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_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12章(1 / 1)

陸雲對著漢東省土地試點方案修改到深夜,桌上攤著兩份文件:一份是《農村土地管理法》節選,“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的條款被紅筆圈出;另一份是試點村留守老人名單,60歲以上占比超60,多數因體力不支讓土地撂荒。

他指尖劃過“集體所有”四個字,忽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農戶交回的不是“自己的地”,是把原本由個人承包的集體土地,重新交還村集體統一管理;集體再把這些連片土地,承包給有規模、有技術的種植大戶或農業合作社,這樣既能盤活撂荒地,又能讓交回土地的老農有穩定收益。

“這才是閉環!”陸雲自語著,拿起筆在方案上補充:“農戶將承包的集體土地交還集體,集體統一發包給規模化經營主體;經營收益與財政補貼結合,為交地老農發放每月1000元固定生活費;經營主體須優先聘用本村交地老農務工,增加其額外收入。”

他想起下午基層乾部反映的情況:有老農說“光靠1000元夠吃飯,但想給孫子買玩具還不夠”。要是加上務工收入,每月多掙15002000元,老農的生活就能從“夠過”變成“好過”,也不用再伸手向子女要養老錢。

“秘書,明天開會時,重點說‘集體統籌+優先用工’這兩點,必須寫進細則。”陸雲按下內線電話,語氣篤定,“土地是集體的,收益就得用在集體成員身上,尤其是困難老農,要讓他們既拿固定補貼,又能靠務工增收,養老有底氣。”

第二天的會議上,陸雲先把《農村土地管理法》條文投影在屏幕上:“農戶承包的土地,所有權本就歸集體,現在交回集體統一發包,不是‘收回’,是‘統籌盤活’。集體把地包給種植大戶,能拿到穩定的承包費,再加上財政補貼,就能給老農發每月1000元固定生活費——這錢既有集體收益的支撐,又有財政托底,能長久。”

農業農村部的周明部長立刻點頭:“這個思路對!集體統籌能解決土地零散的問題,種植大戶也願意來,畢竟連片土地好管理、能賺錢。而且讓集體參與進來,也能監督大戶按時支付承包費,保障老農的補貼不中斷。”

財政部的陳凱部長算了筆賬:“按漢東試點村的情況,每畝地集體發包給大戶,每年能收800元承包費,一個村交回500畝地,每年就有40萬元集體收益;再加上財政每月給每戶1000元補貼,兩者結合,不僅能覆蓋補貼支出,還能留一部分給集體做公益——比如修村道、建老年活動中心。”

“更關鍵的是‘優先用工’。”陸雲補充道,“必須在集體與種植大戶的承包合同裡明確:大戶雇傭勞動力時,70以上須為本村交回土地的老農,且日均工資不低於80元,每天工作不超過4小時,不能讓老農乾重活、累活。”

民政部的分管領導也接話:“我們可以聯合人社部門,給老農做簡單的務工培訓,比如除草、摘菜、看護作物,讓他們能輕鬆勝任;還能給大戶發‘用工補貼’,每雇傭一名老農,每年補2000元,鼓勵大戶多雇人。”

會議結束後,《漢東省“雙證惠民”試點實施細則》裡明確了核心流程:

1.農戶限60歲以上無勞動能力或殘疾農戶)將承包的集體耕地除自留地、宅基地)交還村集體;

2.村集體將連片土地統一發包給規模化種植大戶或農業合作社,簽訂承包合同,明確“優先雇傭本村交地老農”條款;

3.省級財政每月為交地老農發放1000元固定生活費,集體從土地承包費中提取20,用於補充老農務工獎勵;

4.種植大戶須優先雇傭本村交地老農,日均工資≥80元,工作時長≤4小時,人社部門監督執行。

漢東省農業農村廳接到細則後,立刻在試點村推進。平原市李家莊的村支書拿著集體土地台賬,挨家挨戶給老農講政策:“咱的地本來就是集體的,現在交回集體包給種糧大戶,你每月能拿1000元,還能去大戶的地裡乾活,一天80元,一個月乾20天就是1600元,加起來2600元,比種地強多了!”

68歲的李建國聽得眼睛發亮:“我這腰種不動地,但除草、摘菜還能乾,要是每月能拿2600元,不僅夠我和老伴花,還能存點給孫子交學費,再也不用跟兒子要錢了!”

村支書笑著說:“你符合條件,現在交地,下個月就能領1000元,種糧大戶下周就來,到時候優先雇你。”

很快,李家莊有32戶老農交回土地,村集體把500畝連片耕地,發包給了本地有名的種糧大戶張建軍。簽承包合同時,村支書特意指著“優先用工”條款:“張老板,這32戶老農都想跟著你乾活,你得按合同來,給夠工資,彆讓他們累著。”

張建軍拍著胸脯保證:“放心,我正缺人呢!老農熟悉土地,乾活仔細,我給他們每天85元,中午管飯,絕對不讓他們吃虧。”

試點啟動第一個月,李建國就去張建軍的地裡乾活,每天除草、看護作物,活兒不重,中午還能回家吃飯。月底發工資時,他拿到1700元20天x85元),加上財政發的1000元,一共2700元。

他攥著錢,先給老伴買了降壓藥,又去鎮上給孫子買了書包和文具,還存了1000元。“以前種地一年才賺6000元,現在一個月就2700元,一年能存不少,養老不用靠兒子了!”李建國笑得合不攏嘴。

其他老農也一樣,每月拿著“1000元補貼+務工工資”,日子過得有滋有味。72歲的王桂蘭,兒子在城裡打零工,之前每月要給她寄500元,現在她自己每月能賺2500元,反而給兒子寄了300元:“讓他彆太省,我現在能自己養活自己了。”

喜歡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請大家收藏:()名義我改變了漢大幫的命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假嫡女被棄後的逃荒日常 師姐每天都在走火入魔 我的神明養成遊戲 在吞噬星空當神豪的我真的太難了 星際團寵:崽崽靠賣萌拯救世界 三國從潁川開始逐鹿九州 聖殊 病嬌惡女在詭異世界封神 我的電腦裡有個神級文明 魔法師之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