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短片上線第三天,點擊量突破百萬。
陸軒站在指揮室主控台前,手指劃過屏幕邊緣,調出實時簽約數據麵板。熱度曲線高高在上,轉發量持續攀升,社交媒體話題排名已進入前三。但成交欄的數字,停在了第十七筆。
趙宇從副控台抬頭:“東南亞區域七家意向客戶,全部推遲了最終確認時間。”
孫明翻動財務終端上的結算表:“過去四十八小時,新增谘詢量增長三倍,但轉化率不足百分之二。我們收到的多數反饋是——‘再看看’。”
林娜遞來一份剛整理完的客戶回訪記錄:“三家市政項目組明確表示,他們也在評估泰恒聯的新服務包。對方昨天發布了全時段人工響應承諾,配套免費遷移支持。”
馬亮的聲音從通訊端切入:“不止泰恒聯。星瀚、雲橋、北辰三家同步更新了sa條款,全部對標我們的兩小時響應標準。其中兩家已經啟動定向推送,對象正是我們重點跟進的客戶名單。”
陸軒沒有回應。他將五家競品的最新服務協議並列投屏,逐行比對。功能覆蓋範圍、響應時限、故障賠償比例,幾乎完全重合。連界麵設計風格都趨向一致——簡潔、冷灰、強調流程透明。
趙宇走近:“他們學得很快。”
“不是學。”陸軒手指停在一處細節,“是抄。連工單追蹤的進度條顏色都沒改。”
孫明皺眉:“可客戶不在乎是誰先做的。他們在乎哪個更穩、更便宜。”
“我們價格沒優勢?”
“短期沒有。”孫明調出成本模型,“為保障雙人值守和即時響應,人力投入比行業均值高百分之三十七。除非壓縮其他開支,否則無法降價。”
陸軒沉默片刻,轉向林娜:“峰會發言效果如何?”
“現場反響不錯。”她翻開會議紀要,“有八位it主管在問答環節點名提問,關注我們的流程閉環機製。會後三人主動加了聯絡方式,但至今未回複跟進郵件。”
“說明信任還沒建立。”陸軒收回視線,“聲量起來了,但沒穿透到決策層。”
趙宇低聲說:“也許我們需要更強的技術亮點。比如把ai診斷模塊提前上線,哪怕還不完美。”
“不。”陸宇搖頭,“一旦出錯,之前建立的所有credibiity都會崩。”
話出口瞬間,他察覺到了什麼。
這不是他慣用的詞。
他頓了一下,沒有糾正。
林娜卻記下了。
馬亮接入新的情報流:“泰恒聯內部培訓視頻泄露,內容是針對我們‘聽見你的聲音’capaign的應對策略。他們的銷售話術現在統一改成‘我們一直都在,隻是不說’。”
孫明冷笑:“真是好意思講。”
“但他們抓住了關鍵。”陸軒盯著大屏,“我們強調改變,他們強調穩定。客戶怕的不是慢,是變數。”
空氣短暫凝滯。
趙宇打破沉默:“那下一步怎麼打?繼續加大投放?或者……搞促銷?”
“沒用。”陸軒抬手關閉所有宣傳數據窗口,“我們現在就像撞在一堵牆上。做得越多,反彈越強。對手不再犯錯,客戶不再衝動。市場進入了冷靜期。”
他轉身走向會議區,拉開椅子坐下。這是他第一次在指揮室落座。
“叫所有人停下正在執行的推廣動作。”
林娜一怔:“包括峰會後續跟進?”
“全部暫停。”
“可是媒體已經排期……”
“撤稿。”陸軒看著她,“告訴他們,樊星閣暫時沒有新消息發布。”
孫明忍不住開口:“預算已經花出去一部分,如果中途停止,前期投入就白費了。”
“那就白費。”陸宇聲音不高,但沒有餘地,“比起浪費錢,我更怕浪費時間。我們現在走的路,已經被對手預判了每一步。”
趙宇緩緩坐下:“您的意思是,我們被反向牽著走了?”
“從他們集體升級服務開始,就是反製的信號。”陸軒說,“他們不怕我們發聲,就怕我們沉默。現在我們越響,他們越齊整。這不是競爭,是同步。”
馬亮低聲接道:“所以客戶才會猶豫。兩邊看起來一樣,誰也不敢賭。”
陸軒點頭。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寫下三個字: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