮刀刮平,確保花紋清晰,美觀度高);在糕體中心放入一顆完整蓮子、一片百合增加顏值與食材辨識度,寓意“蓮心安神”)。
模具底部鋪一層油紙油紙提前剪好,與模具底部大小一致,防粘效果更佳,也能吸附多餘水汽,避免糕體底部過濕)。
4.蒸製與定型:
蒸鍋提前加水燒開,待水沸騰後,將模具放入蒸鍋中層,蓋上鍋蓋,轉中火蒸38分鐘蒸製28分鐘時,可揭開鍋蓋觀察,若表麵凝固,用筷子插入糕體中心,拔出後無濕粉帶出,說明已熟)。
蒸好後關火,不要立即開蓋,燜12分鐘避免溫差過大導致糕體回縮、花紋變形,也能讓香氣充分沉澱,不浮於表麵),隨後取出模具,放在冷卻架上晾涼至室溫熱食時偏軟,甜暖味較濃;晾涼後口感紮實,清潤味更突出,適合睡前食用)。
5.脫模與裝飾:
待糕體完全晾涼後,用手指輕推模具邊緣,輕輕將糕體完整取出若粘模具,可稍等3分鐘再脫模,利用油溫的潤滑性輕鬆取下,保護花紋)。
每塊糕表麵刷一層薄薄的蜂蜜增加光澤與溫潤感,不額外加糖),撒上少許茯苓粉提升香氣與食療感,直觀展現食材),點綴一小撮桂圓碎提升顏值,呼應內餡)。
6.成品特點:
糕體呈淡奶白色,表麵泛著蜂蜜的柔光,花形花紋清晰,中心蓮子與百合點綴其間,入口先是百合的清潤甘香,接著是蓮子的粉糯清甜,隨後桂圓的微甜與茯苓的溫和在舌尖散開,麵粉與糯米的紮實軟糯收尾,咽下去後胃裡暖暖的,沒有甜膩感,隻餘清淺的草木香,睡前吃一塊,心緒漸平,容易入眠,老人小孩都能吃。
柳大娘拿起一塊,小口品嚼,眼中露出舒緩:“這糕清清爽爽,不甜不膩,吃著心裡都靜了,今晚肯定能睡好!”林墨恰好來送新畫的“百合安神圖”,嘗了一塊,笑道:“這糕比安神香還管用,畫了一下午畫,吃塊糕,腦子都不昏沉了!”張掌櫃趕來時,嘗了一塊,當即拍板:“姑娘,這糕酒樓每日要九十塊!冬日客人住店,睡前送一塊,比安神茶還受歡迎,回頭客都多了!”這便定名為“晚星百合蓮子桂圓糕”。
三、甜糕換織錦,安神漫山塢
柳大娘見糕體合心意,便將手中的土布與彩色棉線遞過來,笑著說:“姑娘,這布你做個桌布、包點心都好用,棉線也給你,裝飾糕點好看。”晚星接過土布,觸手細膩,帶著陽光的味道。她裝了九塊桂圓糕,用柳大娘送的棉線係成束,再用土布包好,遞給柳大娘:“柳大娘,這點心您帶回去,睡前吃一塊,保管睡個安穩覺,不夠了再來換。”
柳大娘接過布包,小心翼翼地抱在懷裡,又從針線籃裡取出一雙布鞋:“姑娘,這鞋是我給你做的,千層底,冬日穿暖和,做點心站久了也不累腳。”說罷,便抱著布包,提著針線籃,腳步輕快地離去,土布的棉香與點心的清潤香交織,漫向鎮上的織坊。
陳禾幫著把給張掌櫃的糕體裝進桃木盒王大山送的),又從藥簍裡取出一小包曬乾的芡實:“晚星姑娘,這芡實能固腎安神,下次來我帶些,你再做些芡實山藥糕,先生說冬日吃芡實,比蓮子更養脾胃,適合給周嬤這樣的老人吃。”晚星接過芡實,點頭應下:“好啊,下次用芡實配著山藥,做些養脾胃的甜糕,讓周嬤吃著舒服。”
孫仲山背著藥箱趕來時,手裡拿著幾包草藥,笑著說:“晚星姑娘,我給你帶了些安神的草藥,下次做糕添進去,效果更好。”他嘗了一塊桂圓糕,連連點頭:“這糕配比講究,百合、蓮子、茯苓都是安神的好東西,還不滋膩,比我開的安神方還討喜,回頭我給病人推薦!”晚星裝了六塊糕,用油紙包好,遞給孫仲山:“孫先生,這點心您帶回去,給病人當食療,比吃藥方便。”
午後的冬陽透過窗欞,灑在院裡的槐樹上,晚星將柳大娘送的土布鋪在木桌上,擺上剛做好的桂圓糕,像一幅素雅的畫。謝景淵則在灶房煮起了百合蓮子茶,放入少許蜂蜜,煮得茶湯澄白,盛在粗瓷碗裡,溫溫的喝一口,清心又安神。
晚星坐在桌前,摸著細膩的土布,看著糕體上的花形花紋,心裡格外安寧。謝景淵端來兩碗茶,遞給晚星一碗,笑著道:“冬日的點心,就該這般清潤平和,既能填肚子,又能安人心,比啥都珍貴。”晚星點頭,喝著熱茶,看著院中的竹篩上晾曬的芡實,忽然覺得,這山塢的日子,就像這百合蓮子糕一般,藏著草木的靜氣、果乾的甜暖,還有人與人之間最熨帖的心意——織娘的布,郎中的藥,畫匠的畫,貨郎的糖,都成了冬日裡最安穩的慰藉。
夕陽西下時,張掌櫃的夥計來取糕體,提著裝滿百合蓮子桂圓糕的桃木盒,腳步輕快地往鎮上走去。晚星與謝景淵坐在桌前,喝著百合蓮子茶,聊著明日要做的芡實山藥糕,寒風掠過院角,卻帶著點心的清潤香,漸漸融進這冬日的暮色裡。山塢的風,又將這安神的香氣吹向織坊的紡車、藥鋪的藥櫃、酒樓的客房,送到每一個輾轉難眠的人身邊,讓這份冬日的安穩,撫慰了整個山塢。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