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陸軒說,“把海外儲備倉的回款提前結算,再壓一批材料賬期。告訴供應商,三個月後連本帶利補上,利息上浮兩個點。”
“這會影響信譽。”張濤皺眉。
“短期信譽,換長期領先。”陸軒目光掃過眾人,“他們圍上來,是因為我們已走到前頭。現在,我們要讓他們連影子都看不見。”
馬亮這時出聲:“我已經建了雙線追蹤機製。一條盯輿情,一條盯技術動向。隻要他們有動作,十分鐘內出分析報告。”
“很好。”陸軒點頭,“但我們不能隻盯著對手。你要盯的是行業趨勢,是政策風向,是技術拐點。誰先看到下一步,誰就掌握主動權。”
他走到窗前,工地上的運輸車正緩緩駛入,車鬥裡碼放著新一批智能傳感器,每箱都貼著高校聯合測試標識。幾名技術人員正圍在車邊核對清單,其中一人戴著清大校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軒看了一會兒,轉身拿起對講機:“通知c3區,十分鐘後,我下去驗收新設備安裝。”
李剛抓起外套:“我陪你。”
“不用。”陸軒把對講機遞給他,“你去把技術輔導員名單定下來,明天必須上崗。改革不是喊口號,是有人手把手帶著乾。”
他走出指揮棚,腳步踏在水泥地上發出沉實聲響。陽光刺眼,他沒抬手遮,徑直走向作業區。一名操作員正蹲在泵車旁調試接口,聽見腳步抬頭,立刻站起。
“陸總。”
陸軒蹲下,接過數據平板,查看連接狀態。屏幕顯示“係統同步完成”,綠色對勾一閃而過。
“穩定嗎?”他問。
“連續運行三十六小時,零中斷。”操作員說,“ai模型昨天晚上自動優化了一次,響應更快了。”
陸軒點頭,把平板還回去。他伸手摸了摸新裝的傳感器外殼,金屬冰涼,紋路清晰。
“這東西,不隻是個零件。”他站起身,聲音不大,卻傳得很遠,“它是個信號。告訴所有人,工地不是泥水地,是戰場,是實驗室,是未來的起點。”
他轉身走回指揮棚,身後傳來操作員的通話聲:“c3區報告,新設備全部就位,等待指令。”
監控大屏上,三個紅點接連亮起,代表三個新試點項目正式接入係統。數據流開始滾動,速度比之前快了一倍。
陸軒站在屏幕前,手扶椅背,目光落在不斷跳動的數字上。趙宇走過來,低聲說:“清大那邊回複了,願意共建聯合實驗室,下周派團隊來考察。”
“好。”陸軒說,“告訴他們,不用考察,直接開工。我們要的不是合作儀式,是成果。”
林娜遞來一份文件:“人才引進初步名單,二十七人,集中在智能建造和合規管理領域。”
陸軒翻了兩頁,圈出幾個名字:“這些人,今天就聯係。待遇按最高檔,住宿、家屬安置、科研經費,全部配套。”
張濤站在財務終端前,正在調整預算分配。他看了陸軒一眼,沒說話,手指在鍵盤上敲下“優先保障”四個字。
馬亮盯著輿情屏,數據平靜。他調出技術競爭追蹤圖,幾條曲線緩緩爬升,代表行業同類係統研發進度。樊星閣的線,高出一截。
陸軒沒再說話,隻是盯著大屏。新的數據包正在上傳,來自剛接入的第二個試點項目。係統自檢通過,ai預警模塊啟動,綠色對勾一個個亮起。
他抬起手,輕輕按在屏幕上,指尖壓住一個跳動的光點。
那是一個新工地的坐標。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