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過玻璃幕牆,在會議桌麵上投下一道斜長的光帶。林娜指尖輕點平板,投影儀緩緩亮起,一張張企業需求分析圖在牆上流轉。昨夜係統十二小時滿負荷運行的數據已整理完畢,曲線平穩如刀削,預警響應精準到秒。她沒有多言,隻是將文件夾推至桌前,封麵上“合作條件草案”幾個字清晰可見。
張濤坐在她對麵,西裝筆挺,領帶微鬆,眼底卻透著銳利。他翻過幾頁,聲音不高:“天啟能源的技術團隊昨天走了之後,內部開了緊急會議。他們今天上午正式發來洽談請求,主談人是他們的運營總監陳立,要求今天下午兩點,麵對麵談條件。”
話音未落,門被推開。陸軒走了進來,夾克搭在臂彎,神情如常,卻自帶一股壓場的沉穩。他沒坐主位,而是站在投影旁,目光掃過數據圖表,點了點頭:“他們想談,說明心動了。心動的人,才會提條件。”
“但他們提的條件不輕。”林娜調出郵件記錄,“第一,合作費用希望下調三成;第二,要求我們提供算法邏輯的詳細說明文檔;第三,希望在試點期間派駐兩名技術人員常駐他們數據中心,全程參與調試。”
空氣微微一滯。
張濤冷笑一聲:“這是想白拿技術,再自己複刻一套。”
“不怪他們。”陸軒卻搖頭,“換作我們,麵對一項能省下上千萬電費的技術,也會想摸清底細。問題是——我們能讓多少?”
他走到桌前,手指輕敲桌麵,節奏沉穩:“降價可以談,但必須綁定長期合作。技術支持也能給,但僅限框架層麵,源碼加密不動。至於駐場人員……”他頓了頓,“我們可以派,但不是無償服務,要計入後期運維成本。”
林娜迅速記錄,眼神微亮:“我可以把這三項打包成‘階梯式合作方案’:基礎版按標準收費,無駐場;進階版降費一成,附帶遠程支持;旗艦版降費兩成,加駐場,但簽約不低於三年。”
“聰明。”張濤點頭,“讓他們覺得占了便宜,實則把風險鎖在長期。”
“還有一點。”陸軒忽然抬眼,“他們最怕係統崩潰,我們就主打‘穩定性兜底’。合同裡寫明,若因我方係統誤判導致停機,全額賠償損失。敢寫這條,就是底氣。”
林娜心頭一震。這種條款,幾乎等同於技術自信的宣言。
“可一旦出問題,賠償金額會很大。”她提醒。
“那就絕不能出問題。”陸軒語氣如鐵,“我們已經跑通十二小時,接下來是二十四,四十八,七十二。係統越穩,談判的籌碼就越重。”
正說著,手機震動。林娜看了一眼,眉頭微蹙:“天啟能源剛剛更新了需求清單,新增一條——希望我們在試點成功後,優先開放接口,與他們的能源調度平台對接。”
張濤眯起眼:“這是在試探我們的生態野心。”
陸軒卻笑了:“不,這是機會。”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提筆寫下“生態共建”四個大字:“他們想對接,說明不隻是想用,還想融合。那就告訴他們——可以對接,但我們也要接入他們的負載數據。雙向開放,共同優化。”
“這等於變相綁定。”張濤反應極快,“一旦數據互通,他們換不了彆人。”
“對。”陸軒收筆,“合作不是交易,是共生。我們要的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讓他們的係統,離不開我們的技術。”
林娜立刻開始調整方案框架。會議室裡,鍵盤敲擊聲、紙張翻動聲此起彼伏。兩小時後,三套全新合作方案成型,每一套都標注了風險、收益與戰略價值。
下午一點五十分,天啟能源代表準時抵達。
陳立一身深灰西裝,神情嚴謹,身後跟著兩名技術顧問。落座後,他開門見山:“我們認可你們的技術,但成本必須可控。我們建議,先簽一年試點,費用按市場均價七折結算,如何?”
林娜不慌不忙,打開演示文稿:“我們尊重貴方的謹慎。但七折,無法覆蓋我們的駐場與運維成本。我們提出三種選擇——”
她逐一介紹方案,重點突出旗艦版的“三年綁定+駐場支持+賠償兜底”組合。陳立聽著,眉頭漸漸舒展。
“賠償兜底?”他終於開口,“你們真敢寫進合同?”
“不敢寫,就不敢談。”張濤接過話,“我們的係統不是靠運氣運行的。它能提前十五分鐘預警,是因為它聽懂了設備的‘呼吸’。這種能力,經得起任何考驗。”
陳立沉默片刻,轉向陸軒:“你作為負責人,怎麼看?”
陸軒直視他:“我隻問一句——如果有一台機器,能在你工廠停電前三十分鐘告訴你‘要斷了’,你要不要?哪怕貴一點?”
“要。”陳立答得乾脆。
“那我們的價格,就不貴。”陸軒聲音沉穩,“貴的,是你們沒這台機器的代價。”
會議室安靜了一瞬。
陳立終於點頭:“旗艦版,我們可以考慮。但駐場人員的技術水平,必須達標。我們需要麵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陸軒應得乾脆,“人選由你們挑,培訓由我們做。但人一旦派駐,就是貴司與我方的共同責任。出了問題,不能單方麵追責。”
“合理。”陳立露出一絲笑意,“另外,關於接口開放,我們希望在試點三個月後啟動對接測試。”
陸軒與張濤對視一眼,後者微微頷首。
“可以。”陸軒道,“但我們也要貴方開放部分負載數據權限,用於模型優化。雙向,才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