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風還帶著點涼意,軒轅洛羽走在上學的路上,步子穩得像踩在練劍時的木樁上。
路人大多行色匆匆,背著書包的學生跑著趕公交,提著菜籃的老人快步往菜場走。
隻有他,每一步都落在實處,既不慢也不趕,衣角隨著動作輕輕晃,卻沒沾上半點路邊揚起的灰塵。
這是在山上練站樁時養出的習慣,“身穩則心定”,哪怕走在凡人的街道上,也改不掉。
走到校門口時,李露站在梧桐樹下,背著粉色書包,手裡攥著個白色牛奶盒,見他過來,眼睛亮了亮,小跑過來:“洛羽,你也剛到啊。”
她遞來的牛奶盒帶著冰箱的涼意,軒轅洛羽指尖碰到時,隻是平靜地接過,沒有多餘的停頓。
“我媽說早上喝涼牛奶舒服,”李露說著,耳尖微熱,手指摳著拉環,“你要是不喜歡涼的,我……”
“不用。”軒轅洛羽打斷她,聲音淡得沒什麼起伏,低頭看了眼牛奶盒上的草莓圖案,隨手放在書包側袋裡。
他對口味沒偏好,隻是李露連續三天帶牛奶,若直接拒絕,可能會讓她後續頻繁追問“為什麼不喜歡”,反而浪費時間,接受是最省事的選擇。
進了教室,他徑直走向靠窗的座位,左邊就是李露的位置。
她的書包已經放在椅背上,粉色掛飾垂下來晃著,桌肚裡露出半本皺巴巴的練習冊,封麵沾著橡皮屑。
後排男生吵著昨晚的遊戲,前排女生圍看新漫畫,喧鬨像潮水湧來,軒轅洛羽卻像沒聽見,拿出自己的課本。
書頁平整得沒有一絲折痕,重點處用鉛筆標著細線,直得像用尺子量過,連筆尖的力度都均勻得驚人,這是練劍時“精準至上”的習慣,容不得半分偏差。
李露放下書包,剛要掏練習冊,就見一個黑色塑料夾推到自己桌前。
“你的練習冊皺了。”軒轅洛羽的聲音從旁邊傳來,目光還落在自己的課本上,沒看她。
李露愣了下,拿起夾子,眼睛亮了:“謝謝!我找了好久夾子呢!”
她小心翼翼地把練習冊夾好,回頭想再說句什麼,卻見軒轅洛羽已經翻開課本,指尖在書頁上輕輕劃過,專注得像在研究劍譜,顯然沒打算繼續對話。
李露抿了抿唇,把話咽回去,低頭整理自己的東西,她其實知道軒轅洛羽話少,卻總忍不住想跟他說兩句,這種忍不住的心情,連她自己都覺得有點奇怪。
軒轅洛羽餘光瞥見她的小動作,心裡卻在快速梳理:李露的行為符合青春期少女的典型特征。
對相對“特殊”的對象他的成績、性格)產生好奇,通過贈送物品、主動搭話建立互動,情緒波動體現在耳尖泛紅和動作拘謹上。
這種感情像初春的芽,純粹、鮮活,是凡人世界裡獨有的“美好”;但他也清楚,這種好奇大多短暫。
像雨後的露珠,太陽一曬就散,若後續他始終無回應,可能會讓她產生微小的失落,這便是青春期裡常見的“細碎遺憾”。
理性讓他看得通透,既不覺得特彆,也沒打算介入,隻是順手遞了夾子,畢竟,桌旁“不規整”的物品會影響他的視覺秩序,消除這種乾擾,對他自己更有利。
預備鈴響時,李露把空牛奶盒扔進垃圾桶,回來時攥著塊薄荷糖,輕輕放在軒轅洛羽桌角:“薄荷糖能提神,等下數學課不容易困。”
她放得很輕,像怕打擾他,指尖剛碰到桌麵就縮回去。
軒轅洛羽瞥了眼那粒綠色糖塊,沒動。理性告訴他,接受會讓李露後續繼續贈送,拒絕則可能引發追問,最好的處理方式是“無視”。
等下課間,糖自然會被她自己拿走,或被打掃衛生的同學收走,無需他額外回應。
數學課上,老師在黑板寫了道難題,問誰會解。教室安靜了幾秒,李露用胳膊輕輕碰了碰他的手肘,小聲說:“你肯定會,舉手呀。”
熱氣拂過他的手臂,像羽毛輕掃,卻沒讓他有半點波瀾。
軒轅洛羽猶豫了兩秒,還是舉起了手。不是因為李露的提醒,而是他昨晚預習時看過這道題,解題步驟清晰地記在腦子裡。
舉手作答能快速結束老師的追問,讓課堂節奏回歸正常,他不喜歡課堂因一道題停滯,更不喜歡老師反複“點人回答”的拖遝。
他走上講台時,腳步穩健,粉筆握在手裡像握著劍,力度精準。
解題步驟寫得快而清晰,字跡淩厲如劍痕,每一筆都沒多餘的弧度。老師在旁邊點頭:“思路很清晰,軒轅洛羽同學總能抓住重點。”
走回座位時,李露遞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你好厲害!下課能教我嗎?”,字跡娟秀,還畫了個笑臉。
軒轅洛羽把紙條夾進課本空白頁,沒點頭也沒搖頭,他會教,但不是因為李露的請求。
而是昨晚他注意到李露在這道題旁邊畫了很多問號,若她上課沒聽懂,後續可能會在課間反複問,集中教一次更節省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