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同的思路_天命寒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天命寒門 > 第64章 不同的思路

第64章 不同的思路(1 / 1)

實務策論大比的消息,如同在青州文壇投下了一塊巨石,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書院的每一個角落。半月之期,如同一根無形的鞭子,抽打著所有有意於此的學子。一時間,書院藏書閣內人滿為患,尤其是涉及漕運、工部則例、河道管理的典籍區域,更是被翻檢得一片狼藉。茶餘飯後,廊下院中,隨處可聞關於漕運弊病的激烈辯論。

“淩雲社”所在的精舍內,氣氛則顯得相對“高雅”而“從容”。李瑾居於上首,麵前攤開著幾份家族通過關係謄抄來的、關於近年漕運概況的官方文書摘要雖非核心機密,卻也非尋常學子可得),周圍聚集著十數名核心成員。

“漕運之弊,積重難返,其根源何在?”李瑾輕叩桌麵,目光掃過眾人,自問自答,“不在天災,而在人禍!在於沿途胥吏貪墨成性,在於漕兵欺壓勒索,在於地方官員屍位素餐!”

他語氣鏗鏘,帶著一種占據道德高地的凜然:“故而我等策論之核心,當在於整飭吏治,重申法紀!需建議朝廷,派遣鐵麵禦史,沿運河巡查,嚴懲貪腐,裁汰冗員,並訂立更為嚴苛的考成之法,以儆效尤。此乃正本清源之策!”

這番論述,引得一眾“淩雲社”成員紛紛頷首稱是。

“李兄高見!吏治清明,則百弊自消!”

“正是!此乃堂堂正正之師,直指要害!”

“若輔以引經據典,闡明‘德治’之要,策論必能脫穎而出。”

他們開始圍繞著如何引證聖賢言論、如何措辭更能打動上官、如何構建一個看似無懈可擊的“德治”框架而熱烈討論起來。案頭堆積的是《通典》、《文獻通考》等典籍,筆下流淌的是仁義道德的煌煌之言。至於那運河上的船隻究竟如何行走,閘門如何開啟,損耗具體產生於哪個環節,似乎並非他們關注的重點。在他們看來,抓住了“人”的問題,便是抓住了根本,技術細節,不過是細枝末節,自有下麵的“工匠”去操心。

就在“淩雲社”於書齋中揮斥方遒之際,林弈已帶著格物學派的核心成員,出現在了青州府城外最為繁忙的漕運碼頭。

空氣中彌漫著河水特有的腥氣、汗味、貨物發酵的複雜氣味。巨大的漕船如同疲憊的巨獸,密密麻麻地停靠在岸邊,等待著通過前方的閘口。光著膀子、皮膚黝黑的腳夫們喊著低沉的號子,背負著沉重的糧包,踩著顫巍巍的跳板,步履維艱地將貨物搬上卸下。嘈雜的人聲、船工的吆喝、牲畜的嘶鳴、水流拍打岸壁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與書院雅致截然不同的、充滿粗獷生命力的畫卷。

張承、劉文遠等人何曾見過這等陣仗,一時間有些目眩神迷,亦感到幾分不適。唯有林弈,目光沉靜,仿佛回到了某種熟悉的環境。

“莫要被表象所惑。”林弈低聲道,“看,而非僅僅看。”

他分配任務,如同在穀倉內做實驗一般有條不紊:

“張承,你帶兩人,設法接近那些空載、滿載的漕船,仔細觀察其船型、吃水深度,估算其大小、載重。注意看船板厚度、桅杆結構,找機會與老船工攀談,詢問行船速度、常見故障。”

“劉文遠,你負責記錄時間。從那艘船開始排隊,到它最終通過閘口,需要多久?閘門開啟、閉合一次,耗時幾何?同時,留意不同時辰,船流量的變化。”

“趙友直、錢多寶,你們沿河岸行走,觀察水流速度在不同河段的變化,測量河岸坡度,記錄閘門附近的漩渦與暗流情況。”

“韓齊,你跟著我,記錄所有觀察到的情況,尤其是腳夫搬運的流程、效率,以及任何異常的滯留或擁堵。”

他自己則親自拿著劉文遠改造的、帶有簡易刻度標識的測繩和浮標,尋找合適的位置,嘗試測量不同水深下的流速。

起初,他們的行為引來了碼頭胥吏和船工們警惕而疑惑的目光。幾個書生模樣的人,不去吟詩作對,跑來這臟亂之地量量劃劃,實在古怪。張承試圖與一名蹲在船頭抽煙袋的老船工搭話,對方隻是瞥了他一眼,愛搭不理。

林弈並不氣餒,他讓韓齊取出一些帶來的、質量上乘的“格物紙”,贈予那些願意回答問題的船工或小吏。紙張在這等地方是稀罕物,尤其是如此平滑堅韌的好紙。漸漸地,有人願意開口了。

一位牙齒漏風的老艄公,指著前方的閘口嘟囔:“……等吧,沒兩個時辰輪不到咱。那閘門,老了,啟閉一次慢吞吞,比老牛拉破車還費勁……”

一個精瘦的腳夫頭目,擦著汗抱怨:“……一趟貨,搬上搬下,折損少不了,磕了碰了,濕了潮了,主家都要扣錢,難啊……”

管理閘口的小吏,收了紙張,語氣也緩和些,透露道:“……上遊下來船多,下麵閘口放行慢,不堵才怪。這河道,也好些年沒正經疏浚了,水淺的地方,大點的船就得小心翼翼……”

數據、現象、親身的觀察、來自底層的抱怨……點點滴滴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格物學派小心翼翼地收集起來。他們看到了“淩雲社”策論中永遠不會提及的景象:船型笨重,導致阻力過大;閘門機構落後,效率低下;搬運全憑人力,損耗與疲勞並存;河道缺乏科學管理,擁堵成為常態;還有那無處不在的、隱藏在效率低下背後的盤剝與無奈……

傍晚,眾人拖著疲憊的身軀,帶著滿身的塵土與汗漬,回到穀倉。與“淩雲社”精舍內飄出的茶香與清談不同,穀倉內燈火通明,眾人顧不上休息,立刻將白日的所見所聞、所測所得,進行彙總、整理。

劉文遠在白板上畫出簡易的閘口通行時間流程圖,那漫長的等待時間觸目驚心。

張承根據觀察和詢問,大致勾勒出幾種典型漕船的草圖,標注出其明顯的設計缺陷。

趙友直列出了不同河段的水流數據。

韓齊的記錄本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細節和引述的原話。

林弈看著這些充滿“泥土氣息”的第一手資料,目光銳利。與“淩雲社”那建立在道德假設和典籍摘抄上的“空中樓閣”相比,他們腳下踩著的,是堅實的大地。

“現在,我們才開始真正‘看見’漕運。”林弈的聲音在穀倉內回蕩,“知其症結,方能對症下藥。我們的方案,將不再是隔靴搔癢的道德呼籲,而是根植於現實、有數據支撐、有技術路徑的——格物之策。”

不同的思路,已然劃開了涇渭分明的兩條道路。一條通往書齋裡的道德高塔,另一條,則延伸向充滿泥濘卻無比真實的現實世界。大比的勝負,在此時,已悄然埋下了伏筆。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七零惡女忙洗白,嬌夫入贅求貼貼 重生到十年前,大齡剩女要嫁人 廢材師妹廚藝超絕,全宗門跪求她做飯 主神:我用科學種田征服世界 道友,她是人形兵器,怎麼攻略? 甄嬛傳之胤禛養母孝懿皇後重生 閨蜜說她爸不行,領證後卻醉酒行凶 重生:我一個創業的,怎麼叫我海王? 變成美少女的我隻想過平靜的生活 長生不死,我在修真界苟道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