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喪七日後,趙雲,被追諡為“順平侯”,以王侯之禮,安葬於惠陵之側,與先帝劉備遙遙相望。
一場國喪,讓整個蜀漢,都籠罩在悲戚的氛圍之中。然而戰爭的陰雲,卻不會因此而有片刻的停留。
就在趙雲下葬的第三天,一份,八百裡加急的,軍報,從潼關,送抵成都。
魏帝曹叡,命大司馬曹休,為西征主帥,揚武將軍鄧艾,為先鋒,起兵十五萬,號稱三十萬,陳兵於潼關,兵鋒直指,長安!
消息傳來,朝堂震動。
剛剛經曆了,國之宿將隕落的悲痛,轉眼便要麵對,曹魏雷霆萬鈞的大舉進攻。不少官員的臉上,都露出了憂慮之色。
“陛下!曹休,有備而來,其勢洶洶!我軍新喪大將,士氣恐受影響。臣以為,當堅守潼關,以逸待勞,待其師老兵疲,再圖反擊!”一名老臣,出列奏道。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附和。
劉禪,有些拿不定主意,將目光投向了階下,那一文一武兩根擎天玉柱。
諸葛亮,手持羽扇,麵沉如水,一言不發。
而陸瑁,自始至終,都抱著雙臂,靠在殿中的一根盤龍金柱上,閉著眼睛,仿佛又睡著了一般。
這幅做派,讓不少新晉的言官,看得直皺眉頭。一名年輕的禦史,終於忍不住,出列大聲說道:“中都護!國難當頭,大軍壓境!你身為我大漢軍方統帥,卻在此閉目塞聽是何道理?!”
陸瑁連眼皮都未曾抬一下,隻是淡淡地吐出兩個字。
“聒噪。”
那禦史,氣得滿臉通紅正欲反駁。
“讓中都護說。”龍椅上,劉禪開口了,他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整個大殿,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陸瑁身上。陸瑁這才緩緩睜開了眼睛,他走到大殿中央,那幅巨大的輿圖之前。“陛下,各位大人,都覺得曹休來勢洶洶,我軍當避其鋒芒?”
他環視一周,嘴角牽起一個冰冷的弧度。“可在我看來,這不是危機。”
他的手指,重重地點在了“潼關”二字之上。“這是一份,送上門來的大禮!”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
“荒唐!中都護莫不是瘋了?”
“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生死存亡之秋,何來大禮之說!”
那名先前質問陸瑁的年輕禦史,更是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陸瑁,厲聲喝道:“中都護!你莫非要拿我大漢的江山社稷,開玩笑不成?!”
麵對千夫所指,陸瑁卻隻是,不屑地輕笑一聲。他甚至沒有看那禦史一眼,而是轉向了一直侍立在旁的一名中都護府的參軍。
“最新的軍情,念。”
那名參軍,立刻出列高聲稟報道:“啟稟陛下,丞相,中都護!除了邊境的急報,剛剛又有信使來報,駐守潼關的牙門將薑維將軍,已傳訊至長安。長安太守魏延將軍在接到求援之後,已儘起長安軍團五萬兵馬,火速率軍增援潼關!”
魏延已經動了!
這個消息,讓殿上的氣氛,更加緊張。在許多人看來,這是將長安的兵力,投入了一個必敗的無底洞。
然而,陸瑁的臉上,卻露出了讚許的笑容。
“文長,做得好!”
他轉過身,目光如鷹隼般,掃過殿上所有,或驚恐,或憤怒,或不解的臉。
“曹休,自以為集中優勢兵力,猛攻一點,便可一舉,攻破我關中門戶。他卻不知這正中我下懷!”
他的手指,在輿圖上從長安劃到潼關,畫出了一條筆直的線。
“魏延將軍這一動,便如一塊,巨大的磁石,將曹休的十五萬大軍,死死地吸在了潼關城下!讓他們動彈不得!”
陸瑁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每一個字,都像是一記重錘,敲在眾人的心上。
“他以為,他是獵人。卻不知,自己早已是我網中的獵物。”
陸瑁的手指,在輿圖上開始快速移動。
“傳我中都護令,令涼州馬岱,雍州龐德,兵出蕭關,切斷曹休的後路!”
“而剛剛,接掌東三郡的,太尉大人……”陸瑁的嘴角,勾起一個,森然的弧度,“他的‘鳳雛’之名,可不是,白叫的。我相信,此刻他已經帶著東三郡雷霆之師,出現在了曹休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至於三叔……”陸瑁的目光,轉向了殿中,那位一直沉默不語的,魁梧身影。“我命車騎將軍,即刻返回漢中!這幾年,我們在子午穀,重修的棧道,可不是白修的!漢中五萬大軍,將是紮進曹休心窩的,最後一根鋼釘!”
一張無形的大網,隨著陸瑁的手指,在所有人的腦海中緩緩張開。
以,潼關為餌。以,魏延為鎖。
調動,涼州、雍州、漢中、東三郡,四大軍團,近二十萬大軍,從四麵八方,合圍而上!
這,已經不是,一場,簡單的,防禦戰。
這,是一場,賭上國運的,世紀大圍剿!
整個大殿,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被,陸瑁這石破天驚的,宏大構想,給震懾住了。他們看著那個站在輿圖前,指點江山的中都護,心中隻剩下無儘的駭然與敬畏。
“現在,各位大人還覺得這是危機嗎?”
陸瑁,環視眾人,淡淡地問道。
無人,敢應。
喜歡輔佐漢室,重振三國請大家收藏:()輔佐漢室,重振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