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弈的《中興十策》,尤其是其中“一條鞭法”、“官紳一體納糧”、“改革科舉”等核心條款,如同一塊投入深潭的巨石,瞬間在朝野上下激起了千層巨浪。短暫的震驚與死寂之後,是如同火山噴發般洶湧而來的反對聲浪和迅速集結的抵抗力量。
最先做出反應,也最為激烈的,是以陳國公府為首的舊貴族集團。
陳國公,開國元勳之後,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其家族枝繁葉茂,姻親故舊遍布朝野,在各地擁有數量驚人的田莊、店鋪和依附的佃戶、匠戶,世代享受著免稅免役的特權。“官紳一體納糧”猶如一把鋒利的刀子,直接剜向了他們賴以生存和維持奢靡生活的命根子!
朝會次日,陳國公雖未親自上朝,但其在都察院、六科給事中的門生故吏,便如同約好了一般,紛紛上書,言辭激烈。有的引經據典,痛斥林弈“變更祖製,動搖國本”;有的危言聳聽,聲稱“一體納糧”必將導致“士紳離心,天下動蕩”;更有甚者,直接攻擊林弈“以軍功挾持聖聽,欲行王莽、曹操之事”!
陳國公府更是暗中聯絡其他勳貴,頻頻舉行私宴,席間無不痛心疾首,將林弈視作打破他們舒適生活的洪水猛獸。一股以維護自身特權為核心訴求的舊貴族勢力,迅速凝聚起來,隱隱以陳國公為首,成為“守舊同盟”中最強硬、最直接的一翼。
幾乎與舊貴族同時發難的,是以楊閣老為代表的保守文官集團。
他們或許在田產上不如勳貴眾多,但他們賴以生存和維係清高地位的,是數百年來通過科舉壟斷知識、把持仕途所形成的文化特權和政治特權。“改革科舉”、“廣設官學”,在他們看來,無異於掘斷了他們的根基!讓那些隻懂得奇技淫巧的“匠人”和粗通文墨的寒門子弟與他們平起平坐,甚至可能憑借所謂的“實用科目”躋身仕途,這是對他們畢生所學、所持價值觀的徹底否定和羞辱!
楊閣老的門生,遍布翰林院、國子監以及各部院衙門。他們或許不像勳貴集團那樣赤裸裸地反對,但手段更為綿密陰柔。他們利用掌控的輿論和言路,不斷上書,從“聖賢之道不可廢”的角度,論證科舉改革的荒謬;他們質疑廣設官學的財政可行性,暗示林弈好大喜功;他們更是在士林清議中,悄然將林弈打上“功利”、“棄本逐末”、“敗壞學風”的標簽。這股力量,如同無形的蛛網,試圖從道德和法理上將林弈的改革扼殺。
與此同時,利益可能受損的地方豪強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他們雖不在朝堂,卻在地方盤根錯節,掌控著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與地方官吏往往沆瀣一氣。“一條鞭法”和清丈田畝,將使他們無法再通過隱匿田產、轉嫁賦稅來牟利;而新軍的推廣,也可能削弱他們對地方武力的影響力。他們通過朝中的代理人,或親自派人入京打點,將反對的聲音和金銀財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京城各個關鍵的節點。
很快,在這三股主要力量的推動下,一個以陳國公、楊閣老為核心,涵蓋了大部分勳貴、保守文官及地方豪強代表的“守舊同盟”悄然形成。他們或許在具體利益上有所差異,但在反對林弈改革這一點上,達成了高度一致。朝堂之上,針對林弈及其政策的彈劾奏章,如同雪片般飛向皇帝的案頭;朝堂之下,各種詆毀、中傷的流言蜚語,開始在帝都的各個角落蔓延。
然而,林弈也並非孤軍奮戰。
他的《中興十策》,雖然觸動了舊勢力的奶酪,卻也精準地擊中了許多被壓抑群體的痛點,為他贏得了意想不到的盟友。
首先是以江南絲商總會會長沈萬金為代表的新興工商業主。他們積累了巨額財富,卻因“重農抑商”的傳統和官府的盤剝,地位低下,政治訴求無法得到滿足。“一條鞭法”簡化稅製,有利於商品流通;“鼓勵工商”的提議,更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他們看到了提升自身地位、擺脫“賤商”身份的曙光。沈萬金等人開始暗中向林弈示好,並通過各種渠道,為“革新”事業提供財力上的支持。
其次,是無數像林弈曾經那樣、出身寒門、在官場中備受排擠的中下層官員。他們看到了“改革科舉”、“唯戰功是舉”背後所蘊含的打破門第、憑才乾晉升的機會!他們或許人微言輕,但數量眾多,散布在各個衙門,是政策執行的關鍵。他們開始主動向林弈靠攏,或明或暗地表示支持,形成了一股潛流,在守舊同盟控製的官僚體係內部,悄然發揮著作用。
最後,也是林弈最核心的基本盤——以孫懋、劉都尉等為代表的軍中將領,以及那支正在組建、完全效忠於他的五千新軍!軍功授爵、打破世襲,讓這些憑借血勇和戰功搏殺出來的將領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希望和前途。他們手握刀把子,是林弈推行改革最堅定、也最可靠的後盾。新軍的操練場上,殺聲震天,不僅僅是在演練戰陣,更是在向所有反對者,展示著“革新派”不容小覷的肌肉。
於是,一個以林弈為旗幟,彙聚了新興工商業主、寒門官員、軍中少壯派將領的“革新派”,也迅速集結成型。
朝堂之上,風雲聚會。
一邊是盤根錯節、勢力龐大的“守舊同盟”,他們代表著過去的秩序和既得利益。
一邊是銳意進取、充滿活力的“革新派”,他們代表著未來的可能和變革的希望。
雙方的矛盾,已徹底公開化,再無轉圜餘地。
每一次朝會,都如同沒有硝煙的戰場。奏對之間,唇槍舌劍;目光交錯,火花四濺。帝都的空氣,因為這兩大陣營的對峙,而變得無比凝重。
所有人都明白,這不僅僅是關於幾條政策的爭論,這關乎國運,關乎未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帝國走向。
一場遠比北疆戰場更加複雜、更加凶險的政治風暴,已然降臨。而身處風暴中心的林弈,手握皇帝賦予的權柄和革新派的支持,將如何應對這來自四麵八方的明槍暗箭,打破這看似鐵板一塊的守舊壁壘?
帝國的未來,係於他接下來的每一步抉擇,每一次出手。
喜歡天命寒門請大家收藏:()天命寒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