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如蛆附骨,陰冷而頑固地侵蝕著“格物學派”在青雲書院的生存空間。丙字齋仿佛成了一座孤島,外界投來的目光充滿了質疑、疏離,乃至毫不掩飾的鄙夷。張承的暴怒,趙友直的憂慮,錢多寶的沮喪,孫毅的沉默,都如同沉重的鉛塊,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然而,林弈的沉默,並非退縮。
他在觀察,在等待,也在醞釀。
幾日後的黃昏,晚霞將天邊染成一片瑰麗的橘紅。就在書院講學堂與藏書樓之間,一片相對開闊、平日學子往來頻繁的青石廣場上,林弈搬來了一張半舊的木桌,立於桌前。他沒有敲鑼打鼓,也沒有慷慨激昂的宣告,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裡,身姿挺拔如鬆,目光平靜地掃過漸漸被吸引過來的、或好奇或譏誚的目光。
張承、趙友直等人站在他身後,雖然心中忐忑,卻依舊努力挺直了脊梁,選擇與林弈共同麵對。
人群漸漸圍攏。有純粹看熱鬨的,有聽聞流言前來印證心中偏見的,也有少數幾個眼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探究的寒門學子。
陳嘯與幾位淩雲社的成員,也遠遠地站在人群外圍,抱著胳膊,臉上帶著戲謔的冷笑,準備看一場不自量力的鬨劇。
待到人群聚集得差不多了,林弈才緩緩開口,聲音清朗,不高不低,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瞬間壓下了周圍的嘈雜:
“諸位同窗。”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近日書院之中,多有議論林某與幾位同道所研習之‘格物學’。或稱之為‘奇技淫巧’,或斥之為‘離經叛道’。”林弈語氣平淡,仿佛在陳述一件與己無關的事情,“空言無益,爭辯亦屬徒勞。”
他話鋒一轉,目光陡然變得銳利而堅定:“學問之真偽,非口舌所能定奪,當以實效驗之!聖人雲:‘格物致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方能成一家之言。林某不才,願效先賢,探此‘格物’之路!”
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他朗聲宣布:
“故,自今夜起,林弈將於此地,開設‘格物學堂’!”
“此學堂,無門檻,不收費,凡我書院同窗,無論出身甲乙丙丁,皆可來聽!我所講授,非為標新立異,乃是些於國計民生或有所裨益的‘實用之學’!”
他目光掃過全場,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內容不拘一格,或論勾股測量,以解田畝疆界之惑;或談水力衝壓,以明簡易器械之理;或析漕運測算,以窺物資調配之要;乃至農時觀測、器物改良,凡有所究,皆可探討!”
最後,他擲地有聲地說道:“我在此立言,格物學堂所授內容,若有半分虛妄,或於聖人之道有絲毫違背,歡迎諸位當場指正,儘情辯難!林弈若有一句答不上來,或理屈詞窮,即刻關閉此學堂,並向全院致歉!但若我所言,能啟人深思,能稍解實務之困——”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提高,如同金鐵交鳴:
“則請諸君捫心自問,何為‘正道’?何為‘實學’?!”
這番話,如同平地驚雷,在人群中炸響!
公開課堂!免費講授!歡迎辯難!
這已不是被動的辯解,而是公然的挑戰!是旗幟鮮明地打出自己的旗號,要將那被汙名化的“格物學”,置於陽光之下,接受所有人的檢驗!
一時間,廣場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林弈這突如其來的、強硬而自信的舉動震懾住了。
陳嘯臉上的冷笑僵住了,他沒想到林弈非但沒有被流言壓垮,反而選擇了如此激烈而直接的反擊!
張承等人隻覺得胸中一股鬱氣豁然貫通,激動得渾身微微發抖。對!就該如此!與其在暗地裡受氣,不如光明正大地站出來!
短暫的寂靜之後,是轟然爆發的議論聲!
“他……他竟然敢公開設堂?”
“還要講那些雜學?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口氣倒是不小,還歡迎辯難?我看他如何收場!”
“不過……免費講授,倒是稀奇。”
“去看看也無妨,看他能講出什麼花樣來……”
“若是真能學到些實用的東西……”
嘲諷者有之,質疑者有之,但也不乏被勾起好奇之心的人。尤其是那些同樣出身寒微、深感資源匱乏的學子,眼中更是燃起了一絲微光。
當晚,月華初上。
那片青石廣場上,竟真的聚集了數十人。有人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尋了遠處的石階坐下;有人則半信半疑地站在近處;張承等人則搬來了幾條長凳,坐在林弈身後,為他壯勢。
林弈立於桌前,神色從容。他沒有講義,隻在桌上放了一碗清水,幾塊形狀不一的石子,一根繩尺,還有孫毅帶來的那件最簡單的曲轅犁模型。
他沒有急於講述高深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測量”開始,借助那碗水、石子和繩尺,深入淺出地講解如何利用勾股定理測算山高、河寬,以及其中蘊含的數學原理。他語言樸實,卻邏輯嚴密,將看似枯燥的算學與實際問題緊密結合,甚至當場出題,與台下聽眾互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起初,還有人不屑地嗤笑,認為此等匠人之術,不值一提。但隨著林弈的講解逐漸深入,揭示出這些“小道”背後所蘊含的普遍規律和巨大實用價值時,不少人的神色開始變得認真起來。尤其是當林弈用那曲轅犁模型,簡單分析了其受力結構與省力原理,並與傳統直轅犁對比時,幾個出身農家的學子更是忍不住低聲討論起來。
質疑的聲音依然存在,但當有人按捺不住起身發問,提出一些刁鑽的問題時,林弈總能引經據典並非隻有儒家經典,也包括《九章算術》、《考工記》等),並結合實際,給出清晰而有力的回答,往往令提問者啞口無言,或陷入深思。
一場原本可能充滿火藥味的“辯難”,竟漸漸變成了一場彆開生麵的講學與探討。
陳嘯遠遠看著人群中那個侃侃而談、從容自若的身影,以及周圍越來越多被吸引、開始認真傾聽的麵孔,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他意識到,林弈這一招“以攻代守”,不僅成功打破了被孤立的局麵,更是以一種極其強勢的姿態,將“格物學”的旗幟,插在了青雲書院的土地上!
格物學堂的第一夜,就在這種複雜的氣氛中結束了。圍觀者心思各異地散去,但“林弈”與“格物學堂”的名字,卻伴隨著這一夜的爭論與驚奇,真正在書院底層學子中傳開了。
破局的第一步,已然邁出。接下來的,將是更艱苦的堅守,與更激烈的風雨。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