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徹質疑無辜將士和百姓的枉死時,這位曾力挽狂瀾的攝政王溫世安此刻竟踉蹌著倒退半步,扶住案角的手背青筋暴起。
江子徹的話像柄淬毒的匕首,將他精心構築的防線捅得支離破碎。
“我……”溫世安喉結滾動,素來挺直的脊背竟顯出幾分佝僂。
那些被他刻意忽略的哭嚎聲突然在耳畔炸響,陣亡將士的家書、焚毀村莊的焦土、孤兒寡母的眼淚……
但最終,他染著藥香的指尖死死摳進掌心,抬起那雙布滿血絲的眼睛,“曆代改革……總要有人……”
他說的每個字都像在割自己的血肉,“趟血開路。”
密室裡回蕩著玉瓶碎片微微震顫的餘音。
白宸凝視著溫世安微微顫抖的背影,平靜的眸中泛起一絲漣漪。
他修長的手指輕撫過袖口暗紋,終是化作一聲幾不可聞的歎息。
“王爺且好生休養。”白宸的聲音清澈而略帶沙啞,在幽暗的密室中格外清晰,“待天辰事了,我自會安排如玉與您相見。”
說罷,他廣袖輕拂,對這位鐵血王爺行了一個無可挑剔的禮。
江子徹目光淡淡地掃過滿室狼藉,隨著白宸的身影消失在密室轉角。
溫世安確實是難得的治國之才。
作為執掌帝國權柄的攝政王,他胸襟似海,眼界如穹。
在這盤棋局中,他本不該為幾枚棄子躊躇。
以少數人的犧牲換取千萬黎民的福祉,這本就是掌權者應有的決斷。
更何況,他也並未給自己留下退路。
甘願背負千古罵名,以逆臣賊子之身赴死,這樣的覺悟,已勝過世上萬千沽名釣譽之輩。
可此刻,這位鐵血王爺仍會為江子徹的一番話而動搖。
或許正是這份難以磨滅的仁心,才讓他成為真正值得托付江山之人。
正如溫如玉一般。
或許,隻有這般無私而純粹的靈魂,才能參透「九鼎」這樣的道源。
九鼎所至,即為王土;鼎鳴所向,四海臣服。
這不僅是權力的象征,更是一種沉重的道義。
鼎之輕重,不在金玉之質,而在承載的萬民之命。
溫世安顫抖的指尖撫過案上密函,恍惚間似聽見百姓之聲。
那聲音穿透千年時光,訴說著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
真正的帝王之道,從不是踩著屍山血海登上巔峰,而是明知前路艱險,仍願以己身為橋,渡眾生抵達彼岸。
窗外,第一縷晨光刺破雲層。
光芒漸盛,將密室內的陰霾一寸寸驅散。
溫世安望著那縷穿透窗欞的金光,忽然低笑出聲。
笑聲裡帶著幾分釋然,幾分決絕。
白宸望著那道金光,忽然明白了為何溫如玉總愛站在琉璃殿的最高處眺望黎明。
因為最黑暗的時刻過後,必有破曉。
九鼎之道,從來不是非黑即白。
就像黎明前的天光,總是最黑暗,也最接近光明。
……
六日後,皇城上空鉛雲低垂,仿佛蒼穹也承受不住這人間殺伐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