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練習室總帶著淡淡的木質香,文彬的口琴被放在鋼琴蓋上,晨光透過窗簾縫隙,在琴身上映出一道細細的光痕。邊伯賢推門進來時,第一眼就看見那抹銀色——琴身上還留著細小的磕碰痕跡,是文彬當年練琴時不小心撞到琴架留下的。
他走過去輕輕拿起口琴,指腹蹭過那些舊痕,忽然想起文彬第一次展示口琴的模樣:“伯賢你看,這口琴能吹《小星星》,還能吹你寫的鋼琴曲片段。”那時的練習室沒有現在亮,兩人擠在窗邊,口琴聲和鋼琴聲混著晚風,成了他記憶裡最軟的片段。
“在看什麼?”車銀優的聲音從門口傳來,手裡提著剛買的熱豆漿,“昨晚你說要調整口琴和鋼琴的銜接,我特意早點過來試奏。”邊伯賢回過神,把口琴遞過去:“你試試吹這段,我在鋼琴裡加了半音鋪墊,看看能不能接住。”
口琴的清響剛起,邊伯賢的鋼琴就輕輕跟上。原本略顯單薄的旋律,因為鋼琴的低音頻次,突然有了厚重感,像有人在耳邊輕聲訴說。車銀優吹到轉音處,下意識放慢節奏——幾乎是同時,邊伯賢的琴鍵也隨之放緩,留出的間隙剛好讓口琴的餘韻散開。
“太默契了!”薑澀琪抱著中提琴走進來,剛好撞見這一幕,“比昨天試奏時更自然,像口琴和鋼琴本來就該這麼唱。”崔始源和樸燦烈也隨後趕到,崔始源手裡還拿著那個舊鈴鼓:“我把鈴鼓的節奏再調慢了點,和口琴的呼吸更搭,你們聽聽。”
鈴鼓的輕響加入時,整個旋律突然活了。口琴是清亮的風,鋼琴是溫柔的河,鈴鼓是落在河麵的星光,中提琴和吉他則是岸邊的草木,輕輕搖晃著呼應。樸燦烈彈到間奏時,突然想起文彬以前總說“間奏要像留白,讓聽的人有回憶的時間”,便刻意放慢了吉他的節奏,留出幾秒的空當。
就是這幾秒的空當,讓邊伯賢突然有了新靈感。他猛地按下琴鍵,彈出一段《琴語》的變奏旋律,口琴立刻跟上,鈴鼓的節奏也隨之調整——原本屬於舊曲的片段,竟完美地嵌進了新曲的間奏,像一場跨越時光的對話。
“這才是真正的‘傳承’啊。”崔始源停下鈴鼓,聲音裡帶著一絲感慨,“不是把舊曲原樣搬來,而是讓它變成新曲的一部分,像文彬還在和我們一起創作。”薑澀琪翻開新樂譜,在間奏處寫下“《琴語》變奏·致文彬”,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和旋律的餘韻疊在一起,格外動人。
中午,粉絲代表發來一段視頻——是粉絲們在街頭合唱新曲片段的畫麵,有人拿著自製的鈴鼓,有人用手機播放口琴音頻,雖然樂器簡陋,卻唱得格外認真。“他們說,聽到口琴和鈴鼓的聲音,就像看到了文彬哥的影子。”粉絲代表在消息裡寫道,“還有人說,要帶著家人來聽你們的下一場演出。”
邊伯賢看著視頻,突然想起文彬生前最大的願望:“想讓我們的音樂,成為能連接更多人的橋。”現在,這座橋不僅建起來了,還多了很多同行的人——有身邊的夥伴,有支持的粉絲,還有永遠活在旋律裡的舊友。
下午,金亨錫帶著編曲團隊來到練習室,聽到新加入的《琴語》變奏時,忍不住點頭:“這段太妙了!既保留了回憶,又不突兀,就像新曲自然生長出的一部分。”他指著譜麵,“我們可以在演出時,讓大屏幕在這段變奏時播放你們五人的舊照,再切到現在的畫麵,形成對比,肯定能打動更多人。”
試奏到傍晚時,邊伯賢突然提議:“我們把文彬的口琴放在舞台中央吧,就像他也站在那裡,和我們一起演出。”所有人都點頭同意,車銀優輕輕擦拭著口琴:“我會在演出前,把新曲的旋律吹給它聽,讓它也熟悉我們的節奏。”
夜幕降臨時,練習室的燈光依舊明亮。邊伯賢坐在鋼琴前,手指在琴鍵上輕輕彈奏新曲的結尾段,口琴放在身旁,鈴鼓靠在琴架邊,中提琴和吉他擺在不遠處——五件樂器,像五個並肩的身影,在燈光下形成一幅溫暖的畫麵。o了,”邊伯賢輕聲說,“我們一定要把最好的聲音,留給文彬,留給所有期待的人。”車銀優拿起口琴,吹了一段輕快的旋律,崔始源的鈴鼓、樸燦烈的吉他、薑澀琪的中提琴紛紛加入,練習室裡的音樂聲,像一場永不落幕的約定,在夜色裡輕輕流淌。
而鋼琴蓋上的口琴,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仿佛也在回應這場關於傳承與陪伴的旋律——舊物未老,新曲正燃,所有的思念與期待,都將在即將到來的錄音棚裡,凝成最動人的音符。
喜歡韓娛萬人迷:我的顏值是bug吧請大家收藏:()韓娛萬人迷:我的顏值是bug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