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自林弈以欽差身份巡撫淮州,彈指間,已是一年。
這一年,淮州大地仿佛經曆了一場脫胎換骨的洗禮。昔日橫行鄉裡、欺壓百姓的漕幫及其背後勢力被連根拔起,首惡伏法,脅從論處,盤根錯節的利益網絡土崩瓦解。官場風氣為之一清,那些昔日與漕幫勾連、屍位素餐的官吏,或罷黜,或流放,或下獄,空出的位置,林弈並未任人唯親,而是大膽啟用了一批在清查中表現出正直、乾練的低階官員和地方士紳,並與新任布政使、按察使通力協作,重建了一套相對清明、高效的行政體係。
堵塞百年、弊竇叢生的漕運,在林弈“以工代賑、分段疏浚、新法督運”的組合拳下,已然全線貫通。並非僅僅依靠民夫苦力,他引入了更科學的測量工具和施工方法,借鑒了前世一些水利工程的經驗,雖無現代機械,卻也讓效率大增。漕糧北上,再無阻滯,南北物資流通隨之順暢,沿河碼頭重現昔日繁華,甚至更勝往昔。那些因漕運斷絕而凋敝的城鎮,如同久旱逢甘霖,迅速恢複了生機。
更深遠的變化,在於民生。抄沒漕幫及其黨羽的巨額非法所得,除部分上繳國庫、填補曆年漕運虧空外,大部分被林弈奏請朝廷批準,用於淮州本地的民生恢複。他減免了受漕運之害最重州縣一年的錢糧,發放種子耕牛,鼓勵流民返鄉複耕;興修水利,加固堤防,以防備未來的水旱災害;甚至在幾個主要州府,嘗試設立了官督民辦的“濟民倉”,平抑糧價,備荒賑災。
一年時間,不足以讓所有瘡痍平複,但淮州上下,從官到民,皆已感受到了那股撲麵而來的嶄新氣象。壓在頭上的大山被移開,渾濁的空氣被滌蕩,久違的希望與活力,重新在這片飽經磨難的土地上滋生、蔓延。
這一切的核心與靈魂,便是那位年輕的欽差大臣,林弈。
他並未居功自傲,也未安享尊榮。大多數時候,他依舊輕衣簡從,深入田間地頭、市井街巷,實地察看政令推行效果,傾聽百姓心聲。他的行轅門前,始終懸掛著那張“凡有冤情,皆可入內”的牌子,隻是如今,需要他親自處理的冤案已越來越少。他的威望,在淮州百姓心中,已近乎神明。茶樓酒肆間,流傳著關於他智破漕幫、巧治貪官、仁恤百姓的種種傳說,越傳越神。
這一日,秋高氣爽,淮州府衙後堂的書房內。
林弈正伏案批閱著最後一批文書。窗外,幾株金桂開得正盛,甜香馥鬱,隨風潛入。他的麵容比一年前更顯清瘦,眉宇間少了些許初臨此地時的銳利鋒芒,多了幾分沉穩內斂,那是曆經大事、執掌一方後沉澱下的氣度。隻是那雙眼睛,依舊清澈明亮,銳利如昔,仿佛能洞穿一切迷霧。
案頭一角,擺放著幾封來自京城的書信。有恩師周文淵的諄諄教誨與朝局分析,有舊日同僚張承、趙友直等人的問候與近況分享,甚至還有幾封來自昔日對手或觀望者的、語氣變得格外客套甚至諂媚的信函。他皆一一覽過,心中有數,卻並未過多回複。
淮州事畢,他知道,自己在地方的使命即將結束。京城的旋渦,權力的中心,終究是他下一步必須踏入的舞台。隻是不知,那龍椅上的陛下,會將他這枚已然嶄露驚人鋒芒的棋子,置於何處。
“大人,”新任的淮州府通判,一位四十出頭、麵容儒雅的中年官員輕輕叩門而入,恭敬稟告,“京城來的天使儀仗,已至城外三十裡驛亭!”
該來的,終於來了。林弈放下筆,神色平靜無波,隻微微頷首:“知道了。依禮準備迎駕。”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迅速傳遍全城。百姓們自發地湧上街頭,彙聚在通往府衙的主乾道兩側,人頭攢動,翹首以盼。他們想知道,這位為他們帶來了新生的大人,將迎來怎樣的命運。
半個時辰後,旌旗招展,儀仗煊赫。宣旨太監在一眾錦衣衛的護衛下,踏入肅穆莊嚴的淮州府衙大堂。
“聖旨到——!巡撫淮州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林弈接旨——!”
洪亮的唱喏聲在大堂內回蕩。以林弈為首,淮州府大小官員,以及聞訊趕來的眾多士紳代表,齊刷刷跪倒在地,屏息凝神。
宣旨太監展開明黃色的絹帛,聲音尖亮而富有穿透力,每一個字都清晰地敲擊在每個人的心坎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聞之,治國之道,在安民;安民之要,在擇吏。淮州之地,漕運咽喉,國脈所係。然積弊百年,蠹吏勾連,豪強坐大,漕政壅塞,民生凋敝,朕心甚憂。”
“爾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林弈,器識宏遠,才猷出眾。昔以弱冠之齡,連捷科場,朕拔之於稠人,寄之以巡按之任。爾果不負朕望,持節南下,巡撫淮州。一年之間,摧折奸頑,肅清吏治,疏通漕運,撫定民生。彈劾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嶽;舉措深合機宜,惠澤如雨露。使沉屙之州郡,煥然一新;令阻塞之國脈,複歸通暢。此乃不世出之奇功,匡扶社稷之偉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宣旨太監的聲音越來越高亢,帶著一種與有榮焉的激動。下方跪著的淮州官員與士紳,聽得心潮澎湃,與有榮焉。林弈垂首靜聽,麵色依舊平靜,唯有微微顫動的手指,泄露了他內心的波瀾。
“功懋懋賞,國之常典。爾以少年之身,立此曠古奇功,若循例升遷,不足彰其勳,亦難酬其勞。茲特擢升爾為戶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禦史,加太子少保銜,即日卸任淮州巡撫,返京述職,入閣參讚機務!”
旨意宣畢,整個大堂內外,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震驚!
戶部右侍郎,正三品大員,掌天下錢糧戶籍,乃朝廷財賦之核心!
都察院右都禦史,正二品,監察百官,風聞奏事,權勢煊赫!
太子少保,從一品榮銜,雖為虛職,卻代表著無與倫比的聖眷與地位!
入閣參讚機務!這更是重中之重!雖非正式閣臣,卻已獲得了參與帝國最高決策的資格!這意味著,年僅弱冠的林弈,一步踏入了整個大炎王朝的權力核心圈層!
這等升遷速度,這等恩寵殊榮,國朝二百年,聞所未聞!
短暫的寂靜之後,是轟然爆發的議論聲與道賀聲。淮州官員們紛紛向林弈投去無比敬畏、甚至帶著一絲狂熱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