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上。”
“第三步,提速。”陸軒看向李剛,“生產端不能隻靠穩。我要差異化。包裝結構優化,破損率再降百分之五;運輸響應時間壓縮到四小時以內;客戶提特殊要求,十二小時內給方案。”
李剛皺眉:“一線壓力會很大。”
“我知道。”陸軒說,“所以資源優先配。設備更新、人員補貼,孫明你單獨列支一筆應急基金。”
孫明應下。
會議結束,眾人散去崗位。陸軒仍站在大屏前。
張濤留下最後一步操作:將“市場感知模型”初版載入主係統。界麵加載完成,第一條數據流開始滾動——某競對企業剛剛提交了一份冷鏈倉儲擴建申請,地點位於西南樞紐港。
馬亮同步收到消息:該企業上周接觸了三家媒體,洽談專題報道合作,主題擬定為“新一代智慧物流標杆”。
“他們在造勢。”馬亮說。
陸軒盯著那條申請記錄,說:“那就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真正的標準。”
他打開內部任務係統,新建三項指令:
一、遠程監控接口開發,限期三十天;
二、包裝抗壓測試方案更新,七日內提交;
三、客戶定製通道上線流程,五日內走完審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每項任務標注為s級,執行人自動關聯對應負責人。
孫明核算完新增支出,報出總額。數字不小,但未超儲備線。
“批了。”陸軒簽字確認。
林娜將新版工作表上傳至共享目錄。標題名為《競爭響應與發展並行機製v1.0》。權限設置為僅核心組可見。
淩晨四點零三分,係統提示音響起。
馬亮監聽到的新信息顯示:陳龍方麵取消原定於清晨六點的緊急會議,改為“延期待定”。
“他們察覺了。”馬亮說。
陸軒沒回頭,隻說了一句:“不怕他們動,怕他們不動。”
他調出r01路線的曆史數據曲線,在最高精度模式下逐幀查看。某個時間點,溫控波動出現微小鋸齒狀起伏,持續不到二十秒,隨即恢複平穩。
他放大那段區間,標記為“異常值a7”。
然後輸入指令:將此參數納入出廠檢測必檢項,並生成獨立報告附於每批貨單之後。
“李剛。”
“在。”
“把這個做成銘牌標簽,每件貨貼一張。”
“客戶真會看?”
“現在不會。以後會。”
張濤完成模型調試,最後一行代碼回車。
大屏中央,動態網絡圖緩緩展開。節點之間開始連線,速度、頻率、關聯強度實時演算。初步覆蓋範圍已達七個重點區域。
“跑通了。”他說。
陸軒走近屏幕,看著代表己方勢力的核心圈層正緩慢向外擴散。邊緣處已有細線試圖連接外部暗點,那是尚未激活的情報觸角。
他伸手點擊其中一個待驗證節點,彈窗提示:“信息源可信度:低;建議行動:潛入觀察。”
手指停在確認鍵上方。
喜歡一腳踹出黑道傳奇請大家收藏:()一腳踹出黑道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