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璃盤坐在內室蒲團上,呼吸平穩,掌心朝上置於膝頭。燭火在她身側輕輕搖曳,映得眉心赤紋忽明忽暗。她未睜眼,體內氣息卻已悄然流轉,順著經脈遊走至丹田,再沿脊柱緩緩上升。那道舊傷處的寒意仍在,像一根細針紮在血肉深處,但她不再驅趕它,而是將其引為引子,牽引心火自內而發。
燼墟之門隨之開啟。
眼前景象一變,殘垣斷壁如刀鋒般割裂夜空。風不響,塵不揚,唯有焦土之上橫陳著無數斷裂兵刃,鏽跡斑斑,卻仍殘留著微弱的火光,在地麵蜿蜒如蛇。她向前走去,腳步落在碎石之上,無聲無息,仿佛這具身軀隻是意識的投影。
戰場中央,一柄殘劍斜插於地,劍身布滿裂痕,刃口卷曲,似曾經曆千次劈斬。而在劍尖上方,一團蓮狀心火靜靜懸浮,通體赤紅,邊緣泛著淡金,層層疊疊如花瓣綻放。它不灼熱,也不跳動,隻是存在,如同某種等待。
她剛欲抬手觸碰,一聲低鳴自煙塵中傳來。
一頭靈鹿踉蹌而出,四蹄沾滿黑泥,步伐歪斜。它的角不再是溫潤玉色,而是生出數根漆黑晶刺,棱角銳利,泛著金屬冷光。雙眼渾濁,瞳孔呈紫灰色,像是被什麼從內部侵蝕了神誌。當它抬頭望向她時,脖頸肌肉猛然抽搐,前腿跪地,發出一聲壓抑的哀叫。
蕭雲璃下意識後退半步,指尖已有心火凝聚。
這形態與北疆妖將屍骸上的黑鱗何其相似?若任其留存世間,遲早化為禍患。她幾乎要揮出手中的火焰,可就在那一瞬,她察覺到了異樣——鹿身之中並無妖魂波動,也沒有血脈汙染的痕跡,隻有一股扭曲的魔氣纏繞經絡,如同蛛網般封鎖生機。
它不是怪物,是受害者。
她收手,心火未散,卻不再熾烈。她緩步靠近,蹲下身,伸手探向靈鹿額頭。鹿本能地瑟縮,鼻息急促,四肢顫抖,但並未攻擊。她閉目,將意誌沉入心火,不再以焚滅之意催動,而是緩緩釋放出一股暖意,如同晨光照雪,無聲滲透。
靈鹿身體猛地一震。
黑晶角開始龜裂,細微的裂痕自根部蔓延,隨後滴落黑色液體,落地即化為水汽消散。它的喘息漸漸平緩,眼中的紫灰褪去,重新浮現出清澈的棕褐色。片刻後,它輕輕抬起頭,用鼻尖蹭了蹭她的掌心,動作輕柔,帶著一絲怯意與感激。
就在此刻,空中蓮狀心火驟然綻亮。
一道清流自火焰中心垂落,直入她識海。沒有痛楚,也沒有轟鳴,隻有一種清明的感知緩緩鋪展——她明白了這種力量的名字,也明白了它的用途。這不是殺伐之術,而是救贖之道。火不僅能焚儘邪祟,亦能滌淨汙濁,喚醒本真。
“慈悲渡。”
三字在心中浮現,如鐘聲回蕩。
與此同時,靈鹿眼角微微一閃,一道極淡的金紋掠過,形如篆體“賀”字,線條古雅,邊緣微翹,似某種藥坊印記。她心頭微動,正欲細看,那紋路已然隱去,仿佛從未出現。
燼墟開始動搖。
地麵輕微震顫,殘劍發出嗡鳴,蓮狀心火緩緩下沉,重新融入劍身。四周景象如沙塔崩塌,一層層剝落。她知道試煉已畢,該歸去了。
意識回歸現實。
她睜開眼,額間赤紋仍有餘溫,指尖微微發麻,像是剛剛握過滾燙之物。燭火依舊搖曳,位置未變,時間仿佛隻過去了一瞬。她靜坐不動,內視經脈,發現心火運行軌跡多出一條新路,自膻中穴起,分流入雙臂,最終彙於掌心,流動溫和,不似以往那般暴烈。
原來火不僅能焚,亦能愈。
她緩緩起身,走到案前,打開玉匣,將昨夜焚燒焦葉後留下的灰燼小心收起。灰燼觸手冰涼,與方才夢境中的暖意截然相反,可她分明感覺到兩者之間有種難以言說的聯係——那片葉子上的藥漬,與此刻覺醒的能力,或許同出一源。
窗外天色微白,晨霧未散。
她立於窗前,望著宮城輪廓在朦朧中漸次清晰。雷音寺的魔氣並非憑空而生,它侵染佛像,反噬僧眾,如今連一頭靈鹿都能被悄然操控。若放任不管,下一個會是誰?百姓?將士?還是整個中州?
而她現在有了新的手段。
她低頭看向掌心,心火在皮下隱隱流動,溫順如初生之焰。她試著將其引至指尖,輕輕一點案麵。木紋之上留下一道淺痕,非灼燒所致,更像是被某種柔和之力撫過,表麵微微凹陷,卻無煙火氣息。
這就是“慈悲渡”的痕跡。
她收回手,將玉匣合上,放入袖中。目光掃過室內陳設——蒲團尚有餘溫,燭火將儘未儘,一切如常。可她知道,有些東西已經不同了。
這時,外殿傳來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在門檻外止住。一道聲音低低響起:“陛下,雷音寺客堂已備妥,護龍衛副統領已在偏殿候命,請示今日行程。”
她沒有立刻回應。
而是轉身走向銅盆,掬水洗麵。冷水觸及皮膚的刹那,眉心血紋輕輕一跳,仿佛在提醒她什麼。她抬頭望向銅鏡,鏡中女子鳳眸沉靜,唇線緊抿,不見疲態,也不露鋒芒。
“傳令。”她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傳至門外,“朕稍後便到。”
門外腳步聲退去。
她站在原地,手指撫過袖口內側一道細小的縫線——那裡藏著一片薄如蟬翼的金屬片,是昨夜從降魔杵表麵刮下的殘鱗。她未曾告訴任何人,包括衛無咎。此刻它貼著肌膚,冰冷堅硬,像一枚埋下的釘子。
她將手收回,整了整衣袍,邁步朝外走去。
行至門邊,她忽然停下。
指尖無意識摩挲著掌心舊傷,那裡曾經被鳳火灼穿,如今隻剩一道淺痕。可就在剛才,那一處皮膚底下,似乎有極其微弱的搏動感,像有什麼東西在沉睡中輕輕呼吸。
她皺了皺眉,正欲細察,門外又傳來一聲通報:“法明住持已至客堂,攜兩名隨行僧人,皆持誦經木。”
她壓下疑慮,推門而出。
陽光灑落在青磚地麵上,映出她長長的影子。她一步步走下台階,袍角翻飛,腳步穩定。身後內室門窗緊閉,銅盆中水麵微微晃動,倒映著半截未燃儘的蠟燭。
燭芯突然爆出一朵細小的火花。
喜歡鳳火焚天:女帝的涅盤之路請大家收藏:()鳳火焚天:女帝的涅盤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