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烤製定型與冷卻:
烤箱預熱完成後,將烤模放入烤箱,上下火180c,烤製15分鐘烤製10分鐘時觀察餅體顏色,若表麵過快變黃,可加蓋一層錫紙,避免烤焦)。
烤至餅體表麵呈金黃色,邊緣微微鼓起,用手輕敲餅底發出清脆聲響,即為烤熟;取出烤模,將烤餅放在冷卻架上,晾涼至室溫熱食時外皮酥脆,內芯綿軟;冷卻後外皮更脆,便於保存)。
6.包裝與儲存:
每個烤餅用蘇嬸繡好的花邊油紙單獨包裹油紙剪成10x10的正方形,將烤餅放在中間,對折後兩邊用絲線輕輕係住,露出頂部的杏仁碎,美觀又防粘)。
若短期食用,將包裹好的烤餅放入密封鐵盒,置於陰涼乾燥處可存7天);若長期保存,放入密封保鮮袋,冷藏可存15天,食用前放入烤箱,上下火160c複烤2分鐘,恢複香酥口感。
7.成品特點:
烤餅呈金黃色,表麵點綴著淺黃的杏仁碎和雪白的芝麻,層次分明,入口先是外皮的酥脆,接著是內芯的綿軟,杏仁的焦香與牛奶的醇香交織,麥香在口中慢慢散開,甜而不膩,咽下去後喉嚨裡帶著淡淡的杏仁香,提神又解乏。蘇嬸拿起一個,咬了一口笑道:“這餅好!繡活時吃一塊,嘴裡香,手也不抖了,比桂花糕清爽多了!”阿繡嘗了一口,眼睛發亮:“師父,這餅裡有杏仁!脆生生的,我下次繡帕子時要帶兩個!”陳禾背著藥簍來送草藥時,嘗了一個烤餅,當即轉身去了村裡,半個時辰後,領著幾個繡娘趕來,“晚星姑娘,這餅香酥,繡活時吃正好,我用草藥換,行不?”這便定名為“晚星杏仁奶酥烤餅”。
三、香餅換繡線,繡香混餅香
蘇嬸捧著烤餅,指尖沾著些杏仁碎,“姑娘,這餅我換三十個!給繡坊的姐妹們每人分兩個,剩下的給道觀的道長們送些,他們打坐也需些清口的點心。”她從繡籃裡取出一軸繡線,還有一塊繡好的臘梅帕子,“這繡線是蘇州來的好線,顏色正,不掉色;這帕子是我繡的,給姑娘擦手用,做點心時也乾淨。”
晚星接過繡帕,摸了摸針腳,細密平整,“蘇嬸太客氣了,這點心本就是給大家解乏的。”她用繡邊油紙包了三十個烤餅,分成三摞,用絲線係好,遞給蘇嬸,“您帶回去,若不夠了,隨時來取,繡線不夠了也儘管說。”
蘇嬸接過餅摞,小心翼翼地放進繡籃,又從繡籃裡掏出一個小巧的布繡荷包,“姑娘,這荷包是阿繡繡的,給阿硯的,上次見他喜歡小荷包,特意讓阿繡繡了個虎頭的。”說罷,拿起一個烤餅,遞給阿繡,“你丫頭,下次幫著揉麵,才有餅吃。”
阿硯蹦蹦跳跳地跑來,手裡舉著一張剛畫好的《繡娘香餅圖》,“晚星姐姐!你看我畫的!”畫紙上,蘇嬸坐在窗邊繡花,阿繡捧著烤餅,繡籃裡放著繡線,陽光灑在繡布上,暖融融的,“師父說,等餅做好了,我要給繡坊的嬸子們都畫一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禾背著藥簍趕來時,簍子裡除了草藥,還放著一小袋百合乾,“晚星姑娘,謝大哥!孫先生說,百合能安神,加在烤餅裡,更適合熬夜繡花的人吃,我帶了些來,下次做餅時添上。”他嘗了一個烤餅,點頭道:“這餅香酥,村裡的李奶奶牙口不好,吃這個正合適,我等下給她送幾個去。”
晚星接過百合乾,笑道:“好啊,下次用百合換些杏仁,做百合杏仁烤餅,給觀裡的道長也送些,他們打坐時也能安神。”謝景淵則在灶房煮起了杏仁百合茶,放入少許冰糖,煮得茶湯清亮,盛在粗瓷碗裡,溫溫的喝一口,安神又潤肺。
上午的陽光越來越暖,院中的窗台上,曬著陳禾送來的百合乾,旁邊擺著剛做好的烤餅,金黃色的餅身點綴著杏仁碎,像一件件帶著繡香的小點心。晚星坐在木案旁,翻看著蘇嬸送的繡線,謝景淵端來兩碗杏仁百合茶,遞過一碗:“冬日的點心,就該這般香酥清口,既能提神,又不膩口,比啥都貼心。”
晚星喝著茶,看著院外的小路,蘇嬸的腳步聲還隱約能聽見,忽然覺得,這山塢的日子,就像這烤餅一般,藏著杏仁的香、牛奶的醇、麵粉的純,還有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交換——繡娘的線,郎中的藥,畫匠的畫,農戶的米,都成了冬日裡最溫暖的慰藉。
正午時分,繡坊的姐妹們結伴而來,每人都提著一小籃繡活,“晚星姑娘,我們聽蘇嬸說你做了香酥餅,特意來換些,這繡活給你做些小荷包,裝點心也好看。”晚星笑著裝了二十個烤餅,分給姐妹們,“這餅涼了更脆,繡活時彆餓著身子。”姐妹們接過餅,笑著說:“姑娘放心,有這餅,我們繡嫁妝都有勁頭!”
謝景淵坐在木案旁,用蘇嬸送的繡線縫著油紙袋,繡香混著烤餅的香,飄滿小院。晚星則把剩下的烤餅放進密封鐵盒,“下次做餅時,加些百合,再放些葡萄乾,讓口感更豐富些。”
午後,村裡的李奶奶拄著拐杖,由孫子攙扶著走來,手裡拿著個布包,裡麵是幾個剛烤好的紅薯乾,“晚星丫頭,謝小哥,我聽陳禾說你們做了香餅,特意來換幾個,這紅薯乾甜得很,給你們配著吃,更暖!”晚星笑著裝了四個烤餅,遞給李奶奶,李奶奶接過餅,咬了一口,“這餅酥軟,不用嚼太久,比桃酥香多了!”
院外,幾個村裡的孩童提著竹籃跑來,籃子裡裝著野山楂,“晚星姐姐,我們來換餅!這山楂是山上摘的,酸得很,給你做餅時添上!”晚星笑著拿出幾個烤餅,分給孩童們,孩童們接過餅,小口吃著,笑聲混著陽光,飄得很遠,與院中的窗台一起,成了冬日山塢最溫暖的風景。
暮色漸濃時,蘇嬸挎著繡籃趕來,繡籃裡的繡活少了大半,餅摞也空了,“姑娘,這餅受歡迎得很!姐妹們繡活時吃一個,都說提神,我再換十五個,給鎮上的布莊掌櫃送些,她定喜歡。”晚星遞過十五個剛烤好的熱餅,“剛出爐的,熱乎著吃更酥。”
蘇嬸接過餅,放進繡籃,“謝謝姑娘!”她挎著繡籃,腳步輕快地離去,繡籃裡的餅香混著繡線香,暖了一路。灶房的烤箱裡,還剩著幾個烤餅,謝景淵取出一個,遞給晚星,“嘗嘗熱的,更香。”
晚星咬下一口,溫熱的餅在舌尖化開,杏仁的焦香與牛奶的醇香交織,暖意從舌尖漫到心口,望著院外漸暗的天色,蘇嬸的腳步聲似還在耳邊,烤餅的香氣從唇齒間散開,冬日的困倦,仿佛都被這香酥與清甜驅散了。院中的窗台上,百合乾還在晾曬,等著下次與杏仁相遇,釀成新的香韻。
林畫匠背著畫夾趕來時,手裡拿著剛畫好的《山塢香餅圖》,“晚星姑娘,你看這畫!”畫紙上,蘇嬸坐在窗邊繡花,阿繡捧著烤餅,阿硯蹲在一旁畫速寫,窗台上的百合乾曬得乾爽,“這餅我給觀裡的道長送了幾個,他說配著野茶吃,清心又安神,明日要帶些野茶來換。”
晚星接過畫,指尖觸到畫紙的溫度,仿佛能聞到畫裡的杏仁香,“林先生畫得真好,比真的還香。”謝景淵則從鐵盒裡取出一個烤餅,遞給林畫匠,“剛涼透的,更脆。”
林畫匠接過餅,咬了一口,笑道:“這餅香酥不膩,夜裡畫稿時吃一個,思路都清晰了。”他背著畫夾,腳步輕快地離去,畫夾裡的墨香與餅香,暖了一路。灶房的鐵盒裡,還剩著不少烤餅,謝景淵取出一個,遞給晚
喜歡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擺攤小廚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