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內,時間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拉伸、凝固。那卷承載著驚世之論的答卷,此刻正靜靜躺在皇帝的禦案之上。
老皇帝並未立刻去翻閱,他那雙閱儘世事、深邃如古井的眼眸,穿透冕旒的珠串,牢牢鎖定在丹墀之下那道青衫挺拔的身影上。殿內落針可聞,唯有銅鶴香爐吞吐煙雲的細微聲響,以及某些大臣因過於震驚而略顯粗重的呼吸。
先前那份幾乎要將人淹沒的沉悶與失望,早已被林弈一番奏對衝擊得七零八落。此刻彌漫在空氣中的,是驚疑,是審視,更有一絲被點燃的、名為“可能性”的火焰。
皇帝的身體微微前傾,這個細微的動作讓侍立一旁的司禮監太監心頭一緊。天子終於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儀,清晰地回蕩在殿宇的每一個角落:
“林弈。”
“學生在。”林弈躬身應道,聲音平穩,不見波瀾。
“你上前來。”皇帝的聲音聽不出喜怒。
“是。”
林弈依言,向前邁了數步,在距離禦座更近的位置停下,依舊保持著恭敬的垂首姿態。這個距離,他已能更清晰地感受到那來自帝國最高權力中心的壓迫感。
皇帝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仿佛要透過那身青衫,看清這年輕軀殼內蘊藏的膽魄與才智。他終於將視線轉向禦案上的答卷,卻沒有拿起,隻是用指尖點了點其中一處。
“你方才言道,‘以工代賑’。朕來問你,”皇帝的聲音緩慢而清晰,“若依你之策,招募數萬乃至十數萬流民興修水利,這工錢如何定?糧食如何保障?又如何確保這些流民不會聚眾生事,反而成了禍亂之源?”
問題直指核心,犀利無比!這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關乎社會穩定和統治安全的敏感議題。殿內不少大臣都屏住了呼吸,看向林弈。戶部尚書更是眉頭緊鎖,顯然這也是他最大的擔憂。
林弈似乎早有準備,並未被這尖銳的問題問住,他略一沉吟,便從容答道:“回陛下。工錢之定,可參照當地短工市價,略低一二成,但需日結或按旬結算,並輔以每日足量餐食,使其足以養家糊口,心存盼頭,而非僅靠稀粥吊命。此為其一。”
他頓了頓,繼續道:“糧食保障,可分步進行。初期可由朝廷調撥部分官倉存糧,同時,於工程沿線就近向富戶或糧商平價采購,減少長途轉運損耗。待工程初見成效,灌溉之地有所產出,便可逐步以工代賑,減輕朝廷壓力。”
“至於防其生事,”林弈抬起頭,目光清正,“關鍵在於‘組織’與‘管理’。不可令流民雜亂無章。當以保甲之法,十人一隊,百人一甲,設隊長、甲長,由其自推或由官府指派德高望重者擔任。明確分工,各司其職,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同時,派遣低階官吏或軍中退役之可靠老兵,負責秩序維護與工程督導。使其有組織、有紀律、有活乾、有盼頭,則亂源自消。昔日秦築長城,隋開運河,皆役使民夫數十百萬,然組織得法,則工程可成。此非不能,實為願為與否,以及如何為。”
他引用的曆史案例恰到好處,既說明了大規模用工的可行性,又強調了組織管理的重要性,回答得條理清晰,考慮周詳。
皇帝聽罷,麵無表情,不置可否,但指尖在禦案上輕輕敲擊了一下,目光隨即轉向答卷的另一處。
“好。此事暫且不提。”皇帝話鋒一轉,語氣陡然加重,“那你再與朕說說,這‘水利債券’,又是何道理?由朝廷擔保,向民間借貸?你可知,此例一開,意味著什麼?若工程失利,無力償還,朝廷威信何存?若民間認購不力,又當如何?此非孩童戲言,關乎國體信譽!”
這個問題,比之前那個更加沉重,直接觸及了皇權的根本——信譽與權威。不少保守派大臣已然麵露不讚同之色,若非在禦前,恐怕早已出聲駁斥。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這才是真正的考驗!
林弈感受到那如山嶽般壓來的目光,他深吸一口氣,知道這是最關鍵的回答。他必須打消皇帝最大的疑慮。
“陛下明鑒。”林弈的聲音依舊穩定,但語速稍緩,顯得更加慎重,“‘水利債券’之議,確屬非常之法,行於非常之時。臣之所以敢言,基於三點考量。”
“其一,信譽基石。”他首先強調核心,“朝廷信譽,乃發行債券之根本。正因如此,債券發行之初,便需明定章程:定其總額,定其年限,定其息率,定其償還來源——或明確指定某條運河開通後新增之關稅,或指定某片灌區改良後增加之田賦。一切條款,昭告天下,陽光透明,絕無含糊。如此,民信其約,方願出資。”
“其二,風險可控。”他繼續分析,“工程確有失利之可能。故在選擇工程時,當優先選取效益顯著、成功把握較大者先行試點。譬如,疏浚一條淤塞嚴重但關乎數縣灌溉的主乾河道,其成功與否,肉眼可辨,效益立竿見影。以小博大,逐步推行。即便個彆工程受挫,亦不至於動搖全局。且債券分散於萬千民戶商賈之中,風險亦隨之分散,不似朝廷獨力承擔之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三,利益驅動。”林弈點出了最關鍵的人性因素,“民間資本,逐利而行。若朝廷所定息率,高於尋常存儲或放貸之利,且償還來源清晰可靠,自有那嗅覺敏銳之商賈、家有餘財之富戶,願意一試。此舉,實則是將民間閒散死錢,化為利國利民之活水。於朝廷,不增賦而得巨資;於百姓,得息錢而增財源;於流民,得工錢而活性命;於國家,得水利而固根基。若能成事,實乃四方共贏之局。”
他環環相扣,將一個看似驚世駭俗的金融構想,拆解成了信譽、風險、利益三個可被理解和掌控的維度。他沒有空談理想,而是直麵最現實的顧慮,並給出了邏輯自洽的應對思路。
皇帝沉默了。
他不再發問,隻是目光深沉地看著林弈,又緩緩掃過殿內神色各異的群臣。禦書房內仿佛有暗流洶湧,保守與革新、疑慮與激賞在無聲地碰撞。
良久,皇帝終於緩緩靠回龍椅,手指無意識地在那份答卷上摩挲著。他並未立刻對林弈的回答做出評判,而是用一種聽不出情緒的語調,淡淡說道:
“四方共贏……說得輕巧。林弈,你可知,你這‘共贏’之下,動了多少人的‘奶酪’?又觸動了多少祖製綱常?”
這一問,不再是具體策略的考校,而是直指政治現實與利益格局的本質!
殿內氣氛,瞬間變得更加微妙而緊張。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於那青衫少年,等待著他的回應。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