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器的震動仍在掌心殘留,陸軒沒有放下它,而是將屏幕翻轉扣在戰術桌上,金屬外殼與桌麵碰撞出一聲沉實的響。他站在沙盤前,目光落在寧平廠區那麵隻露出一道暗紅邊線的空白旗上,指尖輕輕壓了下去。
那一道紅,像一道未撕開的封印。
“服務手冊被收走了。”他開口,聲音不高,卻讓剛走進作戰室的張濤和林娜同時停下腳步,“他們不敢碰我們的服務站,不敢動我們的運維員,就去翻人家的抽屜,收幾頁紙。這是怕了。”
林娜迅速調出三地社區反饋記錄。越南京族聚居區、馬來華人街區、印尼爪哇島站點,均有居民反映家中技術資料失蹤,部分運維員接到匿名警告電話,稱“外來企業不得插手本地事務”。
“這不是市場行為。”張濤皺眉,“是恐嚇,是切斷我們和用戶之間的信任鏈。”
“他們知道,抄得了價格,仿得了界麵,但抄不了人。”陸軒轉身,拿起筆,在白板上寫下兩個詞:成本、信任。
“我們不降價。”他說,“但我們必須更值這個價。”
會議室很快聚齊了核心成員。孫明帶來初步核算數據,經過供應鏈優化,非核心模塊更換供應商後,整機成本可壓縮9.7,接近目標。李剛坐在角落,手搭在椅背上,指節泛白,顯然還未完全壓下心頭火氣。
“有人覺得,我們不動手就是退。”陸軒看著他,“可真正的進,是讓人看清——我們走的路,他們走不了。”
他點開陳勇傳回的視頻:一名越南老人正把運維員遞來的《家電養護指南》仔細夾進相冊,旁邊孫子指著二維碼說“以後爸爸修空調就打這個”。畫麵裡沒有廣告語,沒有品牌標識,隻有陽光灑在庭院裡,一個家庭對“有人管”的安心。
“96滿意率,不是數字,是人心。”陸軒關掉視頻,“他們用低價砸市場,我們就用時間壘口碑。他們發傳單,我們就發知識。他們想讓我們消失在社區裡,我們就紮根進生活裡。”
孫明點頭:“財務支持沒問題。壓縮成本釋放的資金,可以全部投入服務網絡建設。”
“那就定調。”陸軒站直身體,“兩條線並進——優化性價比,強化品牌建設。我們不打價格戰,我們打信任戰。”
會議結束,眾人陸續離開。李剛卻沒有走,站在沙盤邊,盯著寧平那片正在澆築地基的工地。
“你還想砸店?”陸軒問。
“我不想輸。”李剛聲音低沉,“兄弟們每天訓練,不是為了看彆人把我們的東西拿走。”
陸軒沒答話,拿起外套:“走,去寧平。”
車行四十分鐘,抵達培訓中心實訓區。正值下午操練時段,十幾名本地運維員正分組進行故障排查演練。一名學員在模擬電路板前卡住,汗水順著額頭滑落,仍堅持反複測試電壓節點,直到教官點頭通過。
陸軒停下腳步,指著那人:“他練三個月,是為了讓用戶少等十分鐘。如果我們因為對手降價,也跟著降,彆人會怎麼看?會覺得我們練不起,撐不住,隻能靠便宜活下去。”
李剛沉默。
“我們賣的從來不是機器。”陸軒聲音沉穩,“是‘不會斷的線’。是半夜打一個電話,有人冒雨趕來;是孩子指著照片說,這是我家的維修叔叔。這些,抄不來,也買不走。”
李剛緩緩吐出一口氣,肩膀鬆了下來:“我懂了。我們不是退,是在築牆——用服務一塊磚,用時間一塊磚。”
“對。”陸軒拍了拍他肩頭,“牆築得越厚,他們越不敢靠近。”
回到總部,張濤已與林娜擬定初步方案。品牌傳播不再依賴廣告投放,而是以《社區技術手冊》為載體,內容涵蓋家電日常保養、節能技巧、應急處理流程等實用知識,完全避開商業宣傳屬性,規避競品封鎖。
“封麵不印ogo,隻放一句話。”林娜展示設計稿,“‘你的生活,有人守護。’”
“扉頁附服務站地圖和運維員照片。”張濤補充,“每人標注‘本地居民,持證上崗,服務本區三年以上’。這不是承諾,是事實。”
陸軒點頭:“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路過做生意的,是留下來過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