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亮持續監控行業動態。他在《趨勢簡報》中新增一項“創新活躍度指數”,用以衡量團隊內部的反饋密度。同時標記出兩家境外公司,正試圖模仿“反哺流程”概念,但缺乏真實運行數據支撐。
“空有想法,沒有積累。”他在備注裡寫,“走不遠。”
三天後的清晨,主控台前的數據再次刷新。
三地設備在過去七十二小時內共完成十九次自主微調,平均響應速度提升至0.22秒。其中一次仰光突發雷暴,係統在電壓驟降前0.61秒啟動保護機製,全程無人乾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宇看著結果,忍不住說了句:“它真的在學。”
張濤補充:“而且越來越敢做決定。”
陸軒終於起身,走到副屏前,調出那名新人提交的除濕方案。圖紙粗糙,但思路明確。他點擊轉發,附言隻有一行字:“這個方向對,繼續深挖。”
林娜收到郵件時正組織第二期培訓。她當眾讀出這條回複,教室裡響起一陣掌聲。
孫明核算完本輪激勵支出,發現總額未超預算。他在報表末尾寫了一句:“良性循環初步形成。”
黃傑確認第二批輪崗人員已全部出發。他在日誌裡記下:每組配備問題清單,歸隊需提交解決報告。
楊芳看到第一段拍攝素材。畫麵裡,仰光護士笑著說起某次深夜警報解除的過程:“我沒動,它自己處理好了,比我還快。”
馬亮更新了監控清單。他將那兩家模仿者降為二級關注,轉而盯緊某跨國企業近期的人事變動。
指揮中心內,鍵盤聲不斷,屏幕光影流轉。
陸軒坐回主控台,手指輕點,將“反哺流程”的運行日誌設為常駐窗口。他翻開工作日誌,在最新一頁寫下:
“真正的升級,不在代碼多先進,而在每一個普通人開始思考。”
他合上本子,目光重回主屏。
綠點依舊閃爍,數據脈衝有序流動。
趙宇忽然出聲:“峴港設備剛剛自主調整了散熱策略,環境濕度上升百分之八,它提前啟動了風道清潔程序。”
張濤盯著日誌記錄:“沒有觸發任何預警,完全是基於過往經驗做的判斷。”
陸軒點點頭,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了一下。
林娜這時走進來,手裡拿著最新的用戶反饋彙總。她停頓片刻,才開口:“達卡那位電工說,他已經半個月沒進過機房了。”
陸軒沒有回答,隻是將峴港那條新記錄放大。
屏幕上,一行參數正在自動修正。
風扇轉速從三千二百下調至兩千八百。
調整依據是過去六小時的溫濕度變化模型。
執行時間:淩晨三點十七分。
操作者:係統自身。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