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工人,月錢最低的都有一兩銀子。"工坊主事自豪地說,"比府城的工匠掙得還多!"
視察學堂時,正趕上格物課。孩子們用自製的儀器測量日影,討論著季節變化的原因。陳延年隨意考較,發現這些農家子弟的見識,竟不輸府城的學子。
"這些都是林大人教的。"老塾師感慨道,"他說要讓山北的孩子,不比任何人差。"
最後一站是縣衙倉庫。當庫門打開時,所有人都驚呆了——裡麵堆滿了糧食、山貨、成品,卻分門彆類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堆貨物前都立著木牌,詳細記錄著數量、來源、去向。
"這些...都是縣衙的財產?"陳延年聲音發乾。
"不,"林弈答道,"是全縣百姓的共同財富。豐收時收儲,歉收時平糶。"
黃昏時分,陳延年登上城牆。暮色中的山北縣燈火通明,工坊裡還在趕工,學堂裡書聲琅琅,市集上人來人往。更遠處,新修的驛道上,商隊的駝鈴清脆悅耳。
"半年..."他喃喃自語,"僅僅半年..."
當夜,陳延年在縣衙徹夜未眠。他反複翻閱核查文書,每一頁都像一記重錘,敲打著他固有的認知。
第二天清晨,他做出了一個讓所有隨行人員吃驚的決定——在山北市集公開講話。
"本府原以為,"他站在臨時搭建的高台上,聲音沉重,"這世上不會有這樣的奇跡。但今日,本府親眼看到了!"
他舉起那本《石窪村變化記》:"這不是政績文書,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台下百姓靜靜聆聽,每個人的眼中都閃著自豪的光芒。
"本府要向朝廷上書,"陳延年提高聲音,"為山北縣請功!為林知縣請賞!"
掌聲如雷動。百姓們自發高呼:"青天大老爺!"
回府那日,陳延年特意輕車簡從。出了山北縣境,他久久回望那片生機勃勃的土地。
"大人,"錢師爺小聲問,"真要為他們請功?那豈不是..."
"閉嘴!"陳延年罕見地動怒,"你若見過百姓眼中的光,就說不出口這樣的話!"
十日後,青州府發出兩道公文:
其一,通報表彰山北縣為"北疆治理典範";
其二,奏請朝廷破格提拔知縣林弈。
消息傳回山北時,林弈正在田間查看冬小麥長勢。趙小乙興衝衝地跑來報喜,卻見知縣大人眉頭微蹙。
"大人不歡喜?"
林弈拔起一株麥苗:"表彰固然好,但若因此自滿,才是大忌。"
他指著遠處的群山:"你看,山外有山。咱們的路,還長著呢。"
夕陽下,新生的麥苗在寒風中挺立。就像這個曆經磨難的小縣,終於在這年冬天,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鐵一般的事實之上——那倉廩裡的糧食,工坊裡的產品,學堂裡的書聲,還有百姓臉上真心的笑容。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